奶茶“0元购”众生相:券发了、店员疯了、骑手累了、冰箱炸了
多年以后,当你在医院候诊室的长椅上,望着体检报告上那一栏“血脂异常”陷入沉思时,你将会想起那个为了“免单券”抢购奶茶的炎热下午。
那时外卖大战正酣,平台像是疯了一样不停地派发满减与折扣,奶茶仿佛不是饮料,而是一种能在38度高温中让人重拾意义的慰藉。
你并不饿、也不渴,只是在滚烫的城市里感到无聊、疲惫、又渴望被甜味包裹。
即刻下单——是你自以为对生活发起的一次温柔反击。
不开玩笑,奶茶喝多了真的会变成奶茶。
有网友分享自己最近去医院的经历,看到有人抽出了一管像“芋泥啵啵奶盖”一样的高血脂血液,健康状况已然亮起了红灯。
再联想到最近的自己,因为外卖大战连续十几天不断摄入2元一杯的奶茶,逐渐陷入了沉思……
是谁在传今年是健康管理年?在最该减肥的年纪碰到了最惊艳的外卖商战,这是当下每个年轻人的福报。
不久前,阿里放话说要再造一个属于外卖平台的“超级星期六”,直接大手一挥——誓要承包消费者整个七月的周末。于是各路平台卷起折扣,补贴如雨点落下,多方势力一齐上阵,叫人根本无法闭眼错过。
往年这个时候,社交媒体上早就充斥着三伏天的预热内容了。
冬病夏治、养生良机、掉秤黄金期、美容正当时……然而今年,因为外卖大战的踢馆,减肥计划被迫延期、三伏天来了也得往后稍一稍。
但就在第三个“超级星期六到来之前”,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出手,对三家外卖平台发起了约谈,要求大家合理竞争。
外卖大战要降温了吗?不可能。
消费者们早已杀红了眼,大家另辟蹊径,从新闻条款的文字细节入手:先被点名的是饿了么,说明他家优惠力度最大,冲鸭!
3块钱的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有些饮品的价格卡得好甚至能0元购。
这时候都还没抢到优惠券的人,纷纷冲到社交平台上刷屏留言,希望用威胁算法的方式挽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优惠券是发下来了,但肚皮终究只有那么大。
舍不得浪费这天降羊毛的朋友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冰箱里囤奶茶。
当初质疑外卖大战的人,终于还是理解、并且成为了它的拥趸。
但0元购的奶茶真的好喝吗?
搜索0元购奶茶的相关内容,互联网上可谓是避雷一片。要么像香精、要么像白开水,果然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另一边,口碑极速下坠的商家也是有口难辩:0元购的奶茶还给差评,真够恶心的!
不仅不好喝,奶茶贪杯还很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浙江的时先生显然已经遭到了优惠券的反噬。
每天5杯奶茶喝下了肚,没多久就进了医院,省下的那仨瓜俩枣全都变本加厉地变成了医药费。
不过时先生,就这几天余杭地区的水质情况来看,到底是奶茶导致了痛风和三高?还是饮用水异常导致了大肠杆菌超标?还真得两说。
群众的智慧总是无穷的,不想喝奶茶进医院的人发现了囤水饺的思路。
下单时给商家备注“不要煮熟”,生水饺送过来直接放进冷冻室速冻起来。
然而,眼看着冰柜都要塞满了,突然对这一切感到了虚无,实在忍不住想问一句:美团和闪购你俩非得分出个胜负吗?
不过,即便是分不出胜负,也早已经分出了输家——
煮奶茶的手酸了、送奶茶的腿断了、囤水饺的心累了。看似喧闹繁荣的商战现场,每一个“优惠”背后都藏着一整条链路的过载与透支。
02 平台“撒币”,打工人奔命高中化学都学过,能量不会凭空出现,只会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而你手中冰镇解暑的奶茶,正是由骑手和暑假工头上滚烫的汗珠幻化而成。
往年,暑假工想要找到一份工作是需要跟老板斗智斗勇的。
他们要隐藏自己“开学即离职”的本来面目、拼命表现出本不存在的老辣和沉稳、承诺着不离不弃干到退休的诳语,才有可能讨到一份日薪50元的摇奶茶工作。
而今年,外卖大战为暑假工带来了话语权。
如同瞌睡遇到枕头一般,正在被铺天盖地的订单弄得手足无措的小老板们,遇到了一批刚刚结束高考的清澈而愚蠢的准大学生。
有人在网上替自己的妹妹发声。小小年纪的她本想趁暑假赚点旅费,没想到第二天遇到了品牌联名、第三天突然又空降了外卖大战……人虽然奋战在线下门店,但互联网大厂的百亿项目是一个没错过。
“单子像屎一样跳出来、小票拉出来有我们家楼那么高、前面十几个骑手都在骂我。”只上了三天班,妹妹就变成了满口屎尿屁的资深牛马模样。
暑假工只是这条接力赛上的第一环,和他们一样在这个高温天里崩溃的,还有奔波在整个城市街道上的运力系统。
你很少在疫情囤菜和极端天气以外的日子里看到外卖平台“运力不足”的哀嚎,但这次的外卖大战做到了。
有骑手索性把交通工具换成了三蹦子,但还是赶不上各位都市丽人、帅人下单的手速。
奶茶店瘫痪爆单,三四个店员根本赶不上订单弹出的速度,顾客的单号排到了2384,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摇号买房。
但骑手能怎么办呢?为了守护顾客那无底洞一般的胃口,只能挺身而出,跟别人干一仗也要随便抢两杯出来。
至于那个失去了自己奶茶的可怜人呢?没关系,他也有自己的外卖员。
即便是被卡单等待的时候,骑手们也没闲着,在这次神仙打架中被迫习得了不少新技能。
有人在库迪的门店摆了一桌迷你流水线,有人折袋子、有人塞杯垫,反正咖啡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好,不如大伙儿同仇敌忾帮店员解决燃眉之急。
还有的骑手已经偷师到了古茗、茶百道、瑞幸等多个头部饮品厂牌的制作流程,短短几天就变成了行业间谍一般的存在。
不过,虽然付出了成倍的精力,但骑手们也收获了口碑。这次外卖大战,让骑手变成了骑士。
前几天的成都暴雨,一位蓝骑士坚定走入暴雨的逆行背影让他变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于是,外卖圈也有了自己的“霸骑”文学和强制爱剧本。
极端天气下,无论商家怎样劝说,面对顾客的嗷嗷待哺,骑手都只有一句话:我说了,他饿了!
店员崩溃,骑手受累,那商家们总归赚到钱了吧?
那些全国范围的大型连锁饮品店,和平台小手一拉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小商家则不然。
优惠券突然就发了、活动也是区域运营帮忙弄的、小老板们人均一头雾水……如同宿命般地在这场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成了炮灰。
有不少商家表示,自己是被区域经理“忽悠”去的。说好是平台补贴,实际上大头还是商家们自掏腰包,有些满减力度很高的奶茶甜品,抛开成本、配送费以后几乎等于白干。
如果商家这时候表示想要退出活动,就会得到经理哄骗夹杂着威胁的一句:“你不参与活动,店铺就没有推流哦。”
饮品店爆单、骑手超负荷、小老板们更是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每一次商战升级,最终都是压力外包给了一线从业者。
“资本家烧钱”的叙事听起来太爽文了,好像是短剧里几位霸道总裁争夺同一名平民女孩的狗血桥段。
不如说这是一个“巨婴撒币”的豪赌大秀——听起来气势如虹,实则一地碎渣。
03 被资本做局,千千万万次
有的时候,外卖大战只用提供一种氛围,而并非一张真正的大额券。平台拼补贴,打得热闹,受苦的是一整个链条的人。
曾经是骑手被困在系统里,现在是从店员、骑手、甚至是消费者,每一个环节的都在为那个看不见的“大局”负重前行。
券是突然发放的、商家是来不及准备的、骑手是通宵达旦的、冰箱是永远塞不下的。
而资本家的野心也是永远填不满的。
回顾每一次的互联网纷争——
早期的电商大战,极致的低价也换来了大批的粗制滥造;
后来的网约车大战,入局者良莠不齐、出行安全频频暴雷;
再到余震更为绵长的共享单车大战,有多少人到现在都还没有要回ofo的押金呢?
而这每一场的互联网的大战之后——信息泄露、资源浪费,免减的欢愉犹如昙花一现,无尽的电话骚扰、数据杀熟才是漫长的季节。
时间来到这一次的外卖大战。
冰箱里囤积的奶茶或许不会在短短一个夏天就对我们造成致命的危害。
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投向门店,在一片狼藉的制作间,不乏有骑手出于好心亲自参与到了饮品的制作过程中。这其中的操作流程是否合规、消毒工作是否到位,我们不得而知。
食品安全的问题可大可小。当所有人都在玩梗、调侃——资本运作被爽文化、骑手奔命被霸总化、店员过劳被卡通化,真正应该被重视的问题却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生活已经很苦了,点杯奶茶、薅个羊毛并非十恶不赦。
我们不一定要“清醒地活着”,但也尽量不要“麻木地沉沦”。
沉浸在霸王餐和0元购的狂欢时,不妨也偶尔跳脱出“爽感”本身,看看这场速度与价格的竞赛背后,还有谁正在被耗尽、被牺牲。或许那个人也是自己。
互联网的战火从未熄灭,也不会熄灭。在玩梗和转发之间,或许可以多一点停顿,去思考这场游戏的规则由谁制定,又会将谁继续卷进齿轮。
这个夏天,当我们都在为外卖“发狂发热”,或许真该多问一句:
“我真的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