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警」无「险」折射「天时地利人和」

  有句成语曰「有惊无险」,释义是「看似惊心动魄,但没有任何危险」,比喻事情虽有波折,但还算顺利。形容的过程形势严峻,但是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因而其近义词是「化险为夷」。而昨日的强台风「韦帕」袭澳的过程,就是「有惊无险」,并在特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化险为夷」。

  其实,昨日澳门特区抗击强台风「韦帕」的过程,更应形容为「有警无险」或「有警化险」。「警」是发出了「十号风球」,行政长官岑浩辉宣布澳门特区进入「实时预防状态」。实际上,「韦帕」成为自二零一七年来,九年内本澳第五个需要发出「十号风球」的热带气旋。同时,亦是自一九六八年有记录以来,发出日期最早的「十号风球」。而「十号风球」是澳门特区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信号,警示澳门将会受到台风或更高级别的热带气旋的中心环流甚至眼壁影响而吹飓风。由于澳门在华南海岸线上只是一个极为渺小的「标的物」,因此自一九二零年设立数字飓风警告信,及一九五二年成立地球物理气象局后至澳门回归祖国之前的七十多年间,才一共悬挂二十次「十号风球」;自一九九九年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二十五年来,也才悬挂过五次「十号风球」,包括昨日下午十二时三十分悬挂的「十号风球」。

  实际上,在昨日悬挂「十号风球」时,「韦帕」正以台风级别的强度直指珠江口沿岸,于本澳西南偏南约三十公里附近掠过。此时本澳四条跨海大桥当中,录得最大十分钟平均风速十二级,最高阵风十四级。而在此前,「韦帕」进入南海北部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曾于移近珠江口沿岸时出现俗称「对流热塔」的现象,即热带气旋眼墙附近突然出现剧烈上升运动,云顶高度可直达对流层顶部,伴随闪电现象,表示热带气旋出现迅速增强。因而对澳门来说,今晚惊险及危急。

  而且,「韦帕」与二零一七年给澳门带来较大灾难损失的「天鸽」的路径也极为近似。实际上,由于「天鸽」具有近海生成、近岸加强、直接登陆、移速较快等四个特点,而其中又以「近岸加强」为显著,而按照气象学专业知识,这种「近岸加强台风」往往威力极大,而且其实际路径与此前的预测往往差距较大,因而所造成的损失就更大。「天鸽」对澳门造成极大的伤害,除了是其本身的威力较强,及登陆地点距离澳门很近的原因之外,也因为它走了一条对澳门最差的路线,在澳门的南面掠过,并在澳门的西面登陆,与「天鸽」本身的威力发生「迭加」效果,强劲风力加上风暴潮促成海水倒灌,小半个澳门市区遭受水淹。

  正因为「韦帕」走的是与「天鸽」同样的路线,在澳门的近岸南面三十公里的海面掠过,并向西南方向进发,而且在近进澳门时,其路径一度有「直冲澳门」的态势,因而就在悬挂「九号风球」的一个半小时后,「急急如律令」地悬挂「十号风球」。

  这是岑浩辉出任行政长官以来,首次遇到的台风警报,而且更是首当其冲就受到路径及「对流热塔」效应如同「天鸽」,并悬挂「十号风球」的严峻考验。因此,他在昨日凌晨除了是发出澳门特区入实时「预防状态」的批示之外,还在民防行动中心主持工作会议,听取各与会代表关于应对台风「韦帕」的工作汇报,并指示民防架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按照应对预案全力做好各项防风防浸防灾工作,以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重中之重。他指出,面对今年首个影响澳门较大的台风,民防架构及各部门严阵以待,及早妥善调度人手和资源,准备全力抵御风暴来袭。他要求各成员要时刻保持警觉,持续监测风暴变化及潜在威胁,更重要是密切关注市面情况,如有需要迅速作出切实跟进,一定要抱有刻不容缓的精神。同样重要的是,各部门还须做好风后复常的工作预案,在台风过后尽快令市面和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幸运的是,「有警无险」并「化险为夷」,如同「天鸽」那样来势汹汹的「韦帕」,并没有带来重大灾害。据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在总结时表示,在「韦帕」袭澳期间,民防行动中心共录得一百六十三宗事故报告,主要涉及处理倒塌物五十四宗﹔清除有坠下风险的对象九十八宗﹔处理地盘设施九宗﹔处理升降机被困事件一宗﹔处理火警一宗。此外,卫生局及镜湖医院共录得五名伤者,均为轻伤。这与「天鸽」造成的重大灾情相比,真有天渊之别,「蚊髀与牛髀」矣。

  澳门特区这次抗击「韦帕」获得重大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在「人和」方面,首先得益于进一步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的澳门特区及特区政府,为保障市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从民防架构成员到各相关机构,都克尽己任,各施其职,按照各自应急方案及早预警,及早防范,在民防中心统筹下,彼此之间沟通默契、合作高效积极开展一系列民防行动,全力保障市民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在「十号风球」卸下后,保安部队及其消防局,还有市政署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组成清障队伍,提前派员到本澳各区移除倒塌树木和清除道路障碍物,确保本澳各区主要干道畅通,使社会秩序在短时间内基本回复正常,保障市民和旅客的出行安全。而海关亦有派员持续巡视内港一带海面,确保锚泊区船只安全;司警撤离小队人员则前往十六浦至新口岸区一带巡查,并协助移除对居民构成危险的坠落物及阻碍物。

  「人和」的另一个表现,是澳门居民全力配合特区政府的民防工作。而且,也没有像在当年「泰利」袭澳时,因为吸取「天鸽」等的教训,实行「偏紧」的防御措施,挂出「八号风球」后却风力不大,而有所怨言那样,对此次「韦帕」虽然悬挂了「十号风球」,但实质风力不大,却是表示理解,甚至还在互联网社交工具中,对个别有怨言者进行辩护解释,认为这是特区政府为澳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着想。此显示,在深入贯彻「爱国者治澳」原则,尤其是对被国安委认定为「不拥护」「不效忠」者不具参加立法会选举的资格后,社会「杂音」进一步消音。

  在「地利」方面,在「天鸽」重创本澳后,特区政府汲取教训,并反思防灾减灾工作的不足,统筹跨部门组成检讨重大灾害应变机制暨跟进委员会,听取社会多方意见和专家建议,全面检视应对灾害机制,公布了十项防灾重点工作,包括修订《民防纲要法》,制订多项应急预案,尤其是改善内港防洪防潮的基础设施,兴建新泵房,并开展内港至青洲的临时防洪工程等,使得此前的「水浸重灾区,今次是安然无恙。

  在「天时」方面,因为在「韦帕」袭澳时,并非是天文大潮的时间,雨势也不大,因而也没有造成「排水不及」的影响。另外,昨日是星期天,居民们没有上班上学,安然在家避风,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员受伤,及避免了「无法归家」的宭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