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翻车” 记:从 “逆龄承诺” 到 40 万罚单,谁在制造美丽泡沫?
2025年盛夏的医美消费旺季,一场由直播带货引发的行业地震正在悄然发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7月9日公布的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成都成华韩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因在抖音直播间宣称"续航能力9-12个月""解决20余种肌肤问题"等虚假功效,被处以40.98万元罚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案例犹如撕开行业黑幕的手术刀,暴露出医美直播领域长期存在的虚假宣传顽疾,更折射出整个行业在"颜值经济"裹挟下的深层危机。
在抖音直播间里,主播们熟练运用"逆龄重生""一键美颜"等话术包装"半岛超声炮""欧洲之星全面部全模式"等项目,将医疗美容包装成堪比魔法的变美捷径。这种"美妆带货"式的营销手法,实质是对《广告法》的公然挑衅——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广告严禁出现功效保证性用语,而成华韩后的宣传内容恰恰触碰了这一红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该机构使用的"续航能力"等表述,本质上是将医疗服务异化为标准化商品。这种话术策略通过制造"长效美容"的消费预期,掩盖了医美项目效果因人而异的医学事实。正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于鲲指出,医美直播本质上属于医疗广告范畴,但当前行业普遍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通过生活美容类目规避监管。
成华韩后的案例绝非孤例。2025年前5个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43万件,罚没款1.01亿元,其中医美领域案件数量同比上升37%,成为违法广告重灾区。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医美投诉量同比攀升,虚假宣传、预付卡债务转移等问题尤为突出。
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发现,成华韩后医美由黄招标通过成都韩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这种"一人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企业内部风控机制形同虚设。黄招标控制的商业版图横跨医疗美容、口腔诊疗等多个领域,旗下关联企业达37家,包括广东仁健医疗科技、深圳德道口腔等颇具规模的医疗机构。
这种多元化布局看似构建了商业帝国,实则埋下风险隐患。启信宝数据显示,成华韩后医美涉及多起合同纠纷和劳动争议,其关联企业广州德伦口腔门诊部曾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更值得警惕的是,黄招标控制的企业群存在频繁的股权冻结和司法拍卖记录,暴露出其商业网络的脆弱性。
面对行业乱象,监管部门正祭出"组合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启动广告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的虚假宣传,并引入大数据监测、AI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以技术治技术"的精准监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抖音等平台则采取"一刀切"措施,自2024年央视曝光后全面暂停医美直播,并计划建立5A级机构准入机制,要求商家缴纳300万元风险保证金。
与此同时,技术革新正在重塑行业生态。腾讯广告等机构推出"AI智能生图""微信生态美力营销"等解决方案,引导医美机构从话术营销转向内容科普。这种转变要求从业者回归医疗本质——正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中心医生所言:"真正的医美不是魔术表演,而是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上的个性化方案。"
成华韩后的40万罚单,既是对违法者的惩戒,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当直播话术编织的"美丽泡沫"逐个破裂,真正能支撑行业发展的,唯有回归医疗本质的敬畏之心。在"容貌焦虑"与"变美刚需"的博弈中,监管部门、平台企业、医疗机构和消费者,都需要在这场重塑行业生态的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