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赴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参加“护身军刀”联合军演
来源:USNI News
2025年7月14日,在帝汶海,隶属于第125舰载机载预警中队(VAW 125)的一架E-2D“鹰眼”预警机,正准备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CVN 73)的飞行甲板上起飞,以支援“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美国海军供图
澳大利亚汤斯维尔消息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正参与“护身军刀”联合军演,为这场在澳大利亚海岸外举行的最大规模多边军演贡献了数千名水兵力量。这也是该航母打击群返回日本后首次参与重大国际军演。
美国是参与“护身军刀2025”的19个国家之一,此次军演共有3.5万名官兵参加。该军演自200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于7月13日开幕,将于7月27日闭幕。据第五航母打击群暨第70特遣队指挥官埃里克·安杜兹少将介绍,该打击群包括“乔治·华盛顿”号航母(CVN-73)、“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肖普”号(DDG-86)、“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罗伯特·斯莫尔斯”号(CG-62)以及第5航母航空联队。安杜兹在军演开始后不久,从其旗舰上向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
News)透露了上述信息。
安杜兹表示:“我们参与‘护身军刀2025’军演,旨在与澳大利亚同行进行演练、联合行动,展示海军部队在争议环境中的机动能力,并提升协同作战与杀伤力。”该航母打击群在完成计划内维护并重新编入前沿部署海军部队后,加入了此次军演。
安杜兹称,该打击群在军演中的角色“与平常无异”。“我们是美国海军的一支打击力量。我们负责盟友与伙伴的整合,执行威慑任务,并依托第5航母航空联队及护航舰艇来完成这些使命。”安杜兹说道。
2025年7月13日,在海上补给期间,来自纽约皇后区的声呐技术员(水面)水兵伊万·王,在“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肖普”号(DDG 86)的后部导弹甲板上操控缆绳。“肖普”号隶属于第5航母打击群。美国海军供图
出于军演行动安全考虑,安杜兹拒绝透露第五航母打击群在军演期间的训练区域。不过,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了解,采访时该航母打击群很可能正在达尔文以北的帝汶海航行。安杜兹表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正与其他国家海军协同作战,包括其在“护身军刀2025”军演中的英国对应部队。尽管有盟友参与,但安杜兹仅指挥美国海军舰艇。
“除美国和澳大利亚部队外,还有其他国家海军在此,我们正就战术、通信、指挥与控制等方面开展协同作战演练。因此,在指挥部队进行作战行动时,我们会在所有这些方面锤炼联合部队的协同能力。”安杜兹说道。
这些盟友包括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R09)为首的英国航母打击群及其护航舰艇——英国驱逐舰“无畏”号(D33)、护卫舰“里士满”号(F239)和舰队油轮“潮泉”号(A136),以及澳大利亚驱逐舰“悉尼”号(DDG42)、加拿大护卫舰“魁北克城”号(FFH332)和挪威护卫舰“罗阿尔·阿蒙森”号(F311)。
安杜兹少将解释称,此次军演的目标是演练盟友海军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我们演练战术与通信,了解美澳两国的作战方式、通信方式以及多领域协同方式。所有这些经历都将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并从整体上加强我们的联盟,以维护印太地区的安全与自由。”安杜兹说道。
美国在该地区开展常规行动,以确保航行自由以及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
“我们必须与盟友和伙伴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并产生最大影响。因此,只要有机会分享信息、协调行动并共同作战,就能让我们的战术更加精进,使我们能够迅速凝聚力量。”安杜兹说道。
2025年6月28日,在菲律宾海航行期间,“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CVN 73)准备靠泊“联合太平洋”号油轮进行海上加油。美国海军供图
第五航母打击群于7月7日从菲律宾马尼拉启航,据推测,该打击群途经了南海——中国对南海大部分海域宣称拥有主权,并对此强烈主张。中国海军经常“跟踪”或“骚扰”在南海活动的外国军舰、执法船只和渔船,菲律宾就曾遭受此类粗暴对待。
巧合的是,7月12日是海牙常设仲裁法院裁决中国“历史性权利”及九段线主张“无法律依据”的九周年纪念日。
“仲裁庭还裁定,中国违反了菲律宾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享有的主权权利,且其船只非法制造了碰撞和危险局面。遗憾的是,九年后,我们仍看到南海局势不稳定,且存在破坏稳定的行为。”澳大利亚政府在周年纪念日当天解释道。
安杜兹称,随着威胁不断演变,美国海军的战术也在与时俱进。
“随着时间推移,威胁发生了变化,我们也相应调整了战术,以提高生存能力。我们拥有纵深防御、技术手段和战术策略,有助于保护这艘航母以及在整个作战区域内伴随其航行或在其周边活动的所有资产。”安杜兹说道。
当被进一步追问日益增长的威胁时,这位指挥官指出,潜艇和导弹技术以及飞机技术多年来已取得进步。
“这就像一场博弈:敌人拥有何种技术,而我们又能研发何种技术来应对,无论是像F-35这样具备隐身能力的新型飞机、更先进的防空导弹,还是对‘宙斯盾’系统及其拦截来袭威胁能力的改进。”安杜兹说道。
安杜兹无法说明美国海军为提高航母安全性而改变了哪些战术,但他保证:“我们始终在不断进化。”
“我们始终在评估威胁和自身能力,研发技术并寻求整合这些技术的方法。而‘护身军刀’军演就是我们与澳大利亚伙伴分享技术、战术以及经验教训的绝佳范例。”安杜兹说道。
2025年7月13日,在苏拉威西海航行期间,水兵们注视着隶属于第147战斗攻击机中队(VFA 147)的一架F-35C“闪电II”战斗机降落在“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CVN 73)的飞行甲板上。美国海军供图
F-35C战斗机首次参与“护身军刀2025”军演。在军演期间,各国海军将探索这种先进战斗机如何融入前沿部署的海军部队。
“它为作战增添了新维度。F/A-18E、F和G型战斗机性能极为出色。而F-35战斗机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更高的传感器融合水平以及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通过这些军演,我们能看到这些新能力如何与现有的F/A-18战斗机能力相辅相成,并进一步提升其作战效能。”安杜兹说道。
“护身军刀”军演的一大特点就是覆盖地域广阔。当航母打击群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航行时,两栖特遣部队正在昆士兰州海岸以东开展行动。
正如“护身军刀”军演导演达米安·希尔准将向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解释的那样,该军演考验着盟友国家在广阔地域开展作战行动的能力。
“澳大利亚地域辽阔,但与我们日常所处的区域相比,仍相去甚远。因此,在澳大利亚广阔地域开展作战行动,是我们检验在必要时可能在该区域开展作战行动的一种方式。地理环境、时间、空间以及有限的基础设施,确实对各国构成了考验,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不具备相同地理条件,但可能需在该区域开展作战行动的国家而言。”希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