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巴西等一大波外贸新规落地,纺织业再受冲击
欧盟:玩具测试标准升级,纺织辅料企业“雪上加霜”
欧盟的EN71-18:2024和EN71-19:2024两项新标准,要求对玩具中的苯酚和双酚A迁移量进行更严格的检测。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这项新规直接波及到服装辅料企业——拉链、纽扣、印花涂层等都可能被纳入检测范围。绍兴一家专供童装面料的企业老板算了一笔账:单次检测费用从过去的5000元飙升至1.2万元,而欧盟订单的利润率本就不到8%。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对温度和摇晃次数的要求变化,直接导致原有生产工艺“推倒重来”。吴江某印染厂为了达标,不得不投资200万元更新固化设备,而更多中小厂连"交学费"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飞走。
巴西:化学品标签全面升级,染料成本涨三成
巴西强制实施的ABNTNBR14725:2023标准堪称纺织印染行业的"噩梦"。新标准对化学品标签进行了大改版,将化学品分类、安全数据表(SDS)和标签要求全面升级。
新规实施后,染料和助剂的进口成本因合规改造直接上涨30%。南通一家中型纺织厂发现,原先使用的某款红色染料因新规需重新提交SDS文件,光认证周期就长达两个月,直接导致外贸订单延期交货,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赔15%违约金。
巴基斯坦:18%的电商税,服装跨境企业直接从盈利转为亏损
巴基斯坦对电商平台征收 18% 销售税的政策,让主打快时尚的纺织跨境电商遭遇暴击。广州一位主营穆斯林服装的跨境卖家吐槽:“平台代扣税后,我们的利润直接从 12% 暴跌到 - 6%。”
更惨的是,这一新规实施后,某知名平台为转嫁成本,已开始要求供应商降价 15%,逼得不少工厂只能偷工减料 —— 用廉价化纤替代棉质面料,最终损害的是 “中国制造” 的口碑。这种恶性循环下,东莞已有 20 多家小型服装代工厂在 6 月接连关停,老板们自嘲:“以前是薄利多销,现在是多销必死!”
越南:收取代缴税、供应链加速转移,中国纺织业腹背受敌
越南要求电商平台代扣卖家税费的政策,看似针对本土市场,实则"剑指"中国。由于越南电商 80% 的货源来自中国,新规变相提高了中国商品的终端售价。
宁波某纺织外贸公司发现,同样的涤纶面料,越南客户现在更倾向从印度采购 —— 只因印度享受东盟关税优惠,综合成本比中国低 9%。这种趋势下,中国纺织业的传统优势正在被蚕食,纺织服装供应链加速向东南亚转移。福建长乐一家经编企业老板苦笑:“十年前是‘中国制造’碾压东南亚,现在轮到我们被碾压。”当前,中国纺织业既要应对国内淡季,又要抵御国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外贸政策冲击,处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