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爱看《这就是中国》?

      为何越来越爱看《这就是中国》?

       东方卫视有一纪录片,即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的“演讲+真人秀”节目,实在太有吸引人了!

       虽然,这个节目已播出289集,每周一集、每集四十多分钟,可时至今日,我却越来越爱看、越来越急着要看下一集了。

       要知道,这个节目,自2019年年初播出第1集,即《弹指一挥间:中国全方位崛起》播出后,当即就把自己给吸引住了。此后又看了几集后,就让人越来越感受到,这个节目,办的非常的好!为什么?只因为,紧贴了人们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敏感点问题,每集围绕一个论题,先讲演、后讨论、再综合,讲深议透道理。这样,展现的既别开生面,又信息量大,还观点新颖,给人如饮珍醇美酒的享受。一句话,看每一集时,就如同进入到一片新天地一样,令人眼界开阔,无不受到教益与鼓舞。五年多来,我这个忠实而古稀年的老粉丝,就一直越来越爱看《这就是中国》这个好节目了。

       现在,这个纪录片节目,已是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有吸引力了。还有,作为《这就是中国》节目粉丝的我,不仅越来越迫不及待地盼着,周一晚上10点后在电视上看一次,而且随后还通过电脑收藏的节目链接,又看一次,周六观察者网上公布这个纪录片的文字加视频后,我还要点开其文字,逐字逐句地将其阅读一遍。如此一来,便使自己进一步加深了对每集内容的印象、理解。

       此外,我还在有感而发之际,情不自禁地写出了一些观感性的东西,如《我为何爱看他在东方卫视的演讲》《张维为是怎样写《中国震撼》的(上)》《张维为是怎样写《中国震撼》的(下)》,以此表达自己的观后感、畅谈受教之处了。至于平日发在网上的,即记载自己每日读书报、看电视、写东西的日记,如《蛇年春色阅不尽(3.3)》等,更有不少观赏《这就是中国》节目后,当即记下的有关文字及图片了。

      我,为何会如此青睐这个演讲节目,其原因在于,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的纪录片,还有观察者网随后登载的文字篇,不仅演讲、讨论的引人入胜,而且节目紧扣国际热点、难点、敏感点,即时地发表他们的看法、组织讨论。比如最近,我又看了如下四集:

       ——第286集:《“让美国养成一种新的习惯”!

       ——第287集:《印巴空战改变了什么?》 

      ——第288集:《中美俄三角格局,向何处去?

       ——第289集:《欧盟重新思考中国》

      你看,仅就看上述演讲加讨论的专题,就可知晓其内容,不得不作深入了解了。

       而且,仅就这些专题,你就可知其内容是怎样的发人深思、怎样的鼓舞人了。

       还有,长期看这个节目,你也会像我一样,不仅爱看《这就是中国》,而且会因此受到教益、开拓视野、提高认知、丰富精神生活、快乐人生的。

       要知道,张维为这位学者,还有他领衔的《这就是中国》节目,可不是一般的学者,也不是一般的纪录片了!要清楚,这个全新系列的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是由东方卫视出品,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视频工作室、观察者网联合支持的节目。这节目,采用“演讲+真人秀”的创新模式,从当下国内外百姓关心的一个个热点、难点时政问题切入讨论。作为节目主讲人,可是中国知名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他以自己深刻的政治观和独到的视角,通过演讲的方式,为观众答疑解惑,并在现场与年轻的人们展开热烈讨论甚至辩论,最终把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先进性讲清楚,传达出“民族自信”的相关核心精神。

       要知道,这个节目播出五年多来,观众一直反响热烈,非常地喜欢这个节目。同时,也受到了中央宣传部的表彰。

       这个节目之所以广受关注、普遍反映好,不外乎如下因素:

       张维为教授的《这就是中国》系列节目,自2019年开播以来,已成为一档极具影响力的政论节目,内容涵盖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多个领域,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向国内外观众展现出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制度优势和文化自信。看看如下该系列的主要内容、影响及教育意义,就知晓了这“演讲+真人秀”的魅力了!

      一是,主要内容的精彩紛呈 

      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的解说。节目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分析了中国如何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经济腾飞,并形成独特的“中国模式”。张维为提出“文明型国家”的概念,强调中国是一个融合五千年文明的超大型国家,其发展路径与西方不同。例如,第18期《新中国得以赶超西方,抗美援朝意义重大》,回顾了中国从落后到崛起的历史逻辑,强调抗美援朝等关键事件,对塑造国家自信的作用。

       国际比较与西方话语的解构。节目经常对比中西方在治理模式、抗疫表现、人权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如第63期《中国心胜》指出,中国的抗疫模式,展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这与西方国家在疫情中,暴露出了社会分裂、漠视生命等的问题,形成了鲜明对比。又如第69期,《变局中的中国策》,讨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技术封锁,强调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

      科技与绿色发展的探讨展现。近年来,节目重点关注了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如第208期《中国引领全球绿色革命》、第266期《震撼世界的中国能源转型》,详细阐述了中国,是如何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推动全球减排的。

       外交与国际关系的讨论解说。节目分析了中美关系、中俄欧三角格局、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等议题。例如,最新几期探讨“中美俄三角格局向何处去”“欧盟重新思考中国”,明确指出,在西方霸权衰落背景下,中国如何推动多极化世界秩序。

       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输出之说。张维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如“天人合一”“民本思想”,对现代治理的启示,并批判西方“普世价值”的局限性。第63期,还提出了中国抗疫精神应成为“全人类普遍价值”。    

       二是,“这就是中国”的影响 

       在国内影响方面 

      激发民族自信:节目通过数据、案例和国际比较,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如高铁、扶贫、新能源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等等。

      思政教育创新:节目自开播以来,已被许多大学用作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帮助年轻人理解中国制度的合理性。不少大学教师表示,这些节目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国际影响方面 

       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节目在YouTube等平台拥有大量海外观众,用事实反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如中国抗疫成功、绿色能源贡献,等等。

       推动全球南方国家觉醒:节目内容已被发展中国家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开始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如“一带一路”合作、新能源技术转移等。

       媒体与学术价值 

       开创“演讲+真人秀”的政论节目新模式,吸引了年轻观众。在B站、抖音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数亿次,成为了现象级文化产品。

       节目内容好,还被整理成了书籍。如《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三是,“这就是中国”的教育意义   

       培养批判性思维。节目鼓励观众用辩证眼光看待中西方差异,不盲目崇拜西方模式,而是基于事实分析中国制度的优势与挑战。    

       增强青年责任感。通过讲述“逆行者抗疫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等故事,激励年轻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如第63期,提到的“90后医护人员主动请战”。               传播中国智慧。节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等理念,展现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引导观众思考中国如何为世界提供新方案。

       总之,《这就是中国》不仅是一档政论节目,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通过扎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全球视野,让观众重新认识中国,同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发展叙事。正如张维为所说:“中国人,你要自信!”——这句话已成为节目的核心精神,影响着无数观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