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营销”的余承东,扯下车圈遮羞布

500

余承东又开始反省自我了。

在7月8日的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他反省了前阵子开车时低头看手机的错误行为,称自己乖乖去公安局“自首”了。

500

另外,他又意有所指地重点反省起了自己“不会营销”。

他举的例子是对“防晒功能”的宣传。

“因为我余承东营销水平比较差,嘴也比较笨,我们的车子防晒能力这么强居然大家都不知道。就连家属都问我车子是不是不防晒,我听完一头大汗,跟有的车企相比,我们理工男的营销水平确实差距很大,这一点应该要改进。”

500

对防晒宣传的疏忽,让余承东从“遥遥领先”变成了嘴笨不会营销。

相比之下,公认营销能力强的雷军,则在演讲里说过:“我也很纳闷,140年的汽车工业,真的没想到(防晒)这么重要的产品点,大家没意识到。”

500

一个防晒,如今竟然也成了车企的竞争焦点之一——特别是新能源车企。

01

30万的车,被阳光晒坏

防晒为何值得雷军和余承东先后强调?在夏天,大多数人对这答案应该都心里有数。

最近多地连续高温,许多人的车遭大罪了。

症状轻点的,只是车载内饰遭殃。辛苦抢到手的Labubu化了、能保佑事业爱情的水晶裂了、精致车主的香薰炸了......

500

难怪有人呼吁:“希望雷总开发个车规级Labubu。”

除此之外,车主放置在车内的手机支架、行车记录仪等,会比汽车内饰更容易“晒化”。有汽车媒体人发文称“用了8年的记录仪支架,晒弯了,就说今年得多热”。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多位网友表示,自己的行车记录仪或ETC装置被晒坏了。‍‍‍‍‍‍‍‍‍

500

症状严重的,也是各有各让人头疼的地方。

在光、热、水汽的作用下,汽车内饰所使用的各种高分子材料都会老化,可能会变色褪色、失去光泽、强度降低。

深圳某个测试机构就出过一份老化报告,说只需要500 个小时的紫外线灯照射,内饰的皮质就会出现明显的发硬、褪色,从添加剂、染料和合成助剂里挥发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也会升高。

这也是为啥每次车子晒完以后,车里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连小米SU7也没能挡住烈日炙烤。由于在设计的时候没有留好受热膨胀的空间,有的SU7因为暴晒导致大灯周围的覆盖件变形。

500

比起被暴晒的车,烈日下更遭罪的是坐新能源车的人。

一块天幕玻璃,现在几乎是新能源车的标配。一方面,看起来浪漫酷炫,白天看蓝天白云,夜里看皓月星辰;另一方面,电动车的电池包平铺在底盘,使车内垂直空间变矮,全景天窗还可以改善压抑感。

但只有当夏天来临,选择天幕玻璃的人才知道浪漫的代价。

一坐进车里,就能开始“烫头”。当空调打开,又能体会到“头在赤道,腿在北极”的割裂感。

无奈之下,各路车主只能各显神通进行消暑防晒。

有的用瓶装水浇车降温;

500

有的防晒方式响应新能源汽车的环保里面,十分绿色;

500

有的头戴草帽,手拿蒲扇,屁股下面还坐着竹编的凉席坐垫儿。

500

甚至还有网友自称:因防晒装备太过齐全,被路口监控判定没系安全带。

500

总之,自己选的天幕,打着伞也要撑下去。

02

防晒竞赛:谁是真神或小丑?

车主苦高温久矣。

有痛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防晒自然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卖点。

根据官方信息:特斯拉的全景天幕可以隔绝近98%的紫外线和81%的热量进入车内;蔚来的全景天幕可以阻挡83%的热量和99.9%以上的紫外线;大众的全景天幕可以隔绝99.9%的紫外线。

但防止紫外线入侵只能起到防晒的效果,让皮肤不被晒伤,红外线才是热量产生的主要原因。

所以致力于对标特斯拉的小米汽车,没有放过在防晒等细节超越特斯拉的机会。在发布会上,雷军将SU7与特斯拉做了对比:SU7整车玻璃面积5.35㎡,天幕玻璃双层镀银,前风挡玻璃三层镀银,侧窗光学涂层,可以隔离紫外线、红外线;38℃暴晒1.5小时,车内温度比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低12℃。

500

像小米这样使用高性能防晒玻璃,也是新能源车企主要的防晒手段。

小米SU7采用三层镀银玻璃,小鹏P7则使用法国圣戈班的LOW-E玻璃,紫外线隔绝率超过99.99%,热量透过率小于14%。

另一种常见的防晒手段是可调节光幕技术。

比如智己L6搭载的“瞬感智控防晒天幕”采用了NMAT纳米矩阵调光技术,能够在0.1秒内极速切换通透与遮光模式,支持十档明暗度调节。

500

在小米YU7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上市介绍过程中,雷军还专门用了一分多钟的时间来讲小米YU7上的智能调光天幕。他给出了三个99级数字:99.85%最大遮光率、99.9%紫外线隔绝、99.9%红外线隔绝,防晒指数相当于SPF100+和PA++++。

但可调节光幕也并不完美。一是光幕的变化速度慢,大概要2-3分钟;二是有些车主体验过后表示,防晒隔热效果还是不如遮阳帘等物理防晒。

500

所以到头来,车辆的防晒隔热没法只靠一块玻璃,还是要搭配其他功能。

比如现在新能源汽车普遍支持远程开启空调功能;还有小米汽车,当系统监测到紫外线指数>3时,中控屏自动弹出防晒预警,并与座椅通风、空调系统联动启动“护肤模式”。

不过车企更应该做的,是给予用户更多选择权。

是不是需要天幕,天幕是否能打开,天幕能否能一开始就搭配遮阳帘……这些直接关系到防晒隔热体验的地方,应该给用户更多选择的权利和更多便利。

而不是先限制选择,再通过提供贴膜和遮阳帘选装业务进行二次创收。

500

占用户便宜,看似精明,实则小丑。

03

防晒背后,暗藏车企生死线

做好防晒,现在对于车企是个不容忽略的增长点。

2024年新能源汽车战报显示,小米SU7防晒特别版斩获女性车主订单占比38.7%,较基础款提升210%。

500

所以现在车企大力宣传防晒功能背后,第一个作用就是要狠狠戳中女性市场。

易车研究院发布的《女性车市洞察报告(2024 版)》显示,2014年-2023年,女性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贡献非常显著,整体销量由不足500万辆升至823万辆,份额由不足30%升至38.08%。

同时,另有权威调查表示:女性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更加明显;增购用户群体中,女性增购用户增长最明显;女性的购车预算也高于男性。

500

所以那些理工男车圈高管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做起了“妇女之友”。

谈到防晒,雷军不只说了紫外线和红外线的隔绝率,还用了女性能秒懂的话术:防晒相当于防晒霜的SPF 100+和PA++++的水平。

除了防晒,许多车里也配备可调色温的化妆镜,优化储物空间等等。小鹏、理想等品牌,还纷纷推出“女王专属空间”“二排皇后座”。

500

去年6月,有人问“问界接下来会推出女性定制车吗?”,余承东也回答:“一定会最大满足女性的需求,希望能做到让女性用户特别喜爱我们的颜色、配置和功能。”

第二,防晒背后,也暗合车圈竞争的新方向。

现在车企的竞争,越来越有从性能转向体验的趋势。

特别是电车,比拼零百加速已经不再有太大意义,做好性能和配置的同时更需要打好体验战。

比如在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余承东不仅宣传了防晒功能,又宣传起享界车里无异味。他表示,以前开过的所有豪华车新车进去都有异味,唯一进去一点味道没有的新车只有沃尔沃S90。现在享界S9也没有味道。

500

再比如针对女性的安全体验,领克表示在安全测试时,不仅采用了女性假人,在尺寸、重量上跟男性假人有差异,还考虑到了生理性上的差异,比如胸压敏感度等。

500

包括防晒在内的许多更新,其实表面看是为了女性用户,其实很多时候也是男性车主的潜在需求。

谁会不希望自己的爱车:安全、颜值高、防晒好、无异味、储物空间多……

说到底,真正的体验升级就是该男女通吃。

作者 | 观海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 石峰轩

→ 关注金错刀车评,秒懂未来智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