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路远,烧烤摊见
来源 | 摇滚客
今日BGM,《城市找猪》,五条人
本文约244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2018年,《人生一串》在B站首播。
一档美食节目凭借诱人的“色相”成为B站的黑马选手,揽获了1个亿的播放。
作为一档纪录片,它在众多大制作的影片中突出重围,拿下豆瓣8.9的高分。
第一季高开高走,给大众的味蕾上演了一场华丽盛宴。
一年后,《人生一串第二季》携手原版创作人马烤串再续良缘,以豆瓣8.5分强势回归。
街角巷尾的饕餮盛宴、美食人情,皆藏在肉的传奇里。
经历了“口罩浩劫“,2021年第三季提上日程。
第三季的文案一改往日粗暴的介绍,眼前的是江湖路远。
桑精干的老汉,异域风情的姑娘,诱人的肉,醉人的酒,动人的故事...
延续食欲烧烤、烟嗓旁白、百万文案及烟火故事,普通人的人生将在夜幕降临之时登上烧烤摊。
溢出屏幕的肉肴,飘进灵魂的烟火气,散在心尖上的孜然,让那些奔走在城市中的打工人找到了一丝慰藉。
人生一串,串上的不是肉,而是人类的共同主题:
“生”和“活”。
与印象中的国产美食片不同,《人生一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接地气”。
市井小巷中的平民美食,孕育着烟火气。
第三季第一期,山东是主角。
夜晚烧烤摊上的烟火气诉说着人间百态,渗透进山东的血液中。
大葱,是山东烧烤摊上的灵魂。
看到这一期节目,我才意识到“葱”对于山东人意味着什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出独特的大葱。
山东大葱长得高大,这一点和山东人的身材有得一拼。
在一家名为“高丽烧烤”的店里,“葱”书写着山东人的传奇。
老板单师傅,对葱的选择,要求颇高。
腰杆要脆,葱芽要甜,这才是烧烤摊上的葱的正确打开方式。
山东大饼卷上烤肉再塞上灵魂之物,葱。
一段北方人的烧烤传奇就此产生。
而葱,则成山东的代言人。
直来直去,清清白白,象征着山东人的耿直。
卷饼之诱人,除了芽葱,小饼也是个重要的角儿。
自然发酵的老面,揉出来的饼格外劲道,薄且有层次感。
配料到齐,主角五花肉登场。
山东人的吃饼文化,一个关键字“卷”。
先铺上一张面皮,放上芽葱,再放上五花肉串,卷成团后狠狠抽下烧烤签,一张卷饼才算完事。
山东人的豪爽在撸下铁签的那一刻,尽显其中。
山东男人疼老婆,也跟血液里的葱细胞有关。
豪爽大男人,第一件事得服老婆。
用单老板的话说就是:“女人心细”,就如这细细的芽葱一般。
高丽烧烤摊上,每个忙碌的夜晚,单老板双手撸串,被烟火气淹没在烧烤架前。
外面人群鼎沸,把酒言欢,老单和老婆各自分工,男的干活女的收钱。
一颗颗葱和烤串行走在山东人的牙缝之间,与牙齿同度欢愉。
烤串的色香融合孜然味儿的烟火,孕育着山东人的生活哲学。
《人生一串》拍的是肉,镜头讲述的人则是对“人”的聚焦。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肉食和素食皆以烟火交融,吃出的是人间百态。
一个烧烤摊,一个江湖。
在街头巷尾吃烧烤,绝对不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当城市中的社畜纷纷走出写字楼,烧烤摊上的夜生活就有了角儿。
喝酒,划拳,不只是在影视剧中的江湖传奇,也属于当代社畜们的战场。
酒肉朋友常在烧烤摊相见。
嘴里叼着烟,举起酒杯撸起袖子干,吹吹牛逼、聊聊生活。
甚至说逃避生活。
两个小伙搭肩相视而笑,工不好打,生活不好过。
劳作了一天,二两小酒和几串烧烤足以卸下疲惫。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写字楼的小伙,习惯走进街头的烧烤摊。
纵使女朋友会每天查岗,奈何还是抵不住肉的诱惑。
对于他来说真正的诱惑力不是来自于烤串,而是和这群朋友聚在一起。
三五好友,二两啤酒,一平米的烧烤桌上就是一段江湖,吃的情趣,品的是人生。
江湖路远,有人笑就有人哭,有人群欢就有人落单。
这边大家三五成群把酒言欢,另一边却有人偷偷抹眼泪。
女孩躲在大树后面偷偷抹眼泪,不知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一人一座一桌,一个人的江湖也是江湖。
当然,成年人世界的辛酸孩子们全然不知。
在他们心中,哪里都是游乐场,纵使是在拥挤且吵闹的烧烤摊。
不知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是否能够给前方忧心忡忡的社畜们一丝慰藉。
夜场生活,自然少不了“卖唱的”。
这位小伙不是烧烤摊的消费者,却成了人群的中心。
白天忙着打工,晚上来烧烤摊上唱歌。
其实哪有什么高大上的理想。
说为了理想都是屁话,不过是给晦暗的生活找一些靓丽的借口。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日夜操劳讨生活。
但这就是江湖规矩,无论多艰难最终还是归为一句话:“撸起袖子干”。
当年《人生一串第二季》开播,网友在豆瓣洒下肺腑之言:
“在烧烤摊上
你总会忘记时间
酒局不愿散场
告别
也变得缠绵”
让你缠绵的不是告别也不是烤串,而是“人生”二字。
烤串在前,人生在后。
你以为是你撸的串,实则撸的是人生。
夜幕降临,烧烤场上人生百态。
老单夫妇两带着徒弟们,把酒问家常。
二两小酒一酌,单老板略显上头。
脑袋熏晕,面颊红晕。
对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指点江山:
“读万卷后 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单老板没有读过万卷书,也没有行过万里路,小摊开了十几年,形形色色的人都遇到过。
这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的人生财富。
有人选择高大上的写字楼,有人选择市井街头。
哪里的人生都叫人生。
比如这位在国外打拼多年,最终选择回国做烧烤的女老板。
谈起为什么开烧烤店,她的眉头皱起,嘴角耷拉下来:
“ 它接近自己的生活。”
有点无奈,又有几分沮丧,无论选择哪种生活,最终都要与自己和解。
现在的她,一手烧酒,一手烧烤,何不是另一种得意人生。
“风雪交加,独食烤鸡架,这是生活的成色;
调料不够,还要加点辣,这是放肆的癖好;
菜单没有,老板心里有,这是老饕的待遇;
贩夫走卒,汤面才管够,这是搭配的讲究;
酒过三巡,点啥能压轴,这是阑珊的意兴;
老炮挥手,知是旧人来,这是时间的沉淀。”
这段如诗般的句子来自《人生一串》第二季的简介。
可生活不是诗,江湖路远,吃进去的是肉,吐出来的是人生。
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遍地是黄金,也四处暗藏杀机,一不小心就被吃光了抹干净。
人生百态,百态人生,市井里的烟火气才是生活的解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