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还敢涨价?它在中国市场还能走多远?

特斯拉还敢涨价?产品老气,有点跟时代脱节的感觉了,再不彻底地更新迭代,国内还有多少人会买单?

5月份特斯拉尤其惨淡,在华销量跌破4万辆,同比下降29.8%。好在6月份回暖了,卖了超过6万辆。但是上半年累计零售销量只有26.3万辆,同比下滑5.4%。要知道,新能源前十榜单里的其它9家厂商,同期零售销量全都是同比正增长的。而且同期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是在扩张的,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36.9%。

这一增一减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说不定特斯拉的中国市场份额很快就会被小米超越。毕竟,小米的生态优势所带来的体验提升,比特斯拉的技术优势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感知到。

就在几年前,很多人都觉得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相当于苹果在手机界的地位,是独一档的存在,超然于行业竞争之外,产品无需堆料拼参数,甚至可以无视用户一直吐槽的点,我行我素,仍会有一堆死忠粉买单,用户自适应能力极强。简单说,在他们眼中,手机只有苹果手机和其它手机,电动车也只有特斯拉和其它车。

然而现在看来,特斯拉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不太像苹果,更像三星——人人都听说过这个牌子,也知道是国际巨头,可愿意买单的人却越来越少。

把视野拉到全球,特斯拉甚至比三星更惨淡——三星手机在中国卖不动,但全球份额依然是数一数二的;而特斯拉在中国以外市场面临比亚迪的强力竞争,在一些欧洲国家特斯拉的销量已经被比亚迪超越了,而且这个趋势在加速。

前些年,马斯克鼓吹殖民火星,年年画大饼,很多人信以为真,觉得马斯克是光环耀眼的科技神人,他搞出的电动车,技术优势必然碾压所有其它厂商的电动车。至于具体有哪些技术优势,不重要,信就完事了。

但是现在,火星大饼画不下去了,电动车除了FSD,亮点不多了。原先的粉丝逐渐意识到,马斯克不是神,跟普通的商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旗下的产品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东西。又因为干政等一堆乱七八糟的事被一些国家的消费者抵制,特斯拉的销量更加萎靡不振。

特斯拉这时候涨价,显然是为了捍卫品牌定位,不想卷入价格战的泥潭。然而产品定位不能只靠涨价来捍卫,没有相应的产品力,怎么支撑价格?靠创始人的人设光环吗?愿意买这个账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特斯拉的三电技术、成本控制等传统强项,优势正在被国产车拉平。FSD在中国还没有获批,就算获批了,体验上也未必能甩开同行一大截,何况这功能收费还不便宜。内饰简陋不肯改善,冰箱之类的享受型配置迟迟不跟上,更没有中国厂商的生态互联,要怎么跟国产车拼呢?你别管这些东西是不是花里胡哨、华而不实,有跟没有,区别就是大,就是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市场给出的判决是冷酷无情的,嘴硬不认是没用的。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