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要找到自己的「荣耀」

500

李健要找到自己的「荣耀」

在荣耀Magic V5发布刚满一周的节点,荣耀手机官方又宣布将于7月15日举行荣耀X70新品发布会。

在年初换帅,上半年产品发布方面略显沉寂的荣耀,下半年开始火力全开。据悉荣耀计划从7月开始掀起一场“月月有新品”的产品潮,覆盖智能手机、平板、手表、耳机和IoT设备。

看起来经过半年的沉淀与组织架构调整,李健率领的新荣耀终于出手,从“HONOR ALPHA PLAN”到新品轰炸,属于李健的「荣耀」来临了?

一、荣耀需要秀一波“肌肉”

荣耀下半年的新品轰炸,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原因有三。

一是荣耀内部稳定需要。

这几个月里,荣耀内部是相对动荡的。

从1月份赵明因身体原因辞去CEO职务后,荣耀全球8个大区中的6个负责人已经做了调整。

李健更是大刀阔斧的启动“雄鹰计划”竞聘改革,开放38个关键管理岗位公开竞聘,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24%参与竞聘者为90后。

新领导上任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无可厚非,但相应的也可能给内部增压。《财经杂志》报道中一位接近荣耀管理层人士称:“如此规模的变革,对荣耀也是一场赌博。”

也因此,荣耀需要一个契机对内、外都展露出已经调整好的姿态,从而稳定军心。而对于一家智能终端公司,产品是最好的发言。

大量新品的发布,能一定程度对外展示出荣耀内部调整已经趋于稳定的信号,也能让一线员工们感受到荣耀正在回归正常运营,提升内部信心。

二是荣耀股东需要。

当下荣耀最紧要的事儿,就是IPO。

天眼查APP显示,荣耀已于去年末完成股改。今年6月26日,荣耀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500

但偏偏最近两个季度,荣耀销量沦为了“others”。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荣耀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约为900万台,市场份额为13.7%,排名第六,销量同比下降12.8%。

而上半年囿于换帅后的组织架构调整,荣耀新品上力度不够,事关2000亿的估值,荣耀的股东们肯定想要荣耀在产品端发力,不说拉高估值,起码得稳住,让投资者更看好一些,也好让自己早日落袋为安。

三是李健需要。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荣耀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换帅,一旦IPO出现差池,李健承受的不仅是能力上的质疑,更可能要背上影响IPO的大锅,压力可想而知。

显然李健也是认识到这一点。

因此李健上任之后,上半年除了组织架构调整外,还宣布了“阿尔法战略”。

简单概括,“阿尔法战略”的三步分别是:1做AI智能终端;2做AI智能互联生态;3实现人、机共存。

于荣耀发展,生态战略是很对的,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本质上走的都是智能生态路线,从智能终端到智能生态的转变符合荣耀发展路线。

于IPO,AI是妥妥的涨点,《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有句经典台词叫“一板砖下去能砸倒一大片处长”,如今科创板中一板砖下去,也能砸到一大片涉及AI的企业。二级市场只要有关AI、有关机器人的赛道都是一路飘红。

但光有战略、只讲故事是不够的,它需要产品与成绩支撑。因此对于新帅李健来说,他也需要荣耀尽快涌现出新的爆款产品,用产品力辅佐战略故事。

所以在多方需要下,荣耀下半年势必要在产品端发力,扭转市场,稳定军心。

但对于李健,这些还不够。

二、李健要找到自己的「荣耀」

荣耀Magic V5发布会上,李健用大量篇幅强调产品的轻薄属性。

诚然,荣耀Magic V5成功的在厚度上实现了折叠屏手机目前的最薄成绩,值得宣传。

2月份OPPO Find N5宣布卷到8.93mm厚度,如今荣耀Magic V5又再降到8.8mm,妥妥的毫米级战争。

卷厚度、卷重量、卷价格似乎是折叠屏手机的螺旋,不断刷新各自的“世界第一”、“业内首创”。

但这些创新并没有那么的“划时代”。

就像发布会上李健强调的“8大一语AI”、“7大AI生态”,是很美好,但跟赵明一句话点2000杯咖啡相比,也没什么划时代的技术变革。OPPO发布会也有类似一句话出日程表的功能。

至于生态链接,隔壁vivo X Fold 5也实现了Android链接Apple Watch。

这些确实也是创新,但不够力度,起码对于当下李健的处境,不算很突出的“政绩”。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是好事,但更像是惯例,开疆破土、封狼居胥,开创一个新的盛世,才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的。

就像科幻电影,你如今拍什么“贾维斯”多智能不够新意,观众想看的是“行星发动机”这种不一样的创造与想象,用户要的是你技术上的破坏力。

什么是破坏力?

任正非之前说:没有共性的个性,就是一种破坏力。职场如此,商场亦是如此。

李健需要的是这种改变概念的想象与新品,比如让YOYO不再只根据命令做行动,而是根据个人习惯预判服务。让AI倒杯水和让AI送个果盘的差别没那么大,但通过数据分析主人渴了主动送水,才是AI能力迈向下一阶梯的表现。

卷产品细节和做AI是赵明时期就在做的事,李健如果只做这些,就如同沿着既定路线前进的守城之君,这显然是不够的。

荣耀过去的三位CEO,都有很浓重的个人色彩。初任徐昕泉是敢跟余承东拍桌子的人,他相信自己的产品“能让世界震惊”。

而在荣耀刚独立不久的2014年,第二任CEO刘江峰的口号是“勇敢做自己”,到了2018年赵明时期,荣耀的新口号变成了Honor my world,即“活出,我的荣耀”。

如同荣耀这个名字,荣耀的前三代CEO,都在强调着自己的荣耀,自己的产品与价值,万众瞩目下接任的李健,他的“荣耀”在哪呢?

《手臂录》有言:用兵以戚南唐之旗鼓为初门,孙武子之虚实为极致,击刺抑末矣。

大意是指挥是初阶的技巧,战略规划才是高阶技巧,武功则是最末等技巧。

但其实后面还有段话,强调将军如果自身武功不过硬,就不能判断手下人的水平和态度,不能管理赏罚。手下都不服你,怎么打仗?

李健显然不是空降的无名之辈,他是实实在在一线干出来的,之前还拿过华为“蓝血十杰”的荣誉,可能这也是他能接任赵明的底气。

过去李健有着自己业绩上的荣耀,如今李健也在寻找自己作为荣耀CEO的「荣耀」。

李健显然不能只做一个“守城之君”,这无关个人态度,而是处在IPO关键节点、处在荣耀发展拐点下,李健必须去做的改变。

为什么大家提起赵明时多加赞誉?

因为在荣耀水深火热之际,赵明率领荣耀两年内从市场份额3%做到登顶,也能在晚于行业 45 天获得芯片资料的情况下,领先其他手机公司 30 天发布新品。

赵明带领的荣耀承受住了离开华为后的变革与发展,如今的李健,也需要肩负起华为回归后荣耀面临的市场压力。

华为与荣耀早就不是脱离之初的“玩归玩、闹归闹,松山湖开会别迟到”。

在华为回归后,随着华为将高、中、低档产品全面覆盖,荣耀面临着市场挤压,也不得不“把华为当最强对手”。

这也是赵明离开前,荣耀一直在尝试改变产品生态的原因。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李健手中,这位“华为老将”如何帮助荣耀实现“去华为化”,也是难题之一。

荣耀Magic V5首发成绩不错是个好开端,好的生态是需要产品支点才能立足,荣耀回归产品思维是正确的。

但正如赵明在告别信中提到的那样:“当你觉得很容易,什么都掌控的时候,恰恰是危机到来的时候。”

看起来李健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有战略也有新品,

但阿尔法战略背后是5年投入100亿美元,相当于荣耀2000亿估值的三分之一。但以目前荣耀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成绩来看,在挖掘新的现金牛前,想支撑这笔投入并不容易。

股东、员工、用户、市场多面玲珑的李健,也有着自己难以言说的压力。也祝愿李健带领的新荣耀,重现荣光。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源自公开披露资料(财报、公告等),作者不保证信息来源的充分性或最新状态。股市有风险,本金可能亏损,投资决策需极度谨慎! 本文所有观点仅为作者评论,绝非买卖建议。投资者必须依据自身情况独立研究、审慎判断,风险自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