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低物价的成因与中国基建热潮的 “时间线”
【本文来自《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还有一个没说到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东北土地大人口少,城建开发比较早,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所以对住房的需求就比较小,造成房价几乎全国最低,一切开店的,包括餐饮,房租在成本中占比是很高的,如果房租低很多,那一碗菜的均摊成本也会低很多。还有东北的肉蛋奶供应十分充足,各种所有制的养鸡场密度非常高,黑龙江主要城市早在三四十年前,国营工厂的幼儿园食堂就可以保证鸡肉鸡汤自由。另外临近内蒙古,牛羊肉和奶制品成本也比较低,在1990年代山东大棚蔬菜崛起以后蔬菜价格也不高。以前东北冬季蔬菜是非常贵的,普通人家冬天只能吃窖藏的大白菜萝卜和土豆,后来山东蔬菜和交通配套发展起来,冬季蔬菜品种也丰富了,夏季本地的大地菜上市的时候菜价更便宜,前些年疫情之前有些蔬菜在夏季甚至可以卖到几毛钱一斤。这在南方是没法想象的。你只有去了解这些个阶层,你才会知道背后的原因。光靠书本数个一二三是没用的。
题外话,东北主要城市的城市化是1930年代就成型的,到1960年代每个城市的核心建成区和铁路配套都已经成形了,改开后的大规模城建翻新也仅晚于特区和北上,在1990年代,全浙江做建材的没有没去过沈阳做生意的,无论是做建材的五金的五交化的做卫浴的都去沈阳或者大哈长等城市开过店,没开过店的基本就是个新手。
后来一大波行情才是山东以南到淮海区到河南的基建热潮,再后来才是川渝和后来的新疆,做建材的老炮都知道。现在的热点仍然是以成渝为中心的西南,未来越南关系稳定了,广西建材也有搞头。东北的下一波行情要半岛稳定以后才会有,要在台海问题解决以后了,也快了,不过人口基数摆在这,行情肯定没有广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