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重塑全球人才秩序,推动高水平开放与有序流动
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总干事王辉耀在开幕式上发表以下观点:
今天我们发布《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这是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围绕全球人才议题所开展的一项重要研究。未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国际影响力。我在这里做一个简要介绍。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世界主要国家的人才竞争力状况。我们开发了一套“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对38个主要国家进行了评估,这些国家的人口与GDP之和在全球占据重要比例。数据来源包括世界银行发展指标、世界知识产权数据库、联合国劳工组织、财富500强、世界大学排名等。对于部分数据缺失的国家,我们还直接联系了其统计机构补充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包括人才规模、人才质量、人才环境、人才投入与人才效能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下面还有14个二级指标。整体来看,美国在国际人才竞争力中仍处领先地位,但亚洲国家表现突出,韩国、加拿大、瑞典在质量方面排在前列,中国在过去几年也持续进步,已经上升至全球第五位。中国在人才能级、知识产权数量等方面增长迅速,许多指标赶超美国。
从环境指标看,中国与美国表现突出。投入方面,中国投入不断增加,仍有广阔提升空间。效能指标方面,中国与领先国家如新加坡、爱尔兰、瑞士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说,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人才规模,竞争力持续增强。
其次,我们分析了全球人才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到2024年,全球人口约80亿,其中大约有3亿人属于国际移民,占比约3.7%。其中工作型移民约1.69亿,占国际移民总数的62%。国际学生数量从2000年的211万增长到2022年的686万,增长速度超过全球高等教育学生增速。这说明国际教育的跨境流动正在成为全球人才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学生群体中,来自中等收入国家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60%。中国是全球最大留学生来源国,紧随其后的是印度。75%的国际学生选择前往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领域,特别是AI,正推动全球人才流动。比如黄仁勋曾提到,全球约50%的AI人才是华裔,保尔森基金会的研究也显示,美国38%的AI人才来自中国。
在人才政策方面,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等传统强国面临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如中国、日本、德国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例如中国目前对47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海南对85国人员实施入境免签,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愿意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我们呼吁推动全球人才有序流动,并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深化对人才流动价值的认识。人才不仅是经济资源,更是国际合作与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
其次,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人才流动。北京等城市已经积极探索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动人才引进,释放政策红利。
再次,要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交流与对话平台。我们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本次峰会,就是要打造全球人才汇聚的桥梁。未来还将推动数字平台建设,实现技能互认、身份认证和跨境流动治理的数字化。
AGTO作为国际平台,希望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构建更加有序、公平和高效的全球人才体系。我们还会发布相关机制和成果,支持这一体系的建立。比如通过数字驱动的全球人才识别与治理网络、全球技能证书互认体系等,为全球人才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国际人才的流动,不仅是国家之间人才竞争的关键,更关乎全球科技发展、产业协同与和平繁荣。我们愿意为此提供知识支持、智力支撑和平台服务,推动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推动全球人才治理走向更加平衡、开放、互利的方向。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