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诚将是「林昆海2.0版」?

  距离「大罢免」的第一梯次投票还有十七天,虽然受到台风「丹娜丝」袭台的影响,赖清德暂停了「团结十讲」为「大罢免」投票鼓气(惟也有人认为是适得其反成为「猪队友」),但「大罢免」的重要推手柯建铭仍然在鼓吹「罢免国民党『立委』全过」。而就在此时,台湾地区政媒两界却流传,有民进党内派系人士担心,积极投入「大罢免」俨然是罢团「总指挥」,而且还亲自担任罢免国民党台北市「立委」徐巧芯的罢团「铲除黑芯」的领衔人的曹兴诚,将会在绿营内逐渐掌握部分话语权,且评估这股势力不会随罢免结束消退,甚至在补选阶段若罢团自推人选大举上台面,「曹派」俨然成形,有如「三立」前董事长林昆海在民进党内所催生的「海派」,冲击绿营内现有派系平衡。而且,不只民进党派系有此想法,连一位民进党前主席等级人士近日都向绿委透露,曹兴诚之于罢团,让他联想到林昆海在民进党内崛起的过程。

  对此传言,曹兴诚的反应颇大。他当即在脸书发文驳斥说,「这显然是匪媒造谣挑拨的报导,意图制造罢团和民进党的互相猜疑」,直言他不会去搞政治,更不可能去弄一个什么「曹派」。曹兴诚还提到,多年来,总有人劝他出来选「总统」,但他总是说「选『总统』很容易,交一百万元保证金,拉百分之一点五的联署书就可以去选啦。问题是,万一不小心被选上了怎么办?」他还声称自己不是民进党员,因而不会像林昆海在民进党内搞出一个「海派」那样,搞出一个「曹派」。

  曹兴诚此言,既狂妄自大,也显得白痴无知。一方面,他说自己要参选「总统」很容易,还倨傲地说「万一不小心被选上了怎么办?」然而,他所说的「交一百万元保证金」及征集百分之一点五联署书,固然是《「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中,对并非是由政党提名的参选者的「入门」条件,但他却不知是不知道还是刻意避过另一个向他赐以「闭门羹」的刚性条件:那就是《「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回复『中华民国国籍』、因归化取得『中华民国国籍』、大陆地区人民或香港、澳门居民经许可进入台湾地区者,不得登记为『总统』、『副总统』候选人。」而他是于二零一一年一月,因「和舰案」诉讼及应新加坡政府的大力邀请,正式申请入籍新加坡,并宣布放弃台湾地区的「国籍」的;但又于二零二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以身穿防弹衣出席自由亚洲电台节目的方式,宣布自己已重新申请台湾地区的「国籍」,后来于同月三十日获准、核发身分证。光是这一点,曹兴诚就不具参选「总统」的资格,又何来「万一不小心被选上了怎么办?」

  另一方面,曹兴诚说自己不是民进党员,因而不会像林昆海那样催生民进党内的新派系(「曹派」)。但林昆海也不是民进党员,却能够在民进党内催生了「海派」(现在已转型为「涌言会」)。

  其实,曹兴诚与林昆海相比,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都是「有钱佬」,因而具有巨大的物质条件进行政治活动,尤其是与民进党相关的政治活动,并在民进党内呼风唤雨。而且,连任早期的两岸商业活动轨迹也较为相似。林昆海的「三立」电视台虽然是政治立场偏绿,是民进党的「喉舌」之一,但却在拍摄剧集方面,与大陆的有关影视单位合作,并将「三立」拍摄的综艺节目及剧集营销到对岸尤其是闽南语系地区去,因而私下与大陆地区尤其是闽南语系地区的官员有一定的联系,并因此而赚得盘满钵满。而曹兴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主导的「联电」就有前往大陆投资设厂的计划,并于二零零一年在苏州投资成立和舰科技。「和舰」于二零一八年获利三亿多台币,占「联电」获利的约一成五。「联电」和大陆政府合作成立「厦门联芯」,在厦门设立十二吋厂生产四十和二十八奈米芯片,「联芯」从动工到量产只花了二十个月。然而,他在退休后,「食碗底反碗面」地大搞「台独」活动,因而被大陆国台办宣布将其名列「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予以制裁。

  林昆海早年也曾与国民党走得近,但二零零一年在「立委」选战饮恨落败,来年三月与时任高雄市长兼民进党主席的谢长廷结缘,自此转投亲绿阵营,不过并未加入民进党(但有一说是谢长廷介绍其加入民进党),其政治活动主要以政治献金为主,曾经支持过谢长廷与其派系的成员。林昆海的事业版图横跨政、商、媒,掌握政论节目、新闻报导话语权,在其「老巢」高雄市拥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在二零一六年后,「谢系」因谢长廷外派日本而式微,林昆海自行支持民进党候选人,参与党务与各级选举,媒体将这些成员称为「海派」,在其「老巢」高雄市拥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能与「新潮流系」中的「菊系分庭抗礼,实力不容小觑。二零二零年捐献成立「涌言文化基金会」,以支持年轻世代民进党员参与政治为目标,「海派」转型为「涌言会」。

  由于在民进党及其侧翼团体发起的「大罢免」完成第二阶段联署书送件时,曹兴诚曾经说过,参与罢团活动的「青鸟」们要在「大罢免」的第三阶段投票后,为第四阶段参加「立委」补选铺路,因而引发民进党内不少人的疑虑,因为民进党在有「罢免」对象的各选区,早就有在地政客经营基层准备参选「立委」,或本来就是在「二零二四」大选中落选,现在要趁其对手将要被「罢免」而且依法不得参加补选,而摩拳擦掌要「补偿」自己。而那些「青鸟」们,一方面没有从政经验。另一方面也缺乏选民基础,当选机率不高,但却因此而形成与民进党在地政客「抢夺参选资源」的恶果。

  这也正是民进党内担忧曹兴诚将会在民进党内催生「曹派」,并以其财力支持罢团成员参加「立委」补选,及二零二六年的「九合一」选举的重要原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