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蔡正元和沈逸关于大陆是否敢梧桐的争议

这两天网络自媒体上关于蔡正元和沈逸关于大陆是否敢梧桐的争议很多。我谈谈蔡正元的核心观点——“大陆不敢梧桐,顾虑太多”说的到底对不对。

一、大陆不是不敢梧桐,而是一直在踏踏实实的做梧桐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不敢梧桐和不急于梧桐,是两码事。梧桐的本质是中美军事摊牌,必须要料敌从宽,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为什么那么着急的大规模量产J20,那么着急的052/055盾舰下饺子,那么着急研制003/004航母、J35、J36、J50?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价值军事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列装速度,都说明中国一直在积极的准备梧桐。美国航母每次路过南海,中国的航母和盾舰都主动靠上去用美国航母练兵,这难道不是积极练兵备战?

二、为什么现在不立即梧桐?中美之战事关国运,没有90%的把握不能主动发起梧桐之战(在蔡正元嘴里就是——“大陆不敢梧桐,顾虑太多”)。因为中国在核弹、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095/096)、隐身轰炸机(轰20)、隐身战斗机(J20/J35/J36/J50)上与美国的数量差距还是太大,还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形成对美国海空军的绝对优势。如果轻率的发动梧桐,俄乌战争就是教训。看看准备不充分的俄罗斯有多被动,久战不决,被拖入泥潭。梧桐之战的对手不是乌克兰和台军,而是美军,美军不会像乌克兰这么菜,能让中国有像俄罗斯这样一边打一边重建军事工业的机会。

三、产业升级和金融方面的准备工作也需要时间。芯片的全国产高端制程产业链还至少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才能做好准备;数字人民币和国际金融贸易支付系统也还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才能做好准备;美国长期国债的到期兑付减持也还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才能做好准备。

四、战争不是儿戏,事关国运,开战容易终战难。除非敌人主动进攻挑起战争,否则一定要等局势对自己有压倒性优势时才能主动作战。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五、建议蔡正元多读书,多读历史,不要像愤青一样看问题浮于表面,总喜欢发牢骚。台湾旺旺集团的副董事长周锡玮先生在梧桐这件事情上看的比蔡正元透彻的多。

六、统一不是中国发展崛起的最终目标,只是中国发展崛起的必然结果之一而已。台湾想回归祖国的怀抱,只能梧桐,这一点我和蔡正元没有矛盾。梧桐肯定有代价,但当中国的军事和经济斗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代价会最小。为什么偏要中了某些人的激将法(美军总炒作2027年梧桐战争,就是想诱骗中国急于梧桐;还有一些台湾统派也急于梧桐,包括蔡正元),在准备工作还远远没做好,还有时间继续准备的时候(美国已经不敢主动挑起中美战争,台湾也不敢修改宪法进行法理台独),用远比准备好之后高得多的代价现在就急于梧桐(跳进美国人的陷阱)呢?难道只为了能让某些网民(包括蔡正元)心里爽、心里痛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