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东:阿里首次“集团化冲锋”PK美团 采用“大兵团 +大体系”整体作战体系

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夏日大战",三大平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外卖的订单量数据相继刷新纪录,分别达到1.2亿单、8000万单和2500万单。这些数字背后,不仅反映了即时零售市场的迅猛增长,更揭示了平台竞争的激烈程度与行业生态的深刻变化。对此,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投资人、分析师予以解读。

50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独家专访。

陈虎东表示,之前的补贴基本上是无差别地拉新留新,力度总体上还是比较小;但是当前的补贴则是有意在打一场“长期战”,也就是往供给侧升级。这种对于B端赋能的态势是这次补贴大战的新亮点。

陈虎东进而指出,另外这次补贴不只是之前美团和饿了么的两家平台的对峙,而是形成了整体作战的体系,例如饿了么背靠阿里系进行作战,其在4月底将“小时达”升级成为“淘宝闪购”这个动作,其实就暴露了其想在即时零售市场抢夺份额的巨大野心。所以即时零售市场呈现出来的都是大兵团作战的态势,而不是说只是一项单一外卖业务的扩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即时零售市场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美团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正在面临严重挑战,且只要是整体集团作战,则后续的这种类补贴的活动将会越来越多。

陈虎东表示,之所以这次补贴大战这么引人注目,是因为一是力度大,二是大兵团大体系作战。过度依赖补贴的用户是没有什么粘性的,补贴没有了,粘性也就消失了,加上这是和消费环境有关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补贴尤其是高额补贴是不可能长期进行的。因此,体系化的运营,或者说这种背靠集团的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将会在后续的市场中搅动江湖,这就不是简简单单业务条线的扩展了。

陈虎东认为,只要是兵团作战,那么履约效率、供应链能力、品质服务、场景化生态都会成为即时零售市场争夺的重要依赖因素。只有这些才是觉得用户留存的重要因素,简单的补贴这些反而看量不看质。因此客户留存的争夺,其实是针对各个外卖平台的整体实力验证过程,即时零售市场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

陈虎东认为,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美团目前仍将会是这个行业的老大。京东虽然依靠免佣金或者品质定位吸引了高端客户,但是补贴的力度相对较小,高品质固然是好事,但是道德的力量还是要让位于实际的利益,补贴不足将直接导致骑手流向美团或者饿了么。而淘宝闪购首日订单翻了将近两倍,证明其协同还是不错的,但是总体上是升级为“淘宝闪购”以来第一次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补贴大战,说明整个系统的协同效应还是很有效的,不过单纯从数据方面来看,还是低于美团的。

专家介绍:陈虎东,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