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的教训
佩通坦这三个字,我们看到后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个人名,更不会认为这是个年轻女人的名字,但实际上她就是泰国现任的总理。中国现在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对佩通坦这个人可能都没听说过,那就先简单介绍一下她,佩通坦是泰国民选总理,虽然身居高位,却是一个不到40岁的80后。1986年8月,佩通坦出生于泰国知名的豪门华人家族西那瓦家族,在泰国清迈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2024年8月16日,她继父亲、姑姑、姑父之后是西那瓦家族的第四位泰国总理。她父亲是他信,至于她姑姑那就在中国家喻户晓---英拉。看到他的照片后,你会觉着她就是个天真、烂漫、阳光、真诚的一个女孩,其实也真的就是如此。因为就在最近,她被柬埔寨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国民议会议长洪森,给狠狠地耍了一通,以至于不得不辞去泰国总理职务。
这个过程大致是这样:因为佩通坦所在的泰国西那瓦家族和柬埔寨的洪森家族,都是在各自国家长期执政的背景深厚、影响力巨大的家族,而且这两个家族不仅相互间很熟悉,而且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还有这长期的合作,双方的关系也很密切、甚至很亲切,以至于最近柬泰两国双边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后,佩通坦便主动给洪森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不仅对洪森以“叔叔”相称,而且把自己国内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泰军方一些高官的看法等等,几乎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洪森,以期能够得到洪森的理解、并且双方共同努力,尽快解决两国间的问题。愿望是美好的、态度是诚恳的、想法是善良的、做法是天真的,但是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发生了,洪森把两人之间本来属于高度国家机密的通话给公开了(通话的具体内容和洪森这么做的原因网上多的是),结果便在泰国炸开了锅,在各方势力的综合作用下,佩通坦不得不辞去总理职务。
佩通坦为什么会吃了如此大的亏儿?原因很简单,她太缺乏从政的经验了。不错,她有着靓丽的学历,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家族,有着巨额的资金做后盾,但是唯独缺乏政治上的历练,把国家之间的关系当成儿戏,被洪森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玩弄于股掌之间。洪森是什么人?那是一个在柬埔寨执政了38年,曾经与越南黎笋虚与委蛇、和诺罗敦·拉那烈争权夺利、在中美两国之间游走钢丝的家伙,你可以说洪森不道德、不讲究、不是个东西,但是政治就是如此,在巨大的国家、家族和个人利益面前,什么友情、亲情、爱情都可以出卖,只要价格到位。而佩通坦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脑子中少了根弦儿。当然这不能怪她,要怪只能怪泰国这类国家领导人的“民主”选举制度,只要有家族背景的影响和选举资金的支持,就可以把国家的政治管理权力,交给一个不谙世故、不懂权谋的政治素人,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吃亏上当、蒙蔽受骗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常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脱颖而出后才能逐步走上更为重要的领导岗位?原因就在于治理国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骤然授之权力,一定会把事情干砸,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所以那些坐着直升飞机上来的掌权者,真正笑到最后的几乎不存在,就是有力的证明。所以古人云:猛将拔于卒伍、宰相出于州郡,就是这个意思。可惜,当今世界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国家有几个?反而到处是以民主为自居、大搞金钱政治、选票决定一切的老套路,而且还以此为高大上的制度,并且以教师爷自居、洋洋自得地到处指手画脚、还自诩为人类的灯塔,殊不知,将来的历史必将证明:他们与东大竞争的最终失败,原因有千条万条,最核心的一条,就在于截然相反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和制度。
本来柬泰两国之间的这点摩擦和矛盾,没怎么引起我的兴趣,但是佩通坦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反思,因为在我的39年的体制内工作的经历,曾经有两次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且都是背后议论单位的主要领导的去留问题,这简直就是犯了体制内职场的大忌。我这个人是有些工作能力的,也能调节一些气氛,所以单位的部门领导、主管领导和我相处的都还不错,时间一长、部门领导和主管领导就愿意和我议论一些问题,渐渐地就有些无话不说了。其实这两次议论相关问题,还都是他们提起的,而且也是他们率先说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就说了心里话。一次是因为太年轻、一次是因为在酒后,相同的结果是,第二天我的部门领导和主管领导,便将我说的话报告给了主要领导,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讨好领导而已。后果就是我的10年努力付之东流!一个人的工作经历中一共才有几个10年呐!这就叫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把单位同事当朋友,正是体制内的“四大傻”之一。我自身这两次反面的经历充分说明:“十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这句话简直就是至理名言。
经常有孩子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要我提醒提醒他的孩子在机关工作也该怎么做?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不想说假话、不敢说真话,那么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不说话。如果能做到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谈出自己的真知灼见,那当然更好。我建议他们要认真研究一下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你将受用不尽。
张廷玉,字衡臣,作为一位汉臣,在整个有清一朝简直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特别是在雍正朝,几乎当遍了所有的高官: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同时担任)户部吏部尚书、太子太傅等等,除了雍正和常务副皇帝胤祥外,他就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是唯一一位没有战功而封爵位、并且配享太庙的汉臣。如果他在雍正朝就去世的话,被封授一个“文正”谥号绝对不出意外。至于后来被抄家,一方面是因为乾隆实在变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张廷玉年事已高、有点儿老糊涂了。张廷玉为什么会做到在位几十年却如此荣宠不衰呢?有人说是因为他与雍正有同窗之谊,从小陪着胤禛由他父亲大学士张英教育读书;有人说是因为他老成谋国,他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都十分稳妥;有人说是因为他谨才华出众,特别是文笔功夫十分了得,无论康熙还是雍正,用大白话说出的话,他就能笔走龙蛇、刷刷点点、几乎不用修改,即刻就能形成格式正规、文字规范的圣旨、敕令;有人说是因为他清正廉洁,他无论当多大官儿都从不收受礼物;有人说是因为他勤政务实,几十年如一日工作起来从不懈怠;有人说是因为他从不结党营私,他从不与大小官员、甚至门生故吏有着过多的交往,更与萧墙之争、九子夺嫡毫无关系。这些都对,但是还有一个原因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他终其一生都谨言慎行。如果能记住他自己的一句格言,你将受益匪浅:
“万当万言,不如缄口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