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钱的是执照或者叫准入资格

医生如果不被垄断,感觉跟维修工也差不多,是一个技术含量很低的活吗?其实这个问题实际上指出了医疗行业的一个本质,那就是医疗技术本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执照或者叫准入资格。

国外的医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通过强大的医师协会,人为限制医学生的数量,提高准入门槛,保证自身行业的垄断地位。这样国外的医生,不仅能够实现技术变现,甚至还有溢价。比如著名润人甜甜圈,和医生聊五分钟收费5000多美元。其实我国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拼命扩大医学院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把医学生和医生都打成白菜价。医生的准入门槛是国家制定的,而非医学协会控制。

当然,这两者各有利弊。前者通过维持医师执照的稀缺性,保证了这个行业的精英性质和收入水平,医生的技术含量自然就高。后者通过持续供给,保持医师资源的流动性并以此稀释医学技术的垄断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就医成本。通过国家控制医生的准入门槛,类似计划经济。好处是,当市场上缺少医生,或者医生想要通过某些所谓的技术,让政府感觉受到威胁的时候,国家迅速扩大医疗市场上的医生供应: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抢着干。这样中国的医生,就很难像国外一样,在医疗行业中的占据绝对的话语权。

大部分医学的技术含量,是会逐渐递减且推广的,比如介入技术,内镜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等等,都是先从大医院试点,最后搞得县医院都会做。这是我们国家的优势。你说你的医学技术值钱?好的,马上批量复制,下放到县医院,每个医生都会做,你还敢拿着技术含量高说事?但是如果一种医学技术,非常复杂,操作困难,比如心脏外科的很多四级手术,看上去很高大上,学会了一定名利双收。但是很多医生未必愿意学,一是成才时间太长,二是非常依赖平台。垄断了又能如何,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有限。

最后,还有些医学操作,与其说高的是技术含量,不如说是法律含量。比如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如果滥用,会引发很多伦理问题,所以必须人为拔高的操作资质。不然取卵的、代孕的地下黑作坊更多。

如果修西门子磁共振,不会比医生技术差,收入嘛,你问一下.

其实不光医生,金属冶炼,生物,化学,制药这些研究,玩的都是群举法,试错法,一种一种试错出来的,只要是个人,给予时间,必有成果。只有少量的项目需要天才的头脑,如数学,各种猜想的证明,新算法的设计,这不是普通人能干的,需要天才的头脑,只有天才才行,普通人你研究一辈子,也毫无成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