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把输卵管错当阑尾切除,院方致歉

  初步调查显示,医生由于“手术部位附近组织粘连”而将输卵管误认为阑尾。目前,专家组正进一步详细调查该事件。

  撰文 | 燕小六

  责编丨汪   航

  本应切除阑尾,医生却在手术中错切了输卵管。6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通报一起“医疗风险警示事件”。

  涉事医院为当地公立医院明爱医院。一名48岁妇女因腹痛到医院求医,该院医生在进行微创阑尾切除术时,错把患者的右侧输卵管当成阑尾切掉了。术后第5天的检查提示,病变阑尾仍在患者体内。

  “在医学上,手术部位错误属于绝对不能发生、不可饶恕的医疗事故。”“医法汇”创始人、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勇律师告诉“医学界”,这说明涉事医院没有遵守并执行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制度,手术安全核查等医疗流程存在漏洞。

  目前,涉事医院已向患者及家属致歉,并成立由五位非本院专业人士组成的“根源分析委员会”,承诺8周内完成报告并提出改善建议。

500

  图源:网络

  术后5天,发现切错了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通报,涉事女患者于今年6月17日因腹痛被收入香港明爱医院外科病房。

  次日的腹部CT检查提示,患者有早期阑尾炎、轻微结肠炎,右侧输卵管旁有一微小囊肿。

  通报称,CT检查当晚,该名患者被安排紧急手术,手术内容是腹腔镜下微创阑尾切除。术中,手术部位曾出现渗血。经处理后,右侧输卵管旁囊肿有撕裂现象。

  主刀医生随即请来副顾问医生(高级别专科医生,至少从业10年),并征询其他医院妇产科专家的意见,最终决定不切除囊肿,仅做止血处理。术后,切除组织被送病理检查。

  患者术后状况一度稳定。但6月23日,即术后第5天,该名女患者出现低烧、腹痛加剧。再次进行CT扫描,提示其阑尾仍在体内。

  6月25日傍晚,组织病理结果出来了,证实手术切除的是输卵管,而非阑尾。

  明爱医院称非常关注上述事件。6月26日早上,院方向病人及家属做出解释,表达衷心歉意,随即安排手术切除病变阑尾。手术顺利完成,医护团队持续密切监测患者的术后康复进度。

  事件发生后,该院已通过“早期事故通报系统”,向香港医院管理局有关部门上报。针对此事的外部调查小组也已组建完毕,预计8周内完成详细报告并提出改善建议。

500

  医疗风险警示事件通报

  香港明爱医院成立于1964年,是一所公立医院。据香港医院管理局消息,该院为住院、门诊患者提供全面的急症、复康、日间和小区医疗服务,其中大部份是年长、低收入人士和新移民。

  “医学界”检索发现,就在今年3月,该院曾发生一起“喂错餐”事故。一名本该“软食”的75岁男性患者,被护士喂了“普通膳食”,结果造成哽噎,经抢救后不治身亡。此事曾引发当地关注。

500

  喂错餐事件后,明爱医院高层出面向媒体交代信息并致歉/图源:看看新闻

  为何会发生错切事件?

  针对前述错切输卵管事件,明爱医院初步调查后,怀疑是手术部位附近有组织粘连,导致医生把输卵管误认为是阑尾。

  知名三甲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网络大V“温柔医刀”向“医学界”解释,从解剖结构看,输卵管、阑尾都位于下腹,靠近盆、腹侧壁,属于一端连着另外一个脏器、另一端处于游离状态的条形结构。在组织水肿或产生炎症时,二者的外观或形态更趋相似。

  当腹腔结构比较混乱、无法完全暴露组织结构全貌时,辨别二者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

  “确实容易产生混淆,存在把输卵管当成阑尾,或把阑尾当成输卵管误切除的风险。以前听说过临床曾出现类似情况。”专家告诉“医学界”。

  20多年前,《长春晚报》曾报道相关病例,某三甲医院给一名44岁女性做阑尾炎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送检物不是阑尾,而是右侧输卵管。

  2006年4月20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某私立医院因为误把输卵管当阑尾炎切了,需赔偿涉事女患者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共计12310.81元。

  也有把输卵管问题误认为阑尾炎的。《海南医学》曾报道四川两家医院2008年2月-2013年4月的接诊情况,共收集56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病种第二位就是右输卵管囊肿。

  对于相关事件,香港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强调,有“完善的”解剖学方法区分输卵管和阑尾。

  “温柔医刀”告诉“医学界”,预防错切的关键有很多。首先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头脑中时刻提醒,就不太容易发生这样的失误。

  其次,他提醒在手术切除之前,尽量把周围组织结构游离开,完全显露器官全貌,辨别清楚、避免混淆。最后是要多看、多做,经验增加后,犯这种错误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小。

  “手术部位错误,是外科医生最可怕的噩梦”

  在前述事件中,涉事主刀医生是一名正接受进阶外科专科训练的医生,这一身份同样引起广泛关注。

  《南华早报》援引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发言称,这说明医院在人力分配、督导方面存在缺陷。

  香港外科医学院资料表明,香港外科医生专科培训分为基础、进阶培训两个阶段。基础培训类似内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长两年,受训医生通过定期评估、中期考试后,可以向香港外科医学院申请加入进阶培训,即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腹腔镜下微创阑尾切除术)这种类型的手术适合一个仍在接受专科培训的医生单独进行?”“医院是否根据医生能力和资质,为手术操作安排了适当的人员?”彭鸿昌表示,此事或说明当地公立医院高年资医生流失,而院内低年资医生又缺乏有效指导、监督。

  林哲玄告诉媒体,涉事主刀医师的从业年资约为3-4年,具有一定手术经验,“至于同场的副顾问医生为何没察觉问题,需听取其解释才能做出判断。”

  他还提醒,“我们应该提醒外科医生们,要遵守解剖学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中遇到疑问时,应尽早请教上级专家。”

  “手术部位错误时常发生,大多是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的。”张勇分析前述事件指出,这和手术核查制度、医院管理不到位等都有关系,涉事其中的所有操作人员可能都负有责任。

  国际期刊《质量与患者安全联合委员会期刊》2023年4月文章称,在2022年多家医院主动报告的1441起重大医疗事故中,手术部位错误发生率占6%。骨科(35.3%)、神经外科(22.1%)、泌尿外科(8.8%)是高发区。

  文章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未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术前未阅读病历;术式选择/管理失误;各项记录不一致;已知并发症或技术问题;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沟通不畅。

  随文发表的社论称:“手术部位错误,是外科医生最可怕的噩梦”“一旦发生,必须进行医院层面的调查,分析根本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目前,香港明爱医院方面表示,已要求外科部门重新审查有关腹腔镜手术的安排、处理等细则,包括人手协调、工作分配、督导指引等,后续会加强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培训,确保妥善处理手术相关事宜、保障病人安全。

500

  明爱医院新闻稿中披露的根源分析委员会名单

  近年来,香港医疗机构因恶性医疗事故屡次受到关注。去年2月26日,一名女性患者由于样本混淆,被香港屯门医院误诊为子宫内膜癌,接受了不必要的子宫、卵巢切除手术。

  同年5月,香港医院管理局报告,确认样本处理流程存在疏失,承诺将优化样本管理及人员培训机制等。此后,香港医院管理局成立“公立医院系统管理检讨委员会”。医管局主席范鸿龄称:“全面检讨,简单而言,是为医管局管治做一个全身检查。”

  他在此后发言中还表示,蛇年是医管局改革的一年,到今年6月底前,会开始落实公立医院系统管理检讨委员会提出的31项建议。未来如有医疗事故,将召开“根源分析委员会”,厘清所有事实、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后,并向外公布。

  参考文献

  1.Caritas Medical Centre announces sentinel event. info.gov.hk

  2.Appendicitis surgery blunder puts spotlight on Hong Kong public hospital safety. SCMP

  3.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Surgical Training. CSHK

  4.Joy Tan, et al. 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Closed Claims Related to Wrong-Site Surgery. 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 2023 May;49(5):265-273. doi:10.1016/j.jcjq.2023.02.002.

  5.杨召金, 等. 妇科急腹症误诊急性阑尾炎56例临床分析. 海南医学. 2013年12月第24卷第24期.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3.24.1537

  6.医疗事故|48岁阑尾炎女病人遭误切输卵管 明爱医院向病人致歉. 香港01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