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公布真实案例,A股多家概念股全线走强
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近日发布多例真实临床案例,展示其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BCI)在医疗康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从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到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更揭示了脑机接口重塑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潜力。
其一,渐冻症患者用AI“补全”语言,实现脑信号到语音的闭环。全球第三例Neuralink植入患者、亚利桑那州作家布拉德福德·史密斯(Bradford Smith)因渐冻症(ALS)失去行动和说话能力。2025年初,他植入了Neuralink的“心灵感应”(Telepathy)设备,该装置通过64根比发丝还细的电极丝接入大脑运动皮层,实时捕捉神经信号。
史密斯团队利用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Grok模型,结合其患病前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训练出个性化AI语音模型。当史密斯通过脑机接口输入文字时,AI可即时生成其原声语音,实现“脑信号→文字→语音”的完整闭环。目前,史密斯已能顺畅控制电脑进行视频剪辑、写作,并借助AI语音与外界交流。他表示:“这让我重新获得了表达权,甚至比患病前打字更快。”
其二,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重获生活自主权。首例Neuralink植入患者诺兰·阿巴赫(Noland Arbaugh)的故事持续引发关注。这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的男子,在2024年1月植入设备后,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玩《马里奥赛车》等游戏,甚至在国际象棋对战中击败对手。
在最新案例中,阿巴赫成功用意念控制特斯拉机械臂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标志着神经假肢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阿巴赫透露,他过去14个月的阅读量超过此前11年总和,并计划重返社区大学完成学业。此外,他通过脑机接口找到工作,甚至参与家庭房屋重建计划,彻底摆脱“累赘感”。
其三:猴子实验验证“盲视”技术,人类视力恢复指日可待。Neuralink同步披露了其“盲视”(Blindsight)项目的动物实验数据。工程师通过植入猴子视觉皮层的设备,刺激其大脑产生对虚拟物体的感知。实验显示,猴子在67%的试验中能准确转向研究人员预设的“虚拟物体”,首次证明脑机接口可模拟视觉功能。
2026年启动人类盲视试验,初期目标为恢复黑白轮廓感知,未来或融合VR/AR技术构建数字视觉。2028年实现超人级多波段视觉,包括红外线、紫外线感知,甚至与AI深度融合。
早期手术曾出现电极脱落导致信号衰退,但通过第二代手术机器人(植入速度提升11倍)和软件优化,最新设备稳定性大幅提升。脑机接口需持续采集大脑信号,数据泄露可能导致“思维被反向建模”。Neuralink强调采用端到端加密,但学界呼吁建立全球监管框架。马斯克提出“人类与AI共生”的终极目标,引发关于“意识上传”“机械飞升”的哲学辩论。
马斯克称2030年将实施超2.2万例脑机接口手术
埃隆·马斯克近日在Neuralink公司线上发布会上宣布,其脑机接口技术(BCI)已进入规模化临床阶段,计划到2030年为全球超过2.2万人实施植入手术,引发科技界与医疗界广泛关注。
Neuralink此次公布的技术路线图显示,其研发的N1植入体已实现多项突破。硬件升级:N1芯片尺寸仅如硬币,内置1024个电极触点,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实现24小时持续工作,可实时捕捉大脑运动皮层神经信号。手术革新:第二代R2手术机器人将植入时间缩短至25分钟,精度提升至微米级,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2025年启动言语皮层植入计划,解码“意图言语”,帮助失语症患者重建交流能力;2026年:电极数量增至3000个,启动“盲视”(Blindsight)项目,通过摄像头捕捉画面并转化为电信号刺激视觉皮层,助力失明者重获视觉;2028年:植入电极超2.5万个,触及深层脑区,治疗精神类疾病与神经性疼痛,并探索与AI的深度融合。
目前,Neuralink已完成7例人体植入手术,受试者涵盖脊髓损伤患者与渐冻症患者(ALS)。真实案例显示:脊髓损伤患者Alex通过意念操控特斯拉Optimus机械手完成抓取、拧瓶盖等精细动作,甚至能玩《马里奥赛车》游戏、使用CAD软件设计3D零件。渐冻症患者Bard在丧失语言能力六年后,借助脑信号解码技术重获沟通能力,目前继续从事测绘工作。
目前,Neuralink于2025年6月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突破10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ARK Invest、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公司计划2024年实施11例手术,2025年增至27例,2026年79例,至2030年累计超2.2万例。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直言,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修复残障人士丧失的功能,更是赋予人类“超能力”:“人们将能看见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这相当于获得超能力。”Neuralink正开发大脑护理设备,通过植入微电极重写电信号,提升大脑使用效率。据麦肯锡测算,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突破1450亿美元。
A股脑机接口概念股全线走强
受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技术突破及2030年大规模手术目标刺激,A股脑机接口概念板块迎来爆发式行情。创新医疗、翔宇医疗、际华集团、荣泰健康等个股强势上涨,爱朋医疗涨超15%,南京熊猫、三博脑科、诚益通跟涨,板块整体涨幅创近三个月新高。
此次行情的直接导火索是Neuralink举办的线上发布会,马斯克宣布公司已完成7例人体植入手术,受试者涵盖4名脊髓损伤患者与3名渐冻症(ALS)患者,其中脊髓损伤患者Alex已实现意念操控特斯拉Optimus机械手完成复杂动作,渐冻症患者Bard通过脑信号解码技术重获沟通能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Neuralink计划在2026年启动“盲视”项目临床试验,通过视觉皮层刺激帮助盲人重见光明,2030年目标为超2.2万人实施手术。“Neuralink的进展验证了脑机接口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可行性,尤其是医疗康复领域的商业化路径。”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指出,“国内企业正加速布局,形成‘硬件+算法+应用’的全产业链竞争格局。”
创新医疗(002173.SZ)作为A股脑机接口概念龙头,公司通过参股杭州博灵医疗间接切入脑机接口领域,后者专注于运动功能重建与言语恢复技术研发。市场预计,随着Neuralink技术路径清晰化,国内医疗康复市场将迎来爆发,创新医疗有望成为首批受益者。
翔宇医疗(688626.SH)早期布局脑机接口领域,已推出团体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脑电评估仪等10余款产品,覆盖神经康复全流程。其“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康复机器人”项目获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预计2026年完成临床验证。
三博脑科(301293.SZ)作为国内神经专科医疗龙头,三博脑科今日涨超6%。公司参与脑机接口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合作开发闭环神经调控系统,用于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的精准治疗。机构预测,其脑机接口相关业务2025年收入占比将突破15%。
南京熊猫(600775.SH)其“基于脑机接口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获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公司电子制造板块正开发低功耗神经信号处理芯片,目标将脑电采集延迟降至5ms以内,满足实时交互需求。
“脑机接口解决‘输入’问题,机器人解决‘输出’问题,两者结合可实现从思维到行动的闭环。”华夏基金研究员表示,“例如,瘫痪患者通过脑机接口发送指令,外骨骼机器人执行动作,这种场景在医疗康复领域已进入临床阶段。”
据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突破1450亿美元。国内方面,2024年市场规模为32亿元,预计2027年增至55.8亿元,复合增长率超20%。
短期来看,医疗康复仍是主要商业化方向。以翔宇医疗为例,其脑机接口康复设备已进入全国200余家三甲医院,单台设备售价约80万元,毛利率超65%。中长期,消费级应用(如意念控制游戏、VR交互)需突破技术瓶颈,机构预计2030年后逐步普及。
从瘫痪者操控机械臂到渐冻症患者“重获新声”,脑机接口正将科幻场景变为现实。A股此轮行情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映射,更是对“人类增强”未来的押注。正如马斯克所言:“这不仅是修复残障,更是赋予人类超能力。”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企业能否从跟跑到领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