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社会制度与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引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制度)进步,生产关系(各种社会制度的集合)要随时调整以便适应生产力发展。
什么是生产力?就是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那什么又是财富呢?是金钱还是各种产品。现在很多人都把金钱视作财富。钱(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你越有钱能购买的产品越多,拥有的财富越多。但是金钱并不能生产各种产品,金钱不能等同于财富。真正的财富是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产品。
是不是一个人越能挣钱,他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呢?不一定。商人挣的商品差价,股票等金融产业中的钱生钱。一些从事此类行业人确实挣了大钱,但他们并没有创造社会财富。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商业互通有无,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大多数个人和资本是逐利和短视的。要想商业和金融业正常发挥作用,国家和政府就要正确引领调控。
美国把大部分的产业转出国外。整个国家沉迷于金融业,甚至连总统都时刻关注纠结于股市的起起落落。华尔街掌控着整个美国的经济命脉。这种认为金钱越多,经济、社会发展越快的观点对美国来说是很可怕的。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等产业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终会枯竭衰亡的。
中国在这方面也要引以为戒,要始终牢记科学技术引领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需随时调整以便适应生产力发展。在这方面中国是有一定的历史经验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各国都重视商业的发展,而大一统以后中央政府为什么认为农业、工业(手工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甚至连社会地位排序都是士农工商?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国家众多,各国大力发展商业,可以互通有无,为国家积累财富(各类物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以后,中央政府的领导阶层很快就认识到,农业、工业(手工业)会创造社会财富,商业可以互通有无,但是并不能创造社会财富,所以就重农工轻商了,尤其是重农轻商。
现在的欧洲和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小国众多。每个小国都不可能生产所有的产品,所以商业发达以便互通有无;所以商业资本做大,大到可以控制一个国家,最早出现资本主义;所以商路受阻后,为寻找新商路,发现了新大陆,迎来了新机遇;所以出现了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和思想,如注重分工的《国富论》等。
大家想一想:如果未来出现一个权威的全球政府,对于这个政府来说,不能创造社会财富的商业还会这么重要吗?农业和工业的重要性又会怎么样呢?
社会制度也不是不变的,而是需要随时调整的。只要能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就是好制度。所以中国的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等到哪一天不改革了或改不动了,社会矛盾就会集聚,社会就会动荡,人民就会遭殃。
中国制度和西方制度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问题。中国哪些制度是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制度会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需要研究。中国哪些制度有问题,需要怎么改革则更为急迫。西方制度哪些是好的,这些好制度移植到中国会不会因国情不同出现水土不服,这也需要研究。西方的制度哪些是坏的,产生了什么问题,如不变革会有什么后果,这更需要研究。
现在西方国家一直鼓吹他们的制度好,要把他们的制度移植到全世界。你的制度和他不一样就鄙视你,颠覆你。西方国家这样做是为了别的国家更好,还是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任何能自主思考的人都能轻松得出答案。现在西方国家都一堆问题、一身毛病,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对别人说三道四?所以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领导人不要被西方国家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