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在成都农村,到处都是很高的“草堆”,就是存起来当柴烧

【本文来自《禁烧在现实中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多佐罗夫同志
  • “几千年都在烧”

    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真正农村生活的,我小时候使用液化气还是不便宜的,农作物的废弃秸秆才是主要的能源,水稻收割后的秸秆还是要捆扎好,堆起来,做饭就靠这些“稻柴” 和油菜杆,地里面烧掉的只有露出地面的一些根和油菜籽壳,有时候壳还要收回去。

对,我小时候在成都农村,到处都是很高的“草堆”,就是我们这边说的“谷草”和“麦秆”,就是存起来当柴烧。在堆成大草堆之前,会先在田里扎成一个个圆锥形的小草堆,以便搬运。当柴烧之前,要提前扎成一个个小捆放在家里。

记忆里,我几岁的时候(80年代)常常在外婆身边看她往“柴灶”里放这种小捆,用来引火特别好用。后来长大一点,家里修了新房子,不再用柴灶,开始用蜂窝煤,整个生产队草堆也就慢慢少见了,基本打完谷子麦子秸秆就在田里烧掉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