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美国、欧盟已经没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实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能源由薪柴转为煤炭为主,这是一次能源革命,人类进入煤炭能源时代,以蒸汽机、蒸汽机车、蒸汽船为代表。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使得英国率先从农牧社会转为工业社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由煤炭转为石油为主,这又是一次能源革命,人类进入化石能源时代,以内燃机、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为代表。
第三次工业革命,没有出现能源革命,只能算0.5次,因为没有改变能源使用结构,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化石能源时代转为全面电能时代,是一次能源革命,人类进入全电时代,全电社会、智慧社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明显特征。全电社会,就是通过电网把各种能源所发电力,输送到用电负荷中心,在所有的能源消费末端,不光家电、取暖设施,还有各类交通工具等等,尽可能都用上电,就是所有行业实现全面电气化或电动化、联网化、智能化, 智慧电网、智慧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在全电社会普及!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全面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类进入全电智能社会。
但为什么说美国、欧盟已经没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的实力?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有单体十亿级以上有效人口市场规模。美国3.3亿人口、欧盟4.5亿人口的单一市场没有足够多的创新应有场景,难以支撑十亿级规模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迭代需求。中国通过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与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能够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快速验证技术并降低成本。据乘联会最新综合预估,2025 年 5 月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量预计约为 185 万辆,同比增长 8.5%,环比增长 5.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预计将达到 98 万辆,占比渗透率达到 52.9% 左右,形成产业链成本下探的良性循环。
反观美国,虽在基础研发领域保持优势,但其产业空心化导致技术转化效率低下,难以形成产业闭环生态。来自美国汽车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占据了新车和卡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且本土供应链依赖进口电池组件(2024年美国动力电池进口依存度达68%),与中国差距明显。DeepSeek 的 AI 模型训练成本远低于美国科技巨头。中国DeepSeek-V3 的训练成本仅为 558 万美元,性能还高,而美国Meta的 Llama-3.1 训练成本超过 5 亿美元,美国OpenAI 的 GPT-4 成本更是高得惊人。欧盟成员国间的政策协调障碍削弱了统一市场的竞争力,例如能源政策分歧加剧供应链波动;美国则将低附加值产业外迁,依赖全球化分工的模式在技术壁垒抬高的背景下逐渐失效,核心制造环节的缺失使其难以主导系统性变革。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强大而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俄乌冲突后,欧盟能源价格长期高位震荡,可再生能源转型受制于地缘政治风险与技术壁垒,同时欧洲大约40%的配电线路使用年限已超过40年,难以支撑电力消耗高的智能化升级需求。2025年4月,西方复活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出现大范围供电中断现象,导致两国交通瘫痪、通信中断,民众生活陷入混乱,超过5000万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根据西班牙国家电网信息,当天12时33分,5秒内,15吉瓦的发电量突然从系统中丢失。15吉瓦是西班牙全国用电需求的60%。西葡停电事故宣告欧洲电网现代化任重道远。
美国电网老化问题积重难返,电网系统平均使用年限达40年,输配电损耗率6%,联邦与州级电力系统割裂导致跨区域调配效率低下,现有基础设施难以匹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电力需求增长。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先进而发达的通讯网络。智能化、数字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特征。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实现了“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792万个,实现了“县县通千兆”。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而美国的5G基站数量18万座左右,欧盟拥有不到50万座5G基站,都大大少于中国。美国5G部署因频谱分配争议与运营商利益博弈严重滞后,欧盟则受制于成员国数字化水平不均,难以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与应用场景。智能化革命依赖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中国通过“东数西算”等国家级工程构建算力网络,而欧美数据隐私立法趋严,客观上限制了跨领域数据流通,导致创新应用落地缓慢。例如德国工业4.0计划因数据孤岛问题进展低于预期。
这样的话,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成果就很难在欧美转化为市场应用,更别说大规模的市场应用。
四、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政策支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欧美政治周期导致的政策反复性(如美国产业补贴法案的党派博弈、欧盟27国在数字税、人工智能伦理等领域政策分歧严重。)削弱了长期技术投入的连续性。反观中国通过“新型举国体制”集中资源攻关关键技术,在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已形成局部领先优势。
历史经验表明,新工业革命的领导者需兼具市场规模、组织能力与战略耐心,而这恰是当前欧美所欠缺的。因此,美国欧盟已经没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