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拼命追赶印度空军霸权”印媒的这篇老文章,看得我百感交集

一、“中国奋力追赶印度在西藏地区的空中霸权”

最近我不是出了很多和印巴相关的内容吗?完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无意中找到了一篇印媒“印度前沿”(Frontier India)刊于2023年8月的旧文。这篇旧文有一个乍一看就让人很有阅读欲望的标题——

《龙困浅滩忙挣扎:中国奋力追赶印度在西藏地区的空中霸权》

500

文章提到,在19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因为种种复杂原因而急剧恶化。而与此同时,印度却凭借着和苏联如胶似漆般的友好关系,不断从苏联手中获得东方阵营最先进强大的武器装备,比如米格-21战斗机。

苏联不仅给了印度米格-21,而且还把生产线也送给了印度。得益于此,印度早于中国获得了自主生产2代战机的能力。

到了70年代,印度空军已经装备了超过200架米格-21;而中国在量产米格-21仿制型歼-7战机方面却进展缓慢,此时仍然不得不依赖米格-19的仿制型号歼-6。

500

80年代的印度空军面对中国具有相当的质量优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空中优势与电子对抗方面均逊色于印度空军。尤其是在中印脸贴脸的西藏地区,落后又弱小的中国空军在西藏空域面对印度空军毫无优势可言,既难以发动攻势,也无法有效防御。

当时间来到80年代,中印空军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因为此时的印度空军已经装备了苏联的米格-23、米格-27,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等当时最新锐的战机,相当一部分印度战机的水平都已达到了3代机的标准,还有一部分甚至已经跻身4代机行列。印度早在80年代就已具备有限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这是中国当时连拍马都赶不上的。

500

500

印度空军的米格-21

相比之下,同时期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仍是歼-6、歼-7和歼-8等过时机型。印度空军的战机与当时中国最先进的2代机歼-8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鸿沟。

500

歼-6

500

歼-7

1986年,在印度从苏联引进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9战机之后,中国空军对印发动冒险偷袭的难度急剧增加。这款先进战机凭借大作战半径与高机动性,显著提升了印度空军在西藏地区的优势地位。

而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却从美国人那里搞到了那个年代的当红炸子鸡——F-16战机。对那个年代的印度空军来说,巴空军才是地区的头号威胁,至于中国空军,则不过是次要方向上的次要对手罢了。

为了应对印度空军在西藏地区的空中霸权优势,中国空军不得不利用地面雷达引导他们的落后战机进行拦截,并调遣高射炮部队进行协同防空作业。

但随着印度空军战机部队的不断进化,尤其是在引进具备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能力的米格-29之后,中国空军在西藏地区的防空部队实际上已经很难有还手之力了。中国因此一度面临着来自印度方向的、巨大的国防压力与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局面,中国空军亟须强化雷达监视与早期预警能力,以便快速获取印度空军的动向情报。同时,中国空军还要逐步升级西藏地区的防空导弹系统,以确保空域安全。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综合国力在90年代迅速增强,军事技术也因此得以加速迭代,空军整体战力显著提升。

在苏联解体后,穷困潦倒的俄罗斯不得不恢复对华军售,并向中国出口了当时最先进的俄制高性能重型4代机苏-27。1992年,中国空军首次装备苏-27。苏-27的到来使得中国空军得以缩小与印度空军的差距。

500

苏-27的到来使得我们第一次拥有了足以媲美印度空军主力机型的战机

在中国对印度的穷追猛赶下,双方空军力量的天平终于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有利于中国的倾斜。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与玩了命的现代化改革,中国空军逐步缩短了和印度空军的差距。

当时间来到2010年前后,中国空军已逐步列装国产歼-10、和仿自俄制苏-27的歼-11等先进战机,大幅提升了自身作战实力。

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印度空军这时终于开始重视中国了。2000年前后,印度开始从俄罗斯引进苏-30MKI战机的生产线,相比中国空军当时的绝对主力苏-27,苏-30MKI在各方面都要更出色。

二、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与此同时,中国也不甘示弱,开始向俄罗斯购入苏-30MKK和苏-30MK2等机型,甚至是更先进的俄制4代半重型机苏-35,逐步和以苏-30MKI为骨干力量的印度空军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为了维持对华空中优势,印度空军开始持续升级幻影-2000、苏-30MKI等现役机型,并花大价钱从法国达索公司引进了配备“流星”超视距导弹的法制4代半战机“阵风”。

500

事实证明,“阵风”承担不起印度空军那么高的期望

然而,此时的中国已经在综合国力上全面压倒了印度,歼-16和歼-20等中国国产的4代半和5代机相继问世。当时间来到2015年之后,随着歼-16和歼-20在新疆和田地区的部署,此时的印度空军实际上已经无力再和中国空军相抗衡。

历经一个甲子的兜转浮沉,西藏地区的空中力量格局已然攻守易势。不过尽管中国空军通过玩命追赶,已经成功缩小,乃至追平,甚至赶超了印度空军,但这不意味着现在这支中国空军就完美无缺了。

500

巨龙从未困于浅滩,它只是低头蓄力,等待腾空而起,九霄龙吟

尤其是在西藏地区,时至今日,中国仍然面临着不小的短板。比如:受地理条件限制,解放军在西藏地区的高原机场只能支持部分中国空军现役机型的航空作业,而且这些飞机在起飞时还不能满载,必须依赖空中加油机的远程支援。而空中加油机恰恰是中国空军现阶段的一大短板。只要能把中国空军的这些缺点、短板给研究透彻,印度空军在战时未必没有胜算。

印媒这篇文章在发出来的时候,印巴“5·07空战”还没打,印度人自然也不可能知道,他们那引以为傲的法制、俄制战机,会在日后的交手中被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加霹雳-15E的组合揍得有多惨。

500

巴空军这回算是凭借歼-10CE打出名堂了

不知道撰写这篇文章的印度编辑是因为不知道呢,还是轻视呢,我在原文里是没有看到歼-10C或歼-10CE的影子的。尽管巴空军在2022年就已经装备歼-10CE了,但此时印度人仍然把目光放在了比歼-10CE更凶、更猛、更强的歼-16和歼-20身上,潜台词无外乎:你们中国人卖给巴基斯坦的歼-10CE算什么东西?你们肯卖的能是什么好东西?好东西你们还肯卖?区区歼-10CE,在“阵风”和苏-30MKI面前不足为虑。只有歼-16和歼-20这个级别的机型,才配得当我们印度空军的假想敌。

事实上,不光“印度前沿”是这么想的,当时很多印度人,尤其是印度空军的一批高级将领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这些印度空军高级将领的心气普遍比印度媒体更高——因为有了“阵风”,他们甚至连歼-20都瞧不上,觉得中国空军现役最先进的重型5代机在印度空军的“阵风”面前,不过就是一只“一脚就能踩扁”的虫子,更不要说“落后的”歼-16了。

2020年,印度空军退役将领南比亚尔(Raghunath Nambiar)曾经这样评价过“阵风”和歼-20:“‘阵风’是现在南亚天空中最强的战机。与之相比,巴基斯坦的F-16和‘枭龙’之流简直不值一提。即便面对中国的歼-20,‘阵风’也一样遥遥领先。”

2024年,前印度空军参谋长巴达乌里亚(Bhadauria)更是大言不惭地表示:“中国为应对印度最近采购的‘阵风’战机,曾不得不以5比1的比例部署歼-20隐身战机”“看来中国人很清楚我们印度空军的实力。”

500

巴达乌里亚和“阵风”,他和其他印度军官一样,对中国军队和中国武器有种莫名的自信

以这两个老登为代表印度空军将领都把目光放在歼-20身上,他们完全瞧不上歼-16和歼-10C。可结果呢?正是被这群印度人连瞧都瞧不上、提都懒得提的歼-10C,却在印巴“5·07空战”中把他们高贵的“阵风”给打了个稀巴烂。

如果歼-10C这位“精武门最窝囊的徒弟”都能把虹口道场给搅得人仰马翻,那试问要是更先进的歼-16和歼-20出手,印度空军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铁一般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今天的中国不仅仅是在空军领域追上了印度昔日在西藏地区的空中霸权,而且还把印度空军给甩得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三、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说来令人感慨的是,也是在这几天,我还在X上刷到一条印度网民的帖子,也是嘲讽我们过去不如印度的。他在那条帖子中使用了一张现藏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图书馆的老照片,这张老照片摄于100多年前的旧中国,一个受雇于英国殖民者的印度锡克警察正在中国人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他押送着4个中国人,这4个中国人的手上都戴着手铐,脖子上都铐着桎梏,他们的脑袋后头仍然留着鞭子。这一切都在喻示着这张老照片拍摄时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在提醒着每一个观看它的中国人,我们曾经遭受过的不堪和屈辱。

500

不往来时路,方知去时途

不过这些复杂的情感,那个在X上发帖的印度网民是不理解的,也不屑于理解。他只是不满于最近X上各国网民对印度的开涮,尤其不满于中国网民的调侃,被中国网民在本轮印巴冲突中力挺巴基斯坦的种种言论给刺激到了,急于在舆论场上替印度挽尊找补。

于是乎,他便从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了这张老照片,这张昔日印度人可以在中国人的土地上狐假虎威,这张他自以为可以狠狠打脸中国人的老照片。他把它发到了X上,并且还附上这样一句英文图注:

“中国人似乎忘记了,我们曾经在他们的土地上何等趾高气昂地奴役过他们。”

500

这个印度网民的这张X截图后来被官网的小号@风闻社区给搬回了国内,并发在了他们的官微上。我特别喜欢@风闻社区的小编给这张截图配的评论,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被辜鸿铭称之为“温良”的力量,一种即便我们中国人身处无边黑暗、深渊之中,亦可发光发热、奋发向上的力量:

“印度网民纷纷拿出下面这张图片对我们进行精神攻击,大家会破防吗?”

“小风想,并不会。”

“因为这就是我们民族经历过的百年屈辱史,我们的教育一直告诉我们:勿忘历史。因此它非但不能侮辱到我们,还会让我们时刻警醒、自立自强!”

“就像前段时间,万斯公开贬低我们为‘乡巴佬’,学者高志凯回怼的那样:‘我为自己是农民的后代而感到自豪,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后代,不管怎样,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以前都是农民,我们一代代就是这么奋斗来的,现在我们是世界领先的工业经济体之一。中国已经存在了5000年,而在我们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根本没有美国这个国家’”

“不卑不亢,肯定自己的根源,欣赏自己的成长,这就是我们中国人。”

500

我就这期内容问了一下狄熙客的意思,他的回答我觉得用来作为结尾正合适:

回首中印空军数十年的角力,从青藏高原的雷达屏幕前,到南亚次大陆的云霄之上,较量从未停歇。这场跨越世纪的空中博弈,不仅是一部战斗机代差的迭代史,更是一个民族从积弱到自强的缩影。

百年前,在印度警察押送仍然盘着辫子的旧中国人的老照片里,写满的是山河破碎的屈辱;而今,在歼-10C划破长空的航迹中,镌刻的则是大国复兴的尊严。

历史的尘埃终会落定,但民族的血脉永远奔涌。从米格-21的轰鸣到歼-20的破云,从印度警察的趾高气昂到中国导弹的霹雳弦惊,中印空军的博弈早已超越了战机的代际更迭,成为两个文明对命运的不同注解。

500

印度人或许仍沉醉于殖民时代的残影,用“阵风”丈量尊严的标尺;而中国人却在百年屈辱的裂痕中,淬炼出了“猛龙”的筋骨——真正的制空权,从来不在参数表上,而在一个民族能否从深渊中擎起星辰。

当歼-10C的尾焰划破南亚长空时,它照亮的不仅是印度那股被“阵风”吹起的傲慢,更是中国那段被苦难重塑的史诗:巨龙从未困于浅滩,它只是低头蓄力,等待腾空而起,九霄龙吟。

那些嘲笑我们“拼命追赶”的声音,终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回响——因为真正的强者,从不以贬低他者为荣,而以超越自我为志。

昆仑山的雪水终将汇入大海,而一个民族的崛起,永远始于对疮疤的铭记,成于对星空的仰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