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历史的指引

摘要:罗马共和的破灭,罗马军头的崛起,罗马蛮族问题的失控,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漫长历史中文明的兴衰,更可以看到历史指引下国运的走向。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本伟大的历史书,她的厚重已经超出了“好”的范畴。

为此,我买了两本,一本实体,放在床头,随时翻阅,一本电子版,供闲时随时看。

每当阅览这本书的时候,我都能感到,这本书的作者——伟大的历史学家兼政治家爱德华 吉本(18世纪英国议员及历史学家)实际上是在以史实倾述他的深厚情感:

对曾经存在过的伟大古老文明之无限热爱;

对如此璀璨文明的陨灭之无限遗憾;

以及对自己当时正蓬勃崛起之祖国英帝国文明的无限期许。

唯有对文明充满热爱和归属的伟大史学家方能写出如此精妙的史籍。

爱德华吉本是18世纪的英国议员,在他一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里,伟大罗马文明的真正陨灭尚不足300年(1453年,奥斯曼突厥军队攻克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无论是基于基督教情感,还是基于对人本主义下古典文明的热爱,那个时代的文明人都不可能回避对罗马帝国的向往。

500

实际上,每当我自己阅览罗马帝国史的时候,当我看到公元十二世纪及往后的罗马帝国(拜占庭)与刚刚形成雏形的新国家英、法、德(神圣罗马)打交道时,都会有种恍惚感。阿莱克修斯一世、曼努埃尔一世这些罗马帝国君主在写给新生欧洲国家君主的信札都有保留,你会很轻易地感受到那种怪异。

实际上,就像白垩纪幸存下来的科罗拉多斯翼龙突然出现在新生代,并与人类进行对话一样。罗马帝国到了13世纪,就像即将被巨变环境所淘汰的古老生物一样,他自身的病症已然让她难以维持,即便是爱德华 吉本这样的罗马文明热爱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譬如,欧洲各个君主国当时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君主继承机制的问题,国家元首的轮替不再伴随着残酷的内战和杀戮,而是有完善可靠的解决机制来无可置疑地保证这个问题不会失控——至少大多数情况确是如此。

但罗马帝国从公元前一世纪的马略、苏拉直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克,都不曾解决这个问题。罗马王族或贵族们为了在残酷无情的夺位战争中幸存下来,不得不争先恐后地争取一切可能的援助,不论是西方的十字军,还是东方的罗姆人,使得国家被不断重创。

就像永远都治不好的病症,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罗马,最终削弱并毁灭了罗马。在7世纪晚期与阿拉伯帝国在北非的战争中、在引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的冲突中、在奥斯曼人攻克希腊的战争中,都是如此。

不过,无论罗马帝国有多少缺陷,作为一个存续了2000年之久的古老文明,其依然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

譬如,罗马共和的破灭,罗马军头的崛起,罗马蛮族问题的失控,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漫长历史中文明的兴衰,更可以看到历史指引下国运的走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