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中的一个危险源!
昨天傍晚,在二环德胜门桥下,目睹了一场车祸。在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交叉口,一辆汽车与电瓶车相撞,电瓶车倒地,骑车人全身是血,坐在马路牙子上,等待交警前来处置。因事故,交叉口引发了拥堵,车速缓慢。
其实,经常骑车的人都知道,北京类似这种交叉路口很多,特别的危险。一是交叉口灯光昏黄,夜间视野很不好,双方驾驶员很难观察到对方情况。二是类似德胜门桥这样的地方,车流量很大,电瓶车、自行车要么就是停下来慢慢等,要么就是冒险在车流中穿过去,一不小心就会被撞倒。其实就是双方的博弈,都在赌对方会先减速。三是有的自行车道设置在主路和辅道的中间,自行车左转、辅道车右转,抢道现象频繁发生,是道路设置带来的结构性矛盾。
红色的是自行车直行道,黑色的是机动车转弯道,自行车要直行穿过转弯的滚滚车流,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这个更是明显,红色的自行车道要右拐汇入辅道的自行车道,但辅道的车辆要左转进入主干道,两边的车流已经把车道完全封死,骑行人只能艰难地在车流中寻找缝隙过马路。
北京类似这种车道的交叉口,其实是很多的,也是事故多发区域。为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建议:一是在二环等车流量密集的区域,架设红绿灯,自行车、机动车按信号灯通行。二是推广礼让行人规则,对不礼让行人导致交通事故的,判定机动车驾驶员全责。三是在重要交叉口加装路灯,提高路口的照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