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经验 打造厦门成为大陆首个友善宠物城市
随着城市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宠物不再只是家庭的陪伴者,更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文关怀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台湾地区近年来推行的宠物友善政策来看,以宠物公园、公共空间开放、植入芯片管理、收容与认养制度为核心的综合型宠物管理体系,已逐步成熟,并呈现出人、动物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型关系模式。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厦门市,若能充分借鉴台湾宠物政策经验,有望率先在大陆打造“友善宠物城市”样板,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文明建设提供新的突破口。
一、台湾地区友善动物经验机制
台湾地区对动物保护与宠物管理的关注,始于1998年《动物保护法》的施行,而真正使政策进入现代化、制度化发展阶段,则是在近十年多层次法规与基层配套措施的完善。以下几点尤其值得大陆城市借鉴:
1.芯片植入制度法制化
自2025年起,台湾正式将猫只芯片植入纳入法定义务,扩大原本仅限犬只的管理对象,形成猫狗并管的全域动物识别系统。芯片除具备宠物身份识别、防遗失追踪等功能外,亦便于疫苗接种纪录、收容领养登记与医疗历程管理,是建立科学化宠物治理的基础设施。
2. 各县市级宠物友善设施普及
目前台湾几乎所有县市与主要县市均设有宠物公园、宠物运动区与友善公交车政策。如新北市的“淡水宠物公园”、台中的“犬乐园”,不仅规划专属活动空间,还配备饮水设施、清洁站与兽医支援,提升养宠便利性与公共秩序。
3. 认养与收容机制透明公开
透过建置“动物保护信息网”、社群媒体及县市动保处公告平台,民众可实时查询流浪动物信息、预约认养、回报遗失等,“政府—社会—民众”形成信息互动机制,有效促进动物福利与民众参与。
4. 法治保障与人本关怀并重
台湾地区不仅在立法层面明确规范饲主义务与动物福利保障,也积极推动“动保教育进校园”与“社区流浪动物共治”计划,使动保成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其理念核心在于:动物不是附属品,而是城市社群的情感主体之一。
二、厦门具备建设友善宠物城市的天然优势
1.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站
作为大陆对台交流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厦门多年来吸引大量台胞定居与台企投资,不仅在人文交流、社会治理、城市理念上与台湾接轨程度高,也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空间与社会认同度。例如台胞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创新,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提供友善宠物空间等良好条件。
2. 城市形象宜人、社会包容性高
厦门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生态环境与公共空间配置优越,具备建设宠物友善环境的自然条件。市民整体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高,对动物友善理念的接受度相对较强。
3. 民政与城管系统具备基础能力
近年来厦门在智慧城管、街区自治、垃圾分类、城乡融合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建构宠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街区动物协作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厦门市打造大陆首个友善宠物城市的政策建议
(一)立足制度先行做大陆NO.1:推动《厦门市动物保护条例》的立法
在打造大陆首个友善宠物城市的进程中,制度保障是最坚实的基石。对比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已施行二十余年并持续滚动修法的成熟经验,当前大陆尚无统一的《动物保护法》,仅有《动物防疫法》及若干地方性的养犬管理条例。因此,率先于地方层面制定《厦门市动物保护条例》,不仅具有高度的政策创新意义,更能凸显厦门作为对台窗口与制度试验田的城市使命。
厦门的制度优势,作为经济特区城市,厦门拥有地方立法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1条规定,设区的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厦门市人大有完全的法定权限推动本地版“动保法”立法。这一立法建议可定位为“动物保护+文明养宠+社区共治”三位一体的地方治理创新工程,将动物保护纳入社会文明建设和公共治理框架,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人文化水平。
(二)构建公共设施体系:打造“宠物友善空间网”
规划区域性“宠物活动公园”与“社区宠物角落”;试点开放部分公交线路、商场、步道对宠物友善进出;鼓励企业建立“宠物共办公室”“宠物咖啡馆”等新型场景,创造都市经济活力。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厦门宠物信息平台”
整合宠物芯片登记、疫苗接种、遗失通报、领养平台等功能;实现与兽医机构、动保志愿者、城管平台互联互通;可考虑采取“实名养宠+信用积分”机制,促进饲主责任落实。
(四)鼓励社会参与: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鼓励志愿者与社区合作开展流浪犬猫TNR(捕捉-绝育-放回)行动;建立“社区动保联络员”制度,将宠物管理纳入街区治理;开展校园动保教育与家庭养宠文明宣传,推动文明养宠观念入心入行。
四、从“宠物治理”迈向“城市文明建设”
建设友善宠物城市,不仅是公共管理技术的创新,更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延伸。透过台湾经验的借鉴与厦门城市治理优势的融合,有助于完善城市基础治理结构,补足社会服务体系中对非人类生命关怀的空白,提升城市宜居指数与国际形象,友善宠物正是友善市民、包容多元的缩影,丰富对台融合发展内涵,以“生活方式融合”作为深化两岸交流的微观支点。
五、结语
城市的高度不仅体现在楼宇林立与基建完善,更体现在它如何对待最弱小、最沉默的生命。厦门若能从制度设计、公共设施、人文理念三方面入手,成为大陆首个友善宠物城市,不仅为自身市民创造更温暖有序的生活空间,也将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更具生活温度与人文共鸣的范例。
(作者:羅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