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一家印刷厂,“卡”了川普脖子
来源:公众号“城市研究室
5月12日,一直剑拔弩张的中美之间发关税问题终于有了缓解迹象。
在刚结束的日内瓦经贸会谈,中美双方宣布就部分关税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其中,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有网友戏称,中美此次磋商短短两天内就达成了初步协议,或许是川普万万没想到,自己挥舞加税大棒,却让数亿美国人的信仰被中国“卡脖子”了。
欧美国家,本质上都是基督教国家。
其中,美国是基督教信仰大国,据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数据,约63%的美国人自认为基督徒(约2.1亿)。
而作为宗教活动核心载体的《圣经》,自然必不可少。
亚马逊上,《圣经》(英皇詹姆斯钦定本)是目前最畅销的圣经版本,原价19.99美元(约144元人民币)。
《圣经》(英皇詹姆斯钦定本)图片来源:amazon
有人可能觉得,像《圣经》这样的产品,没有版权的限制,也不可能有内容上的更新,似乎在哪印都一样。
可事实上,全球目前最大的《圣经》出版国是中国。
据联合圣经公会(United Bible Societies, UBS)报告称,全球超50%的《圣经》是由中国印刷,其中有相当数量出口到了美国。
而美国基督教零售协会(CBA)2019年报告也显示,美国目前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圣经》数量已高达2000万本。
难以想象,美国基督徒人手一本的《圣经》,居然绝大部分产自一个“无神论”国家——中国。
是不是《圣经》印刷很简单,所以放在中国?
并不是。
恰恰是因为《圣经》的印刷科技含量很高,只有中国才能满足。
要知道一部《圣经》有80万字,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大部头”。
而且因为要求信徒必须随身携带《圣经》,这就要求其印刷不仅轻便,还得防水、经久耐磨。
自然,这就对《圣经》的纸张韧性和油墨安全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防水”可不只是普通的雨水、饮料汁,还有口水。
比如犹太人有一个特别的习俗,他们会将蜂蜜涂抹在《圣经》上,然后让孩子们舔,意思是书籍是甜蜜的,借此让孩子们从小就亲近《圣经》。
如果印刷纸张不佳,孩子们在舔蜂蜜时,搞不好就把纸面舔破,再或者弄得满嘴都是油墨。
所以,对于使用频率极高的《圣经》来说,就必须使用比普通的纸更韧,更薄的特种纸,其成本也自然比普通印刷品要高。
虽然信仰可以超越国界,也无价,但这个信仰得靠《圣经》支撑……而印刷《圣经》也是有成本的。
因此,这个高成本且工艺复杂的印刷活,很早就被美国人丢到了中国。
目前印刷《圣经》最多的中国公司,是位于南京江宁区的爱德印刷公司(以下简称“爱德”)。
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圣经》印刷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早在18世纪,欧洲就出现了设立与英国的“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为现代《圣经》出版运动的源头。
1946年,因发展需要,一个世界性的“联合圣经公会”国际机构应运而生,专门负责组织全球的《圣经》出版发行。
半个世纪以来,为了减少《圣经》的印刷和运输成本,联合圣经公会都是指定每个国家专门机构,来负责本国的《圣经》印刷业务。
1988年,联合圣经公会与国内的爱德基金会共同创办了爱德印刷有限公司,自此成为中国大陆指定印刷基督教《圣经》和赞美诗的印刷企业。
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虽然前期是靠背景拿下的订单,可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精进,爱德也逐渐从《圣经》区域印刷商成长为了全球印刷商。
事实上,2000年之前,国际主流印刷《圣经》的纸张规格是33g(普通书籍纸约60-100克),而那时国内最好的造纸厂只能生产40g纸,爱德刚开始只能进口,承接的订单并不多。
直到2003年左右,国内纸张企业攻克了33g纸技术,爱德的订单才迅速提升。
2023年,国内又攻克了22g纸、19g特薄批量印刷技术,引入相关纸张的南京爱德印刷,工艺也同步改进,才开始反客为主,承接了全球几乎一半以上的《圣经》印刷业务。
比如,除了可以印刷普通版本的《圣经》,爱德还可以印刷盲文《圣经》、卷轴《圣经》、隐形图文《圣经》等产品,设备也选用的是英国铁姆森、德国罗兰等公司的顶级印刷机器。
爱德生产的各种《圣经》。图片来源: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官网
其印刷相关的胶订、锁线、书芯加工、切口滚金边等生产细节,早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如今,爱德生产线的双机组八色胶印机,每小时可印刷18000张纸,平均每分钟下线300本《圣经》,效率比国际通用的德国海德堡设备高出50%。
而且算下来,单册《圣经》成本还比欧美等国还低了近一半。
不仅如此,在满足大订单的欧美客户同时,一些小语种的国家几百册的《圣经》需求,爱德也能满足其需求,主打就是一个“有求必应”。
爱德官网显示,截至去年4月底,公司已累计为全世界158个国家和地区,印刷了2.6亿册圣经,超过200种语言版本。
图片来源: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官网
正因如此,爱德也成为南京最忙的涉外印刷公司,几乎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客户、基督徒和媒体前来参访。
其实,除了南京爱德,国内牡丹江恒丰纸业、山东聚升纸业有限公司也凭借自身研发的超薄圣经纸,拥有全球80%以上的圣经纸市场,从而让中国稳居《圣经》印刷产业的上游。
那么,中国产的《圣经》又是如何“卡”住川普脖子呢?
2018年上任时,一心希望讨好信徒选民的川普,表示自己在白宫内专门成立了“《圣经》学习小组”。
这一举动确实引起众多基督教徒好感,为其赢得了一波赞誉。
2024年,川普再接再厉,宣布与一位音乐家合作,推出限量版《上帝保佑美国圣经》(God Bless USA Bibles),并鼓吹美国人家中必备一本。
特朗普手持《上帝保佑美国圣经》
在川普的竭力推荐下,《上帝保佑美国圣经》总计卖出了12万册。
这部《圣经》原价为59.99美元,而有川普签名的特别版,售价则达到了1000美元。
可等美国信徒兴奋地买回来一看,发现这部被媒体称为“爱国《圣经》”,居然是中国杭州一家印刷公司印制的。
彼时,《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称,2024年2月初至3月底,中国杭州的一家印刷公司分三次向美国运送了近12万本圣经,总价值约为34.2万美元。
这样算下来,售价近60美元的“爱国《圣经》”,印刷成本还不到3美元,只有售价的5%……
虽然信仰无价,可不代表信徒们就该被割韭菜,所以有不少美国人在网上为此质疑川普。
这件事后来被美国政府刻意打压,最后不了了之。
不过,今年关税战开始后,美国的基督徒们终于忍不住了。
因为限量版的《圣经》可以不买,但普通版的《圣经》因关税提升,原本不到20美元的价格直接飙升到近百美元,这可有些离谱了。
美国宗教用品协会(NRB)为此做过一项计算:如果按川普245%关税,那几乎所有慈善捐款都只能用于购买《圣经》,再也不能用于其他用途了……
你卡我的产品,我卡你的信仰。
此情此景,让目空一切,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的川普情何以堪。
换句话说,一个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度,随着税率的攀升,居然连最基本的《圣经》都买不起了,川普显然难逃其咎。
要知道,来自中国的《圣经》早已深度融入美国的宗教生活,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想要短时间内寻找替代,所产生的成本远远超出了政客们的想象。
别忘了,白人教徒一直是川普最大的支持者。
而新任的罗马教皇也是美国人,也自然不会容忍美国同胞连《圣经》都买不起的窘境。
正因如此,面对舆论压力,美国《今日基督教》杂志前不久援引政府内部消息称: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CBP) 4月24日发给《今日基督教》的电子邮件,对不同国家征收的互惠关税和专门针对中国的关税均不适用于《圣经》和其他宗教书籍。
这成为了川普关税政策的又一次妥协。
不管这次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背景,是不是藏着《圣经》涨价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
承载数亿美国人信仰的《圣经》,也终究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支撑。
估计川普也深感无奈,自关税战打响以来,因为美国供应链跟不上,他已经悄悄减免了好几款产品的关税。
为了缓解对美国高科技、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反噬压力,川普政府先后对芯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关键产品免除了所谓“对等关税”。
一心想讨好选民的川普更没想到,他的关税政策,却在“信仰”方面,也被中国“卡脖子”……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