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王阳明书法20亿元天价在日本小拍成交!

500

5月10日,继元代书法家饶介作品在拍场斩获高价之后,中国书画收藏市场再度传来震撼消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一件珍贵手书诗翰长卷,在日本一场小型拍卖会上,引发现场及线上买家激烈竞逐,最终以高达18亿2千万日元的天价尘埃落定。按当前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9100万元,若包含佣金,其总成交价将轻松跨越1亿元人民币的门槛。这一历史性的成交价格,不仅一举创下了明代书法作品在公开拍卖场合的世界纪录,也为当前全球艺术品市场略显沉寂的氛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据拍卖现场传出的消息,这件《王文成公诗翰》手卷以仅800万日元的相对低价起拍。竞价伊始便进入白热化阶段,开拍不久后便有现场买家直接报出2亿日元,瞬间将价格推升了数十倍。随后,电话委托买家毫不示弱,加价至3亿日元,现场买家紧随其后报出4亿日元。在随后的多轮竞价中,加价阶梯常以1亿日元为单位跳跃式攀升,如此豪迈且高密度的竞价方式,在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堪称罕见,充分印证了藏家们对此件作品的极度渴求程度。经过一番扣人心弦的拉锯战,拍卖槌最终在18亿2千万日元这一令人瞠目的数字上落下。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成功竞得此卷的买家,极有可能是来自台湾的著名企业家及收藏家林百里先生。

500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中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官至要职并因军功封爵,谥号“文成”,世称王文成公。他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提出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对后世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日本,阳明心学备受推崇,“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便公开表示深受其思想启发。因此,王阳明的手迹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书法艺术品范畴,而是承载其思想智慧与精神遗产的珍贵文化符号。

此次现身拍场的《王文成公诗翰》手卷,以水墨纸本形式呈现,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作品本身尺寸宏阔,主文部分长达744厘米,宽32厘米;后附的题跋部分长102厘米,宽33厘米,整体气势非凡。卷首有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长尾甲(雨山)题写的引首“王文成诗翰”并钤印。作品末端有王阳明本人的落款:“六月望阳明山人书于玉笥山之大秀峰顶”,并钤有“昜明山人之印”,明确标示了创作的时间与地点。

500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手卷清晰显赫的流传脉络。卷中可见清末著名金石学家、甲骨文早期发现者王懿荣的收藏印“翰林院编修福山王懿荣私印”等,以及晚清重臣、书法家翁同龢的鉴藏印迹。此外,作品还经顺天府刘嘉进、沪渎(上海)王清波等人递藏。王清波的题跋尤为“精彩”,他写道:“这颗宝石在我手中感觉就像梦想一样,我看得越多,印象就越深刻。可以理解一个文人的心思。这确实是一件杰作。”手卷的外包装木箱上也有长尾甲的题署与钤印,为作品的传承历史提供了确凿证据。

500

王阳明的书法艺术与其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他不受制于刻板法度,而是注重心性与情感的自然流露,字迹流畅洒脱,笔势灵动,结构奇崛而不失稳健,字里行间充满文人雅气与浩然正气,是其心学理念在艺术上的生动体现。评论家认为其书法比一些纯粹书法大家更能真实抒发胸臆,少了许多“做作”,因为对他而言,书法是“格物致知”的一部分。徐渭、朱长春、归庄等明清名家都曾高度评价王阳明的书法,称赞其“遒迈冲逸”、“韵气超然”,认为其“以人掩其书”,艺即是道。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则评价其书法“骨挺神骏,笔势飘逸”。

500

王阳明传世真迹本就极为稀少,绝大多数珍藏于各大文博机构,能在市场流通者如凤毛麟角。因此,此卷一经释出便引起轰动。有业内人士感叹此天价“好便宜”,认为相比其他历史地位较低的作品,王阳明此作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思想深度使其价值远不止于此,称其为“一个很大的漏”。

500

此次王阳明书法手卷的天价成交,不仅是对圣贤价值的再次肯定,更在全球经济及艺术品市场面临不确定性时,有力证明了中国顶级文化艺术品的强大价值韧性与吸引力。它昭示着,真正具有历史、艺术和文献价值的文化瑰宝能够穿越时空,抵御市场波动,持续焕发璀璨光芒。这件承载圣贤智慧与时代精神的墨宝,其高价易手无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心剂,也再次印证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持久影响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