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落点改变,或首次在东风着陆场东区着陆,有哪些挑战?

神舟十九号因大风扬沙天气,气象条件不满足任务要求而进行了延期。近日择机实施需要重新规划返回路线,预计落地将会改变。我们知道,从神舟十二号起,就一直在位于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与戈壁过渡带的东风着陆场西区着陆,但是这一次可能需要在东区着陆了。

500

东风着陆场总面积约13000平方千米,分为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主要以戈壁地形为主,有利于搜救车辆通行;东区地形较为复杂,主要地形特征有软戈壁、梭梭林、盐碱地、草湖等。

神舟十九号首次在地形复杂的东区着陆,会有哪些挑战呢?

第一,还是气象条件限制,返回系统对于气象的要求一般是平均风速不能大于15米每秒,超过这个时就要启动预案了。

500

神舟十九号择日着陆虽然可以选定较为理想的时间段,但是由于着陆场4月份气候特点,大风天气占比较大,并且容易出现扬沙天气。就这就需要航天部门再次进行精密规划,选择有利时机。

第二,东区此前作为备用区域,搜救团队对地形熟悉度可能较低。沙漠、戈壁等复杂地貌可能阻碍地面分队快速抵达,直升机起降也需适应新环境。

500

神舟十九号采用“5圈快速返回模式”需更精准控制再入姿态和制动时机,确保落点锁定36公里×36公里目标区域。尽管我国已突破黑障区通信技术,但新着陆区的实时数据回传仍需验证稳定性。

500

东区比西区大了很多,尽管地形复杂,但是从在目前最优的返回方案中,有可能会改变以往的降落地点,最终在东区着陆。

正所谓未雨绸缪,东风着陆场此前进行了一个月的综合演练,他们表示有信心有能力,不论它这个飞船落在东区还是西区,我们都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这次搜救回收任务。

500

当然,“宁可任务推迟,不冒分毫风险”的铁律下,航天员系统、飞船系统,还有空间应用系统以及着陆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都要在保障“绝对安全”的底线下重新规划好任务。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张芳4月2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原定返回时段返回区实况风速为每秒13至16米,能见度低于1公里以下。

这将有超条件风险,所以中心第一时间进行上报预警。最终经过气象因素进行专题会商等流程,敲定了延期计划。

500

目前,相关部门还在商讨新的飞船返回窗口,在以航天员安全为最高准则确保安全返回。

从气象条件看:“着陆场在4月29日至5月1日将迎来持续大风天气。5月2日开始,场区又将有一次中等强度的湿冷空气过程。5月4日开始,还将出现一次强冷空气过程。”

500

只能优中选优,争取用最安全的方案。目前可以透露的是,神舟十九号将在5月2日前返回,新瞄准的返回时段,着陆场区域仍将有5至6级大风,落点区域将会有瞬时风力每秒10至12米的西北风。

500

新的落点区域,新的气象条件,都将给神舟十九号返回带来新的挑战,好在各系统都充分演练过复杂情况下的返回着陆,过在前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各方面都满足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要求,平安归来100%没有悬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