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的打工人,正在被老板求着回去

作者 | 久期

来源 | 最人物

500

一个耐人寻味的职场现象正在浮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新返聘被裁掉的员工。

企业们各有各的算盘:

有的在裁员时"手起刀落"太过决绝,事后才发现裁到了大动脉,不得不紧急补救;有的因行业回暖,急于召回熟手,重启停滞项目。

更有精明者,将返聘包装成更隐蔽的“降本手段”,通过降薪返聘、工龄清零、反复裁员等手段,不断试探打工人的底线。

当雇佣关系从合作走向精明算计,面对前公司递出的返聘橄榄枝,是该顺势而为,还是借机拿回一点主动权?

社交媒体上,相关讨论热度不减。接受返聘意味着尊严的妥协,拒绝则要面对生存的压力,更令人忧虑的是,在完成阶段性工作后,是否会再次面临被裁的风险?

被裁之后,到底要不要吃“回头草”?

我们与三位经历过“被裁又被返聘”的职场人聊了聊。他们谈及被裁后的创伤,在漫长的自我怀疑中将返聘视作迟来的价值确认;以及如何在动荡中有意布局,最终让公司抛出更优厚的返聘条件。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500

500

返聘不仅不涨薪,公司还要求我退还之前的赔偿金,工龄清零。

前公司是苏州一家成立14年的老牌地产代运营企业,老板名下还有多家公司,从规模看曾是行业里的 “稳妥选项”。

大四时,我进入这家公司实习。当时市场上大多数实习岗位薪资只有3000元,而他们开出了3500元。转正后,我的薪资涨到了5500元,加上领导和善、团队氛围融洽,作为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整体是满意的。

工作一年后,地产行业开始下行,整个行业都进入了寒冬期。

裁员随之而来。前两轮公司裁掉的多是年龄偏大、能力平平的老员工,或者是销售岗人员。没有项目,销售自然也没事可做。

我负责市场调研,属于业务前期的核心部门。当时我们部门已经从最初的规模缩减到仅剩3人,如果再裁员,正常业务可能难以开展。我的工作能力又比较强,所以压根没想到自己会被裁。

直到那个毫无征兆的周五。老板突然宣布第三轮裁员,名单里竟有我。我完全没料到,就在前两天,领导还给我安排了一个新项目,转眼就让我走人。

我当时既委屈又愤怒,但最让我寒心的是,直属领导的态度。

直属领导是我的同校直系学长,平时与我私交不错。对于我被裁这件事,他全程保持沉默。他没有提前提醒我,也没有为我争取,仿佛我们之间的交情从未存在过。

500

前公司与QQ沟通返聘条件

后续的赔偿谈判更显荒诞。本来我想着拿到赔偿金走人,也不多做纠缠。

但老板起初不想给赔偿金,我坚持必须按法定“N+1”执行。我的态度很明确:

要么按法律规定给足赔偿,要么就走劳动仲裁。

如果公司想在高校校招中维持形象,最好不要逼我把这件事挂到校园墙上。我直言不讳。

毕竟,我有的是时间周旋,而公司显然不想节外生枝。老板当时还计划裁掉部分高管,要是 “克扣赔偿金”这件事传出去,那些跟随老板十几年的老员工很可能率先发难。

这场拉锯持续了一周,最终公司妥协了。可能老板也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万多块赔偿金和一个应届生较劲。不过后来听说,一些工龄较长的员工只拿到了”N”的赔偿。

当时拿到这笔钱时,我满腹委屈,现在回头来想想,这不是人生第一桶金吗?

500

社交平台上,关于被裁后返聘要不要回去的讨论

被裁大约半个月后,公司又打电话来问我,有项目要启动,问我愿不愿意回来。

这通电话让我既好气又好笑——公司把我当猴耍吗?我半开玩笑地问HR:”老板当初是喝醉了裁我,现在酒醒了?”HR当时委婉表示,可能是"之前误解了老板的意思"。

我本考虑过借机谈判涨薪,同时寻找新机会。但接下来的发展让我大开眼界。

两天后,HR提出返聘条件是:工龄清零、退还赔偿金,且薪资维持原样。

听到这些要求时,我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哪里是返聘?分明是赤裸裸的欺负人。我当即回绝:”就算饿死街头,我也不会回去的。”

后来我花了半个月时间,成功找到第二份工作,薪资直接涨了40%。最解气的是,那家公司半年后就彻底倒闭了。

500

QQ在前公司的工位

经历这些事之后,我对职场的看法彻底变了。以前就是个天真的应届生,被狠狠上了一课。

现在,我不仅学会了在被裁员时如何争取合理赔偿,更掌握了劳动仲裁的完整流程和谈判技巧。

如今面试求职时,我都会主动问一句“最近公司人员流动怎么样?”会了解公司目前的业务体量和资金状况,判断它是否能稳定运行下去。现在这份工作,我也经常半开玩笑地问领导:”咱们公司应该能撑得住吧?”

我的维权意识,最初是刷社交平台学来的。有人会把自己被裁、被坑的经历发出来,我就会搜关键词、翻评论。评论区经常会有律师出来科普处理方式,看多了,自然也有了大致的判断力。

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花100元约一次线上法律咨询。律师会告诉你需要掌握哪些信息,如何搜集证据、如何推进维权流程,清晰又实用。

一二百元的咨询费,可能换回上万元的合理赔偿,我想大家都能算明白这笔账。这比吃哑巴亏强太多了。

我从不把所谓的“职场安全感”寄托在公司身上。对我来说,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自己的能力。

这几年下来,我手里已经积累了不少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它们足以让我在职场里站得住脚。

至于被裁之后要不要回去,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我个人的想法是:但凡还有一点退路,狗都不吃回头草。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