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良厚:南海风云,巧战导向全球共赢核心区(1)
南海风云,巧战导向全球共赢核心区(1)
达良厚
关键词:
南海巧战,南海文明,全球共赢,核心区,示范
内容提要:
除了本土安全,就是南海安全对中国安全最重要了
阻遏热战、管控冷战、精致巧战,把南海打造成和平发展之海、合作共赢之海、命运与共之海、繁荣美丽之海,打造成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灵感时代)全球共赢、世界繁荣核心区,打造成海洋文明、世界文明螺旋循环发展新核心,就像工业文明的世界发展繁荣核心区西欧一样。
人类做为高级群居动物,一直在争与和的纠缠中前行,一直在赢与输的纠结中发展。
人类整体反感争,可时时又沉浸在无休无止地争端中,要么积极争,要么消极争;人类整体追求和,甚至为和绞尽脑汁,可处处又在有意无意破坏着和。
人人讨厌输、害怕输,却往往难以避免随时随地都要面临输的结果、输的折磨;人人向往赢、努力赢,却谁也保证不了自己一定赢、时时赢、处处赢。也许只有找到争与和、输与赢的临界状态、中间状态、平衡状态,人类才能进到最佳群居态吧。这临界态、中间态、平衡态就是和争与共赢。
和争,不是热争,也不是冷争,而是巧争,是各种力量、各种要素和平有序竞争的结果、和突平衡的结果,消极和争是妥协,积极和争是和合。
共赢,不是简单我赢你输、或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输的二元选择、零和博弈甚至负面博弈,而是我赢你赢、大家都赢的多元追求、共赢博弈、正量博弈,共赢是双边共赢,更是多边共赢,最高是全球共赢。
全球共赢,是全地球整体处于一种争和共谐、利弊共担、祸福共享的共同体生态。
全球共赢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1)全球性共赢。这是带有全球色彩的双元素共赢,准确说是单边赢主导下的客观上共赢,一般是不平等共赢。比如古代近代大帝国、殖民者,主观上虽是侵略他国,掳掠全球,客观上实际也实现了私欲导控下的一定程度区域或全球共赢。现代美国霸权世界,剥削全球,巧取豪夺,但客观上稳定了一定时期的全球秩序,助推了历史进程,助推了集团化、全球化进程,助推了一定程度的全球共赢,助推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顽强成长。即使德意日法西斯的极端化世界大战暴行,也能找到一定程度共赢的影子。
(2)全球化共赢。即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素共赢,即双边共赢、多边共赢、多极化共赢,这已大大趋向平等共赢了。西班牙葡萄牙最后和平二分世界,实现了地理全球化进程中的共赢。上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本轮全球化的基础推动力、根本推动力,诸多公司、诸多国家共赢多多。冷战后的世界多极化趋向,在美国独霸以外,掀开了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打破了美西几百年垄断世界的历史,广大亚非拉国家继民族独立后,掀起新一轮平等国权行动,小国、小国集团的国际话语权、发展权得到巨大提升。虽然这些依然无法离开大国强国的主导甚至利益偏重,但多元素共赢格局还是伴随全球化进程快速成长着。
(3)全球体共赢。就是全球一体化、世界一体化关照下的各元素共赢,即全人类、全地球、全世界整体处于一种良性共赢的和合状态、和谐生态,是完全平等共赢。这虽然刚起头,这虽然任重道远,但毕竟我们已开始走在路上了。其实七十年前的联合国便高调开启了全球体共赢的历史进程,只是还远远未能超越国家利益至上的捆缚而已,只是当下正处联合国困惑与前行的十字路口而已。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无疑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体共赢进程,至少正大大改写着全球体共赢格局,G20、金砖组织、上合组织、一带一路以及其它各种集团性、区域性组织的勃兴就是明证。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建与风生水起推动,是中国的积极方案,也是东西文化融合的结晶,更为全球体共赢准备了一种积极理论与伟大实验。一旦全人类大团结、全地球大和平、全世界大和谐,全球体共赢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下世界正处全球共赢的关键时刻,准确说正处西方不平等既得利益集团与新兴平等共赢集团的大争时刻,正处零和博弈向共赢博弈全面转化的胶着状态,虽然最终肯定趋向共赢博弈主导,但黎明前的黑暗也是很黑很吓人的。虽然美西不断挑起世界大争以保既得利益地位,以抢大势先机,以占重构主动主导,但我们决不能简单断定他们就是绝对逆全球化、绝对逆共赢潮流,其实理解为冲突式全球化、争斗式共赢更准确。
说得更直白点,他们就是想继续延展美西世界主导地位、延展美西全球核心增长极而已,尽管全球发展中心已循环到亚太、循环到东亚、循环到中国已不可避免。
未来全球共赢核心也许不止一个,增长极也许遍地开花,西欧、北美也许风光再红,东海黄海区域因为中日韩也可能成为一个共赢核心,中东也可能转战为安而成世界一个共赢桥梁、共赢核心,南美也许真正全面崛起,甚至非洲也许最终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发展繁荣,但最有活力最有前途的全球共赢核心非环南海区域莫属,至少当下已初步集结成东盟+中日韩的世界级经济共赢区域。
尽管俄乌冲突、俄乌战争、俄罗斯复兴步伐严重拖累,成功被美西拱火激发;尽管新一轮中东战争残忍恐怖,外溢严重,种族仇恨进一步加深;尽管台独猖獗、黄海东海台海南海“四海”交替争执甚至可能局部热战、亚洲版北约开始成型、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进程环境压力剧增……但美西照样转型艰难,甚至衰势日劲。这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转型、转机而需重构的关键时刻、敏感时刻。或者说美西主导的国家利益至上体系、霸权体系,已不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世界,必须有新的体系来取代。这是所有国家的新契机、新责任。中国的合作共赢主张、命运共同体理论、全球发展文明安全三大倡议、一带一路实验,无疑抢占先机了,我们只管积极作为、建设性作为、大气作为、责任作为便是。而南海正好是全球共赢的一个最近最好切入点,而且还是美西逼出来的切入点,我们不构建都不行,不好好构建,都有点辜负美西的“良苦”用心了。
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大气、责任、建设性作为,就是我们中国与东盟十国务必把南海问题整体定性、导控、坚守于正向博弈、共赢博弈范畴,在中国-东盟十+一机制基础上,不断提升导向更广更深更高的和合共赢层次,具体说就是阻遏热战、管控冷战、精致巧战,把南海打造成和平发展之海、合作共赢之海、命运与共之海、繁荣美丽之海,打造成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灵感时代)全球共赢核心区、世界繁荣核心区,打造成海洋文明、海陆融合文明、世界文明螺旋循环发展新核心、新示范,就像工业文明的世界发展繁荣核心区西欧一样。
阻遏热战,区域所盼,把南海打造成和平发展之海
热战,靠硬实力说话,主要靠武力与财力说话。
环南海国家,准确说是中国与东盟十国,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南海热战,包括菲律宾这个在南海问题折腾得最凶的国家,也包括越南这个不时也折腾一把的国家,还有东盟最大国家印尼,他们都打不起与中国的热战,更打不动区域大热战,而且也越来越不敢打了,除非菲越霸蛮想做乌克兰第二。因为即使东盟十国加起来,也与中国是不对称不断加大的热战。中国也不希望与东盟热战,这不仅有损我国的发展开放战略,打赢了也没多大成功的快感。
要知道,热战是打武器装备,更是快速烧钱。东盟整体财力也许不容小觑,但与中国比远不在一个能级。2023年东盟十国GDP总量3.88万亿美元,中国则是17.89万亿美元,而且东盟经济是紧紧依赖中国的。最重要的是,中国与东盟都不想把钱烧在南海战争上。至于东盟军力在中国面前,更是不小觑都不行。
别拿美国曾经折戟越南说事,倘若美国当时不想实质性控制越南试试,倘若中国当时不援助越南试试,情况肯定大大不同。何况中国肯定不会去用军力实质控制谁,美国几十年来所犯下的许多热战错误,肯定不会在中国身上重演。
所以,菲律宾等不时或许铁了心挑衅中国,更多无非增添谋取利益的筹码,游走在世界老大老二间企图火中取小栗罢了,尽管风险不小,大栗也无能取。反正老大老二亲密一体,一般绝不可能。东盟国家的基本态度也是在中美间骑墙,准确说经济繁荣靠中国,军事安全靠美国。即使菲律宾,也并非铁板亲美。阿基诺、马科斯一类亲美衅中,而杜特尔特等则更亲中。
所以,南海区域整体和平可期可盼,也是域内各国所盼。
所以,南海域外国家如日本、韩国,因为攸关自身利益,是否盼望南海热战还在两说之间。但美国等肯定盼望南海热战,他们当下就是企图把南海当做俄乌战争、巴以战争一样来拱火、来打造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而且有限度介入南海热战也基本可预。
所以,中国在南海的热战策略,内外有别是必然的,具体说是域外武力、综合力强势拒止,域内不对称武力巧妙震慑。
域外武力、综合力强势拒止,就是要让域外势力知道拱火、干预南海问题,必将付出代价而谨慎参与甚至不敢参与,起码要畏首畏尾。完全紧迫域外不友好势力不敢参与拱火或直接干预,我们当下还力有不逮,也永远做不到。但让他们有所顾忌、畏首畏尾,我们还是做得到的,也应该做到,更必须做到。
直追美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国际地位,是我们拒止的底气。航母+先进战机+各基导弹+战略力量,是我们不断增强的拒止信心,导弹是我们实现近海防御拒止的成熟主导力量,航母+先进战机是我们快速成长、快速迫近美国的防御拒止+进攻的主要破防力量,战略力量比如核武是我们拒止的强大底气硬气所在。我们要让美国为首的域外干预势力明白:只要他们敢武力直接干预,即使两败俱伤,我们也要炸毁他们的航母编队,毁灭性攻击他们的盟国要地,直接威胁美国领土。几千洋鬼子在中国内陆长驱直入、耀武扬威的岁月早已过去了,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大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中国自信真正全面重塑着。
南海域内不对称武力震慑,早已摆在那里,而且越摆越强了。刚性武力震慑,比如针对菲律宾的挑衅,该海警就海警,该军舰就军舰,该飞机就飞机,不能轻忽,不能放纵,不能手软,当雷霆出击,重磅震慑,即使大炮打蚊子也要严阵以待。
柔性武力震慑,就是与东盟国家加强全方位军事合作,搞论坛、做访问四售武器、联演习、训军队等等,美国早已在东盟做得滚瓜烂熟的东西,我们也要积极介入赶上,积极利用好我们近水楼台的优势,扭转东盟长期军事倚美的偏局。过去我们没力量,现在可以好好经营,也必须好好经营,而且我们完全能够更好经营了。中柬云壤联合保障与训练基地的军民温情共赢模式,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更好经营的直接结果,就是把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更好经营的最大结果,就是把南海打造成发展繁荣之海。我们不能为阻遏热战而阻遏热战,我们阻遏南海热战的根本目的,是南海的和平发展、长治久安。东盟任何一国都没有力量单独确保南海和平发展,但中国一国可以,东盟十国也可以,中国+东盟更是完全可以,即使美国等多么怂恿拱火,只要中国和东盟整体上稳住阵脚,始终着眼和平发展,就不怕南海风高浪急,就不怕几个国家跳踉大喊……
管控冷战,大国风范,把南海打造成合作共赢之海
冷战,靠硬实力为主、结合软实力说话,靠威慑力、对峙力说话。
上世纪后半叶美苏40年冷战,是基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对峙战,是硬实力威慑战,是软实力竞争战。确保了彼此毁灭的威慑,又彼此无可奈何,最后还是美国软实力略胜一筹,解体了苏联与华约而取得冷战胜利。
美西一般处于管控冷战的主导地位,这不是他们天生善于冷战,而是他们利用其处于世界主导地位,想打冷战就打冷战。上世纪后半叶,美苏大打冷战40年,尖锐对立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两大意识形态集团恐怖对峙,最后社会主义集团崩溃,苏联解体,美国大获全胜,以致弗朗西斯·福山高唱共产主义历史终结论。
本世纪来,美西小打热战,颠覆小国;小打冷战,针对世界。因为美西发展疲态已显,美西衰退趋势已盛。他们不是想着如何利己利人的全球化正向转型,而是依然作热作冷作乱世界,阵营对抗,经济制裁,利己损人,牟取暴力,维持美西霸统世界地位。他们动不动就发动对诸多国家的经济制裁冷战,对与他们经济攸关的中国也时不时来一下制裁,对俄制裁冷战,更是臻至新高。特朗普一上台美国总统,在美国优先旗号下,高举关税大棒,打大世界经济冷战。时隔四年今年再回白宫伊始,关税大棒又举起了。
在东亚,针对中国的冷战,他们在朝鲜半岛、钓鱼岛、台湾岛、南海等全面拱火争执、拱火对峙,集中于对台独的实质怂恿,集中于拱火菲律宾等在南海岛争上光脚无赖般持续挑衅中国。
所以,南海冷战,主要不是域内国家间的冷战,主要是域外国家、国家集团借助南海平台针对中国的冷战,被称作直接冷战对抗中国的亚洲版北约的美日印澳安全机制初步成型就是明证。最近日本新首相石破茂虽然最终未能在东盟+中日韩峰会上如愿提出亚洲版北约,但美日西的亚洲冷战思维已明朗化,冷战对峙已集团化、阵营化、全方位化。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2024年10月8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鼓吹构建“经济版北约”,扬言要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仅在过去一年,美国就建立了两个重要的伙伴关系:一个是美国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另一个是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伙伴关系。”“这个联盟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经济版的北约共同防御条款,即攻击一个国家就是攻击所有国家。各成员国将以统一的应对措施支持受到经济攻击的盟友。”(观察者网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10_10_751288.shtml)
虽然南海的域内冷战像热战一样,是非对称而成不了大气候,但如果时不时来一下,甚至持续下去,于中国+东盟大局不利,于和平发展有害,于中国东盟和谐共处有损,至少面子有污、情绪波动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必须也能完全管控住、管控好南海冷战。管控域内冷战如菲中冷战、越中冷战,自然小菜一碟,见招小拆便是。重要的是域内背后的冷战,是与南海关联的域外冷战,我们务必好好应对、全域性应对、全球性应对。
我们管控南海冷战,不是为管控而管控,而是要把南海管控成合作共赢之海。中国和东盟每一个国家都不想彼此冷战,更不想集团性与中国冷战,每一个国家都有能力管控住南海冷战。即使菲律宾对中国冷战跳得欢,但其真正目的还是利益,从南海获利,从美国获利,从中国获更大利。何况菲律宾也并非铁板一块要与中国闹僵。
我们管控南海冷战,就是要预防南海冷战、阻遏南海冷战,至少要做到南海冷战低烈度发生、少发生、全域不发生,中国有这个能力,东盟有这个能力。但需要实力与艺术,东盟的实力与艺术是抱团管控,不能放任个别国家随意挑起域内冷战,尤其要处理好在中美间走钢丝的策略,整体上最好由当下不偏不倚,逐渐走向偏中用美,这需要东盟的胆魄与团结,也是南海能否成为全球发展新核心区的重要前提,更是一个较长的艰难过程。这过程不可避免出现东盟用美衡中甚至用美制中策略,中国应尊重理解,中国东盟更应合力全面全程有效管控住管控好南海区域冷战。
中国管控南海冷战的实力与艺术,是运用现代化全球化大国强国之综合实力,震慑而非对峙域内域外冷战势力,主要是把南海当做信息文明中国合作共赢世界的典范区域、核心区域来打造,彰显“和合”大国之高格风范,而为世界之表率,就像西欧是工业文明之区域典范、世界表率一样。
合作共赢的前提是和平发展主轴主导,关键是合作,全面合作、持续合作、永久合作。目的是共赢,全面共赢、持续共赢、永久共赢,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区域国家合作体、共赢体。我们已开始全面走起来,但还需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提升层次。至少在十+三、十+一、一带一路等平台上,中国东盟的合作共赢空间还非常巨大。
精致巧战,时势所趋,把南海打造成命运与共、繁荣美丽之海
如果说近现代世界发展繁荣极是美国+欧洲,核心区是西欧+美国,集群区是西欧+南欧+北欧+北美,外围区是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辐射区是中国+印度+中东+南美,遗忘区是非洲,那下一个世界发达繁荣极则是中国+东方(简称“中东”),核心区是中国+东盟,集群区是东亚+印度,外围区是美国+俄罗斯+欧洲+澳大利亚+金砖国家等,辐射区是拉美非洲等世界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美西发展繁荣极的基础是抢出来、打出来、殖民化出来、工业化出来的,那“中东”发展繁荣极则只能是和平出来、合作出来、共赢出来、全球化出来、信息化出来、智能化出来。
如果说美西时代是热战主导、冷战辅助,那“中东”时代则是巧战主导、热冷战辅助。风云南海,自然是巧战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波诡云谲试验场、实践场。
如果概括对比一下中国与美西的不同,下面诸端无疑是看得见的例举:美西重国家优先,中国重世界大同;美西重利益至上,中国重价值主导;美西崇争,中国尚和;美西搞结盟,中国搞结伴;美西搞霸权,中国搞和权;美西重争赢,中国重共赢;美西重普适,中国重普惠;美国应该是争世界最后霸主,中国越来越是和世界初代领袖;美西以国家和集团永恒利益福祉为最高追求,中国并重追求国人永恒利益福祉与世人共同利益福祉……
这是迭代对比,更是时代趋势、世界呼唤。不要害怕,不要阻挡,世界只管顺势而为,亚洲、东亚、南海区域、中国也完全可以且应该顺势而为,顺势而大为。
这也说明,已蓬勃展开的东西之争、中美之争,其实是全球循环螺旋发展更替之争,是人类发展进程道路迭代之争,远非局部利益价值可以概括,更非传统热战、冷战可以一蹴而就,那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全世界的巧战过程。这巧战的大任重任核心责任和机遇,首先自然落到环南海区域,就像工业时代的核心责任和机遇落到西欧一样。
所不同的是,南海的机遇责任不可能靠西欧当时的激情革命、海陆频战、全球殖民、残酷掠夺等去实现,也不能靠美国金融霸权的盘剥去成就,而只能靠巧战、精致巧战去谋划、去推动、去实现。
巧战,靠巧实力说话,即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的综合力说话。谋略力、平衡力在巧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巧实力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的,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7年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和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发表题为《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
“2009年1月13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希拉里用一个巧实力的新概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一个巧字,集中体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未来之变。希拉里的巧实力,就是要通过灵巧运用可由美国支配的所有政策工具,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手段,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未来的美国,既要团结朋友,也要接触对手;既要巩固原有联盟,也要展开新的合作。简言之,巧就是要变过分依赖硬实力为软硬兼施。”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7%E5%AE%9E%E5%8A%9B/704050)
巧实力因为软硬兼施,所以它是综合的,是强大的,四两拨千斤便是巧劲,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是巧功;巧实力因为巧力模糊难掌控程度,所以运用之巧存乎一心,这也是巧实力博弈(巧战)的魅力之所在、诱惑之所在。事实上,从古以来那些神奇的博弈,也正彰显着巧实力博弈的神奇。
美西的巧实力、巧战,因为争文化背景,因为冲突式全球化历史,可能更多带有争的激烈,甚至冷战恐吓、热战血腥。中国的巧实力、巧战,因为和文化传承,因为友好式全球化主张,更多可能是和的温情、冷战的反感和热战的远离。就让南海问题成为中国式巧实力、巧战的实验场、典范场吧。
一、南海问题,巧战为上
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世界老大国的最基础、最直观标志有三:世界经济老大、统一台湾、确认南海权益全面实质归属。
南海权益全面实质归属的最简单确认,自然是热战一次解决,但这是迫不得已的下策。上策是巧战解决,南海问题,巧战为上,而且是精致巧战。因为南海问题,不是解决了主权问题、地缘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它关涉中国与东盟十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立体纠葛与发展,它关涉中国与东盟地缘利缘文缘人缘情缘等各层次的复合与提升,它也关涉中国现代化进程、全球化进程的视域与实现。
如果说最新巴以战争是有限热战主导、恐怖主导,俄乌战争是热冷交加,那南海争端则应是巧战主导,精致巧战,且巧战正酣起来。
南海精致巧战,就是精密细致的巧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巧战本身不像热战那样剧烈冲锋陷阵,也不像冷战那样横眉怒目恐吓,而是包含热战冷战又超越热战冷战重在策略战、综合战的复杂又精致的新战争形式。二是南海域内国家各方面情况差别很大、很复杂,不像西欧那样相对单纯,没绝对大国,想打就打,想和就和。而是必须在中国与东盟间、中国与东盟诸国间、东盟诸国间精细找到合作点、发展点、平衡点。三是南海是世界几个最重要的枢纽区域之一,与大国、与域外、与世界关联攸关,非精致谋划、建构不可。
(一)南海问题,巧战为上且精致,这是中国、东盟复杂博弈使然。东盟对中国,既爱又忧;中国对东盟,既喜又烦。
东盟爱中国,有地缘亲邻,有人缘亲切,有文缘亲和,如今加上有钱缘亲近,有发展缘不可不能割舍。迄今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最近连续四年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这是自然天生,这是近水楼台,这是历史积淀,更是发展大势,任何人任何国嫉妒没用,拆散不了。
东盟忧中国,因为中国太大,现在更是日益富强。伴君如伴虎,伴大国强国也如伴虎啊。这是人之常情、国之常情,可以理解,更应体谅。
中国喜东盟,有东盟爱中国一样的理由,更有中国绕不开的交流通道、发展格局。别说东盟扼守中国西向的最主要最便捷海上通道,只说东盟4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5亿多的众多人口、迄今东盟已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绝对是中国发展繁荣最绕不开的、最近最亲的国际区域大环境。东盟的发展繁荣,对中国百益少害甚至无害。
中国烦东盟,一烦东盟总提防中国,骑墙中西、骑墙中美,使中国东盟合作融合难以尽情,更难洒脱。二烦东盟一些国家神经质的挑事、挑衅。它们常吵常闹,但不打不裂,甚至不想好好解决,只想着中国让步,只想着左右逢源、四处谋利。比如菲律宾,这十多年,总时不时惹人烦。对这些,我们中国虽然理性上能理解,甚至可以适度包容,但情绪总难免烦躁的,一定程度影响双边关系、影响发展态势、影响国际格局也是肯定的。
中国东盟间的复杂,还在于整体上的和睦与国别上的复杂相纠缠。这大概有四个层次:柬埔寨、老挝、缅甸与中国较亲密,泰国、文莱与中国保持基本一致,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与中国有海上矛盾,菲律宾、越南则可能与中国发生战争,特别是菲律宾挑衅很凶,越南也时不时挑衅一下,新加坡关键时刻跟着美国转的几率比较大。
中国东盟间的复杂,决定了热战打不清、冷战冷不清,那只有巧战一途了,而且只能是精致巧战。它虽然也需要纵横捭阖,但远远比不上中美中俄中欧巧战的大气磅礴;它虽然也能够激情洋溢,但更多是细致巧妙富有情趣的细腻情怀。
不过,中国东盟间虽然复杂,但基础还是利益纠葛,关键是域外国家复合介入。而一旦理顺解决好下面四大问题,不仅南海问题将复而不杂,中国东盟局势根本改观也应该可预。
一是南海岛争问题,这是最直接利益。本来这历来不是问题,只是南海资源惹的祸,只是中国力弱惹的祸,只是域外大国怂恿惹的祸,而且这祸还只有几十年。中国长期的搁置争议策略,包含了许多无力无奈,也无奈推助了菲律宾、越南等国的趁机放肆、光脚嚣张,到如今岛争更成一定气候了。好在我们中国的南海维权力量也有气候了,强大国家家门口办领土维权之事,没啥犹豫的,争便是,打便是。俄罗斯尚且为格局边界果断出手,我们却是更实在更核心的领海边界,不能丝毫迟疑。即使力有不逮,也应死争到底。
当然,中国东盟与俄乌大大不同,俄乌可以打得稀巴烂,中国东盟却不能。即使要打,我们的打也务必控制在局部范围内,控制在可控程度内。最好的岛争方略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强力、紧逼、和争、分享、共赢。
事实上,南海岛争,已明显表现出三个阶段了,我们虽然有点被动了,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虽然给我们的现代化强国进程增添了一个大麻烦,但也全非坏事,就当复兴腾飞的一个代价吧,就当前行的一个磨砺驿站吧。
这三个阶段就是:(1)乱占阶段——偷偷蚕食,越南占领29个岛礁,菲律宾占领8个岛礁、马来西亚占领5个岛礁等等。(2)相持阶段——国际化,菲律宾闹得最凶,与中国几乎取敌对状态;越南时不时闹一下;马来西亚表面没有菲越激烈,实际是闷声发财,蚕食南海利益并不弱势。(3)确权阶段——巧战为上,我们长期采取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有不得已的苦衷,但也是应该长期坚守的一个和平策略、巧战策略。虽然我们日渐具备了一次热战进行确权的实力,但我们不到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用也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我们的国家目标、我们的整体战略、我们的人类理想不允许我们把南海打得稀巴烂,让南海变成敌对之海、仇恨之海。所以,南海岛争的最大策略、最高策略、最后策略,还是坚守综合力博弈的巧战至上。过去我们被蚕食了,如今照样可以一个个巧妙蚕食回来。
二是马六甲海峡破局问题,这是南海格局枢纽。马六甲这小小海峡,不仅成就当今世界最繁忙海上通道,更是卡住了东盟主要国家,特别是中日韩经济命脉。最要命的是,这卡手不是城市国家新加坡,不是东盟,也不是日韩,更不是中国,而是正患上迭代转型焦虑症、周期衰退疯狂症的世界霸主美国,正是国家利益极端至上的美国,正是用乱谋乱造乱而发世乱财的美国,正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正是开始造乱天下以再现一战二战用乱精彩、重塑霸权雄风的美国。
破除这尴尬局面的最简捷办法,自然是把马六甲海峡安全控制权,从不加入海洋法公约的域外美国夺过来,最好由东盟与中日韩共同掌控,最低也得东盟掌控,新加坡是无力单独掌控的,最佳办法是中国力量快速成长到超美水平。这在当下甚至不短时间内,还做不到。
做得到的自然是渐进掌控法,具体是三法:(1)东盟团结自救,渐离安全依赖美国的魔咒,这是基础方法。(2)中国加速强势介入,日韩努力自主介入。(3)外围突破,比如一带一路宏观突破,比如中国与东盟诸国安全军事机
制建立,比如中缅皎漂港输油管道项目,比如中柬云壤军事基地开用,最能实质性外围破局的是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如能开建通航,马六甲困局将实质性破开。
三是台湾问题,这是格局攸关节点。最终解决南海问题,必先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解决了,将大振中国国威,将拦腰斩断美国岛链战略,将卡住日韩南下西进脖子,将大大震慑菲律宾等光脚嚣张挑衅气焰,甚至根本改观南海格局也有可能,尽管也有可能加快南海矛盾激化。但只要我们果断快速解决台湾问题,尽可能避免台海南海甚至东海黄海“四海”联动大热战,我们的压力就会小得多,我们的局势就会明朗得多。不过,我们建立起南海、台海、东海、黄海“四海”巧战联动机制是必须的,只有把南海岛争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有机融合起来考量甚至解决,才能更好考量解决南海问题。
四是所谓中国威胁问题,这是小国的长期潜在安全顾虑,可以理解,可以体谅,力争消弭,但不可能彻底消失。我们的策略不是试图解释清楚,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也不要试图把东盟十国全变成亲密邻居甚至盟友,那也是永远做不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扩大睦邻,全力合作共赢,巧妙争斗震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诉诸武力。诉诸武力,也要师出有名,也要师出有力,不能像美国一样想打就打,想打谁就打谁。
(二)南海问题,巧战为上且精致,是东盟内部复杂博弈使然。东盟十国虽然结成了同盟,但他们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博弈复杂的。这增加了我们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同时也是巧战解决南海问题的有利因素。
东盟内部的矛盾和复杂博弈源于内外两大因素——
内部因素:东盟(ASEAN)是由东南亚地区的大大小小十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这些国家在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1)领土争端:领土问题一直是东盟国家间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之间关于婆罗洲北部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的主权争议,以及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白礁岛和中岩礁主权争议等。此外,越南与柬埔寨之间也存在陆地边界争议。
(2)资源争夺:随着全球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东盟国家间的资源争夺也日益激烈。例如,因为南海地区存在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导致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间的紧张关系。
(3)民族冲突:东盟国家内部相互间存在复杂的民族构成,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或文化差异,这可能导致民族冲突的发生。
(4) 政治制度差异:东盟成员国的政治制度迥异,既有君主立宪制、绝对君主制,也有议会制和总统制,还有社会主义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差异导致各国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存在分歧,进而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
外部因素:深受大国博弈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中美、中日、中俄、中西、中印等战略博弈的重要地缘方向。随着美日西等在南海地区的活动愈发频繁强势,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东盟国家面临来自大国的压力和影响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盟内部的团结和决策。而且中美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可能会削弱东盟的内部凝聚力,使得东盟各国在面对共同挑战时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共识。
比如多边贸易协定方面,东盟国家曾在与美国商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同时,也在与中国等国商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种双重参与可能导致东盟内部在经济政策上出现分歧。
比如外交政策与立场方面,长期以来,东盟国家在中美之间采取“拉好处、不选边”的模糊策略,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但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这种策略逐渐难以为继。更有趣的是,东盟企图在“安全靠美国”、“发展靠中国”之间长期骑墙。即使不时极端的菲律宾,领导人一更换,对中美策略就会随之大变。
总的来说,东盟内部的复杂博弈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单纯冷战不行,单纯热战更不行,非巧战不可解决,非高超巧战艺术不能更好解决。
(三)南海问题,巧战为上且精致,是美日等域外势力别有用心、明暗干预使然。南海争端,美日介入较深,欧洲、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介入较多,印度也参与进来了,当下美国已纠集了30多个国家高调介入南海博弈了。好在日渐强大的中国做定海神针,南海区域几乎不可能像中东那样混乱不堪、战火绵延。
如果没有美日等拱火干预,别说南海热战冷战很难发生,就是巧战的程度也会较低。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消弭南海区域的热战冷战巧战,但即使发生了,也只会是很低强度的热战冷战巧战。
所以,南海巧战,基础是中国全球布局中的巧战,重点是中国东盟大格局和世界大格局中的巧战,要害是中美间的巧战,菲律宾等根本不算啥的,见招小拆便是。
(四)南海争端,巧战为上且精致,是中国合和共赢、命运与共高远诉求使然。我们既然发出全球和平、发展、安全三大倡议,我们既然正在开辟崭新的现代化道路、全球化道路,我们既然主张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既然风生水起推进着一带一路大战略,我们既然已坚定走在了合和共赢的宽庄大道上,那首先无法绕开的就是东盟,首先需要巧妙对待的就是南海问题。
当然,敌人、对手不会容忍我们巧战从容解决南海问题,也不会容许巧战从容解决台海问题,即使他们最终无法阻止中国解决台海南海以及东海黄海问题,他们也会不断添堵添乱添战,他们会唯恐事情不大不乱不烈不战。我们能做的,也务必做到做好的,就是写好“稳”“全”“逼”“合”四篇文章。
“稳”,即稳住阵脚有战略定力。过去长时间的“稳”,有韬光养晦的成分,更有力不从心的无奈,我们的力量根本覆盖不了整个南海,我们不得不稳,不得不定。如今的“稳”,已然实质性变化,我们的综合力已实现全覆盖南海区域了,我们已不惧任何博弈甚至挑衅了。所以,南海的“稳”只是一个重要点而已,它应坚定置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战略、中国现代化强国战略、中国全球化世界战略的框架内,决不可因这一点而废大面,这是对手、敌人正干着的事,是对手、敌人正在努力激化促成的事,我们不能不让他人他国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因点点乱而手忙脚乱、而进退失据。
“全”,即全球考量重巧战布局。这包含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南海区域不是简单的领海确权维权谋利。南海域内其他国家也许这么简单,但我们中国决不能这么简单,而且是远远不能这么简单。二是南海是中国开放布局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改革布局的重要一环,是中国现代化布局的重要一环。三是南海是中国迎接建构全球化世界发展新增长极、新繁荣极、新核心区布局的重要一环。四是南海是中国新全球化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布局的重要一环。
“逼”,即趁机紧逼备随时热战。“稳”与“全”是南海问题的战略定力、战略考量、战略谋划,“逼”则是南海问题的战术实现。“逼”有文逼、武逼,文逼主导;“逼”也有紧逼、缓逼,具体要分情况而定,如对菲律宾应该紧逼主导,对越南可以紧缓并重,对印尼、马来西亚等以缓逼为主,甚至不逼。
“合”,即和合共赢求命运与共。和合即和平合作,和平是前提,和平了才谈得上合作,但和平了不一定合作,尽管和平也需要合作。共赢有双边共赢、多边共赢、全球共赢。没有合作,就不会有共赢;没有共赢,也不会有真正合作。合和共赢的最高境界是命运与共,命运与共的通俗说法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合作共赢有两种模式:一是安全模式,一是危险模式。安全模式有友好合作共赢与利益交换合作共赢之分,危险模式有与虎谋皮合作共赢与无可奈何合作共赢之分。中国东盟的合作共赢是安全模式,基本不存在也很难发生危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