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科”、“民科”,哪个真“科”哪个假?

我说说“官科”与“民科”。

“官科”、“民科”的差别不是指这“科”是官办或民间的研究,而是就研究的方法规则而言,是指研究是否遵循几千年来人类科学学术研究形成并普遍遵循的科学的或专业的学术研究规范。

在我看来,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也应该欢迎争论,但是,不管你是什么“科”——“官科”或者“民科”——任何严肃的有价值的理论研究都应当遵循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在人文和社会学科的研究,缺乏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科那样的“硬标准”和“硬检验”,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官科”并不见得事事高明所有看法都对,事实上“官科”经常出错,但“官科”至少主张研究要遵循科学规范,而“民科”则完全无视规范根本没有规范,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所以,严谨遵循学术研究规范的“官科”至少还有参考价值,而“民科”就完全不靠谱完全不值得认真对待。

科学的学术研究规范至少应当包括这样几条原则

第一,你的研究必须尽量确保给定的基础条件或者说逻辑出发点正确坚实。比如,有“理论家”声称他发现了“财富的本质是能量”这么个“伟大真理”,并将之做为全部研究的“理论基石”,甚至还自豪地宣布他关于财富本质的“伟大发现”让他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他还声称,“人类行为只有两个目标——提升效率和扩大丰富性”。相信正常的人看了都会觉得这样的“伟大发现”有点扯太可笑。财富的本质凭什么就必须是能量而不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呢?比如,为什么不可以是人或人的认知呢——难道离开了人的存在或人的认知宇宙间的任何东西还能是“财富”吗?至于人类的行为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生存繁衍以及追求幸福和自由?真的,我不想说太难听的话,我只能说,能轻松做出这些个“伟大发现”的理论家,他的脑子肯定跟常人不太一样。这样的“伟大发现”过于荒谬可笑,完全不值一驳,以此做理论研究的基石和起点,不可能有正确的结果。

其次科学的学术研究规范要求,提出论点必须提供可靠的证据予以可信的证明。研究者不能不加论证张口就来你说啥就是啥。比如,研究“消费低迷”问题,你说产生低迷的原因是政府滥发货币发福利导致物价水平上涨比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涨得快,所以政府给老百姓发钱发福利是让老百姓“更穷了”——你肯定吗?难道,四十年来或者二十年来十年五年来,中国的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真的“大于人们货币收入的增幅”所以中国老百姓现在比以前更穷了所以才不消费了?你提出这么惊人的论点,难道不应该对若干年来老百姓收入及消费物价变动情况做个全面的分析对比拿出详实的数据来证明吗?你总得证明一下吧?但某些“理论家”就是张口就来,从不提供任何严肃的证据,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说的就是真理,无需证明。

第三科学的研究必须遵循严格的科学逻辑形式逻辑进行推理,不能自相矛盾。比如,你说经济不好、利润归零,所以这种环境下因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求使资本侵占更多的份额使劳动者受剥削更甚。但从逻辑上讲,资本占有的利润特别是超额利润是剥削的主要载体是反映剥削程度的主要指标,你前面都说经济不好时资本利润归零,理论上讲利润归零就没剥削了,资本连本儿都拿不回来,怎么会反而出现剥削更甚“拿更大的份额”?这逻辑上不通啊。我无意为谁辩护,这里我只讲逻辑。从逻辑和道理上讲,一方面你“理论家”承认经济不好利润趋零,并把这个论断做为你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你却说他拿的份额更多剥削更狠,呼吁资本家向劳动者让利给劳动者更大份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都没利润了都亏本儿了但他还在坚持经营还在给工人发工资,你说说他还该怎么“让利”呢?他搞经营投入巨资结果连本儿都收不回来,怎么反成了“零和博弈”的“赢家”呢?这不合逻辑啊?

还有,你一方面断言因为资本的存在以及资本对利润的追求造成劳动者贫困和消费低下所以罪大恶极,那么人家不干了、人家撤资人家跑国外去办厂去剥削外国劳动者让你中国劳动者从此不受资本剥削,这总可以了吧?但你文章里又把资本撤资和外流列为罪加一等十恶不赦。这里我不是讲资本好或不好,也不讲资本该不该追求利润,更不讲资本外流对不对,我只讲,你说的这些完全是自相矛盾完全是没有逻辑完全是不讲道理:剥削有罪、不剥削更有罪,那么人家到底是该剥削还是不剥削呢?

第四理论研究做出重大定性重大论断尤其必须非常严谨慎重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比如,“理论家”说,中国社会现实的分配原则是“资本主导”,资本决定广大社会成员在社会分配中所获份额。我觉得做出这样重大的论断得谨慎,必须进行充分论证。现实是,中国不是资本主导一切的国家,资本也主导不了中国全社会分配机制,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绝不是资本说了算;中国有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和体制内单位、中国农业主要是农民个体经营和合作经营,中国还有大量的集体和个体经营,这些地方都不是资本能控制的,资本不可能说了算,资本怎么可能主导中国社会分配?

“理论家”还说,在经济周期下行“利润趋零”的大前提下,资本与劳动者是“零和博弈”,赢家一定是资方而输家一定是“非资方”劳动者。这也是个非常大的论断。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零和博弈”吗?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难道不是全体中国人民都受益吗?连老左们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家的生活水平比50年前高许多,这怎么会是“零和博弈”?敌对势力和恨国党才会这么抹黑造谣。我觉得某些“理论家”最大毛病是想都不想张口就来信口雌黄,从宇宙的产生到人类的目标到财富的本质再到企业分配他都能轻松一句话搞定。这是病,得治!

第五经济理论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不能臆想臆造“事实”。理论家以及许多左派将消费低迷归罪于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但你们有没有研究过,在当前的中国,有多少人是在资本家厂里为资本家打工受资本家剥削?同时哪些人收入最少消费最低呢?如果你看一看城乡的数据对比,你会发现,在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和消费存在断涯式的鸿沟——几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无论是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而农民恰恰是个体经营或合作经营,他们不为资本家打工。比如我那生活在安徽农村的堂叔堂婶,他俩自改革开放后一直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干活儿,他们是比较穷,但他们的穷真赖不上资本剥削:因为他们从来没进过资本家的厂从来没给资本家干过活从没机会受资本剥削!城市里也是如此,感兴趣者不妨研究一下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分布情况,你会发现城市里收入最少消费最低的人群绝不是那些在民企或外企打工受中外资本剥削的人,城市里最穷消费最低的人是那些根本没资格受资本剥削的人。事实是:把“消费低迷”的罪责全推到资本头上并不符合实际也不公平,因为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劳动者并不在资本家的厂里干活,他们收入少消费低恐怕不能全怪罪到资本头上。把资本当做消费低迷的病因去开方吃药也肯定治不好病,因为药不对症。

再比如,“理论家”断言,中国经济是“为利润生产”所以导致无数罪恶。在我看来,首先为利润生产并非什么罪恶。而且,在现实中,利润目标也不是席卷一切。至少在宏观层面,党领导人民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科技事业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且中国还有大量国企呢,国企承担很多社会责任,经营并不全以利润为目的。微观层面,资本办企的目的确实是为赚钱,但民企的经营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是以赚钱为目标。比如说现在打贸易战,对美出口企业销售受阻,这时候有关企业保本保生存就不错了,哪还敢追求什么利润?这时候很多企业的生产就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生存。经济困难时,宏观层面国家的政策重点是保企业保就业,微观层面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经营的直接目的就是生存。

许多人喜欢用倒牛奶的事来谴责资本的罪恶,以前我自己也常用这个例子。但现在我有了新认识:虽然在过去和现在,市场经济下的美国和中国都确实发生过商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喝的事,但总体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生产出来的牛奶绝大多数最终还是给人喝了,过期倒掉的牛奶占比并不多。现在我觉得,市场经济下偶尔倒一回牛奶的市场失灵,无论如何也比那种曾存在过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长期严重短缺、95%以上的老百姓一辈子都喝不上牛奶的经济模式总是强太多。我自己居家过日子,我宁愿偶尔家里有些食物吃不掉过期了扔掉,也绝不愿家里没米没菜全家人挨饿。这不是正常人的常识吗?某些“理论家”脑子怎么就理解不了这个常识呢?

“理论家”先生关于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以及政府的收入支出等等的说法完全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表明这个人没有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和起码的生活常识。我真不知道这是一个处于什么样生活状况以及什么样精神状态的人?他怎么能做到这样一本正经毫不脸红地谈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且不说政府收支主要的并不靠借债——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并不需要还;而且,即使借债,谁说当正确地使用债务时不可能增加社会财富和福利?你没房子住,你需要房子,但你钱不够,你向银行借钱买房,这不仅让你提前有房子住增加了你现实生活中的福利,难道不是同时也括大了现实社会的住房需求吗?读点书学点经济学常识吧,比如去了解一下信贷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如果没有信贷拒绝债务,那世界肯定还处在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呢,根本不可能有社会化现代化的大生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