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结婚证

最近找到一张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结婚证。当时的结婚证就是一张纸,没有照片。当时没有身份证,自然没有身份证号。照片也没有,只有姓名和年龄。

上面的图案很有时代特色,齿轮居中,两侧是国旗和工农业生产。由各种农作物围在两侧,从上到下由桃子、石榴、水稻、小米、玉米、棉花和小麦。当时物资匮乏,人们希望能丰衣足食、吃饱穿暖。在传统文化中,石榴代表了多子多福。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石榴常被用于装饰新房或作为婚礼礼物,寓意新婚夫妇“子孙满堂”。 底部还有月季花和牡丹花,也是传统寓意喜庆的花卉。底部之间的囍字使用小的花朵拼成的。

正文的文字是简体字和繁体字混用。编号是“五贵结字第428号”。底部的盖章是“南京市五贵镇人民委员会”。这个地址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现在南京没有这个地名。最接近的地名是雨花台区有一个五贵里。五贵里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东西走向,东起雨花西路(中华门地铁站二号出口旁),西至中华新村居民小区。长150米,宽4米,水泥路面。有对南京地名历史了解的网友请告知下当年的五贵镇是不是也在现在的雨花台附近?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