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一的故事与婚恋思考

近期山西大同案在网上引起很多有关婚恋方面的讨论,有关于法律方面的,也有关于道德和感情方面的,方方面面不一而足。而个人认为,现在的婚恋已渐渐更倾重于物质,而慢慢偏离了婚姻原本该基于爱情的本质。其实个人觉得,婚姻还是应该回到感情之中来,一段物欲充斥的婚姻终究是难以长久的。因为利益交互总会有出问题的一天。人没选对,其实就是种下了因,果其实也会就在不远处了。而基于感情的婚姻,有时却像修道,在各种缘份、际遇与历练之下,有时圆满也不容易。而和网友的讨论之中,曾以自己为蓝本写一过一段男一的故事。网友也有些回复。一时兴起,便想以个人与朋友的经历写一些男一的故事续本及故事之后的感悟给大家参考,看看是否能引起一些爱情、婚恋观思想的碰撞与启迪。

男一感情起源于中学时代,男人的中学是所百年老校,还是地方第一名中。虽然校友极发校规严格(早恋一经发现便是留校察看处分。)但青春的萌动仍旧让一部份的学生们禁不住偷偷早恋。男一是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由于年纪也是班中最小,所以他的感情起源较晚。而他感情的起源却又受到发小男二的形响而产生的。从小好强的男一在考取该中学时,以刚过线成绩进入学校。而发小男二在小学时成绩排名一直在男一的后面,但升中时却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学校。这让男一受到了巨大的剌激,于是中学时代开始时便一心扑在学习上,对早恋这类事情一开始便是熟视无睹。而男二在进入中学以后便看上了班花女一。由于班花女一出身优秀(父亲为地方市委干部)追求者众,对男二的好感虽然有所察觉,但对男二却没有好感,甚至以他爱上自己为耻,而其时她也和同校某学长关系暧昧。男二单思苦恼之余,便天天找发小男一倾诉。两人经常聊天聊通宵。男一通常只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专心读书的他一开始甚至不明白男二为何成天对女一念念不忘。好奇心之下加上也想对发小有些帮助,他便不由自主的去接触了解女一。不料,这一去了解之后,渐渐发现女一确实漂亮,尤其是校运会时穿着紧身衣服赛跑时,那玲珑的身段加上雪白的皮肤简直诱人!于是男一惊讶的发现自己也对女一有些好感了。这种好感让他的爱情也开始萌芽。但单纯的他也发现这是一种危险的表现,他并不愿意像男二那样爱上一个女同学为此茶饭不思影响学习。于是他去找另一个发小男三(男三学习一直发挥稳定成绩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均如此。),询问他如何不让这些思想干扰自己。男三回答说:这是你好感聚集的后果,处理方法就是让好感发散或者变恶感,去找对方身上你讨厌的地方,又或者找更多更优秀的人,去分散这一份好感。男一以为有道理,于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男一后来和各班班花都有些交情,认识了各班中大部份长相不错的女同学。而男二依旧痴恋女一直至毕业后很多年。最后直至工作后看见女一和人同居之余,还一脚踏三船与多人关系不清不楚,女神形像崩塌后才死心。而男一在这过程中,多次劝男二死心,甚至把女一和他书信来往聊及自己爱情经历的事情给他看,但男二仍旧不肯相信直到亲见为止。(男一在中学之后和女一成了朋友,女一很多事对他并不违言。)后来,男一总结自己能和女一成为朋友的原因是:男一虽然和男二虽然同是农家子,但男一却在外公家成长,而男一的外公同样为地方官。从小在外公家成长的男一与女一有着类似成长的背景,有着相似的成长气息,对事物的观点有一些共同之处。即使某一些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但也能理解女一的思维模式。而男二没有类似的经历,还有一点就是男一外表比男二更为优秀且对女一没有企图,这也是男一能和女一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女一有时也把男一当成情感的垃圾桶倾倒自己的情感垃圾,感情上有发泄诉求。

总结与思考:恋爱关系之中,不要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如果你把对方当成女神一样膜拜,那对方成了神,你只是凡人一个。这会让原本没有的隔膜就有了隔膜,而神和人的心理阶层的跨越本来就是很难的。神与凡人对决,那凡人就更容易显得卑微,而神更会高高在上难以接触。现实之中的阶层原因也不可忽略,不同的成长背景形成不同的思想和性格。有相同经历的人更容易有共鸣,对一些事情的了解也会趋同。这也许是门当户对说法的由来。真情或者能让两个人跨越阶层,但单相思却绝不可能。坚持追求并不能获得一个人的心。其实能不能获取,从一开始接触就决定了,将不可为而为之其实是很傻的事情。而当人陷入感情之中无法挣脱时,也可以尝试用好感发散来解构。而恋爱上的成熟才能形成成熟的婚恋观。最后有一个思考:当子女早恋时,我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来教导与启迪他们,不要将时间过早投入到不成熟的感情之中而影响学业?子女与其朋友间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无一些预防方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