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商基因撞上外卖江湖:京东的降维打击失灵了?
近年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成为互联网巨头竞逐的新战场。
作为电商领域的巨擘,京东强势入局外卖赛道。今年2月,京东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外卖业务,并开启“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商家只需打开京东App搜索“外卖入驻”,就能快速办理入驻。前不久,京东外卖更是宣布将于4月11日早8点正式上线百亿补贴。种种动作,无一不在表明京东发力外卖业务的决心。
只是,必须要说的是,外卖江湖早已不是靠资本补贴就能改写规则的草莽时代,新玩家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用户习惯固化、运力网络密布、商家生态成熟的市场中,差异化突围的空间究竟何在?
后来者凭什么?
据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为65%,而饿了么占比为33%,其他平台合计占有率仅为2%。从数据来看,仅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就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在美团、饿了么构筑的铜墙铁壁前,京东外卖的入场不可谓不冒险。不过,既然敢于此时深入外卖市场,京东也有着自己的底气。
一是,京东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为其入局外卖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得益于京东到家的多年积淀,京东已构建起庞大的即时零售网络,其中,京东小时购已覆盖550万零售终端,4000个仓储网点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另据京东数据,达达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累计注册骑手数量达数千万。京东这些资源能为外卖配送提供高效保障,提升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尤其在生鲜、医药等即时需求场景中形成差异化服务。
二是,京东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流量,能增加新业务的用户获取速度。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京东的月活跃用户为5.5亿。可见,京东主站拥有海量活跃用户,可以此为契机通过首页导流、联合促销等快速吸引用户尝试外卖服务。另据京东此前的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京东PLUS会员在籍会员人数达到3400万。这类年均消费5000元以上的高净值群体,与品质外卖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这种用户基本盘的精准性,为差异化竞争提供了天然试验田。
三是,京东为骑手权益保障的举措,也有助于其服务质量的提升。据公开资料,今年2月24日,京东集团宣布全面承担外卖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括个人缴纳部分,并且确保骑手现金收入不会因为缴纳五险一金而减。这一举措解决了骑手社保缺失、劳动权益无保障的顽疾,有助于提升骑手的归属感,进而提高配送效率和用户好评率,促进外卖业务发展。
行业格局突围战不好打
手握优质资源的京东,在外卖赛道的起跑线上看似占据先机。但当战略蓝图遭遇地面战争,资源转化效率的衰减开始显现。
一来,京东长期积累的长途干线物流能力,与外卖行业所需的短途即时配送存在差异。众所周知,京东核心优势在于长途干线物流体系,其自建仓储与配送网络擅长处理计划性较强的电商订单。但外卖行业依赖的是分钟级响应的短途即时配送,需高频次流动的骑手群体与动态路线规划能力。这种基因层面的差异,使得京东难以用电商逻辑解构本地生活服务。
二来,京东外卖所采取的高补贴策略虽能迅速吸引消费者,但该策略却有不可持续性。日前,京东外卖正式上线了百亿补贴活动,将面向全体用户发放补贴,最高20元,天天都能抽,覆盖京东外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此举虽然可以有助于快速吸引新用户尝试使用京东外卖,却也增大了京东所要负担的成本。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美团、饿了么已构建起用户心智壁垒,单纯依赖补贴难以形成长期留存。正如滴滴出行补贴大战后用户回流现象,京东若持续烧钱可能陷入“获取-流失一再获取”的恶性循环,最终因资金链压力导致服务品质滑坡。
三来,平台黏性形成的用户习惯,构成京东外卖最难突破的护城河。经过多年的深耕,美团、饿了么早已成为外卖行业的佼佼者,消费者也早已习惯使用这些平台。京东虽然也是知名平台,但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将京东视为“家电数码专属平台”。这种认知惯性导致用户即便在京东完成购物,仍会切换至其他平台点餐,较难习惯直接使用京东点外卖,京东需要花费大量资源来吸引用户改变习惯,培养新的外卖消费心智。
商家供给也得修炼
在这个由美团、饿了么双雄割据的万亿级市场,新入局者京东所面对的不仅是用户习惯的铜墙铁壁,更有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商家争夺战。
一方面,美团外卖与饿了么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下来了大量商家资源。据美团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美团年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年活跃商户数增至1450万,均创下历史新高。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饿了么国内活跃商家数量就达到了420万。
虽然京东外卖凭借着“全年免佣金”政策,实现了商家数量的快速增长。据京东黑板报消息,京东外卖自2月11日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已覆盖全国126个城市,入驻品质堂食餐厅门店数突破30万家。但相较于其他,京东外卖的商家数量仍显得颇为不足,而这会使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化”路线,此举虽然和老牌外卖平台形成了差异,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品类相对单一的局面。据悉,京东外卖仅限堂食餐厅和品牌连锁餐厅。正因如此,京东外卖的商家类型也主要集中在餐饮领域。而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除了餐饮供给之外,还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药品等非餐饮品类的供给,可以满足消费者除餐饮外的其他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即时消费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京东外卖的征途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它或许难以复制京东商城昔日的颠覆神话,但其在品质化、合规化、技术化方向的尝试,正在为行业进化提供新的坐标系。当野蛮生长成为过去式,或许正是这种“不完美创新者”的存在,才能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健康的竞争生态。毕竟,本地生活服务的终极竞争,不在于补贴力度,而在于能否创造增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