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纷争30年,资本永不眠∣调味江湖①

斑马消费 陈晓京

近7000亿调味品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并购潮。

掀起这一波潮水的,正是新近崛起的本土调味品企业。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与懒人经济的增长,对调味品有了更多需求;另一方面,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孕育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近30年来,中国调味品行业大致走过了三大阶段:外资主导的并购潮、本土企业集体上市潮,以及正在发生的本土企业引领并深化的新并购潮。

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哪些企业博得头筹,哪些产品会迭代成为市场新宠?整个调味品行业,还会发生哪些新故事?

500

 

外资大并购

过去,调味品一直呈现出小、散、零、乱等特征。30多前,调味品的生产绝大部分局限于小作坊、小工厂。

上世纪80年代初,无锡荣氏后人荣耀中,运用河南南乐县土鸡资源,提炼出鸡精。它既能让人体验到鸡汤的鲜度,又可以实现对优质土鸡的深加工。

至此,中国鸡精与东欧的牛汤块、日本的鲣鱼精,并肩世界三大调味料,一时获奖无数。荣耀中也成为业内公认的中国鸡精发明人。

1988年,荣耀中回到上海,创立太太乐品牌,誓要将这种鲜味带给全国数十亿消费者。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市场拓展,太太乐鸡精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成为中国调味品大家族的一员。

2002年,荣耀中领衔制定中国鸡精行业标准,并在两年后颁布执行。自此,鸡精成为调味品中的正规军,同时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

同一时期,在四川凉山地区支边的严俊波,也利用当地土鸡资源,开发出鸡精产品,这便是后来纵横西南的豪吉鸡精。

让人未曾预料到的是,中国鸡精的两大品牌,会先后投入同一家外资的怀抱。

1999年8月,瑞士炎热的夏季里,太太乐和雀巢签署协议,转让80%股权,雀巢借此得以在中国开启调味品业务。

雀巢一直对中国调味品市场野心勃勃,1994年通过旗下调味料品牌美极,推出适合中国口味的美极鸡粉,但是反响平平。

拿下太太乐后,雀巢继续瞄准中国本土品牌。2001年,雀巢收购豪吉鸡精60%股权。2016年,又买下荣耀中手里所持太太乐20%股权,实现完全控制。

通过不断收并购,雀巢完成了中国调味品商业拼图。鸡精之外,酱料、酱油、川味调料等一应俱全。

雀巢入主太太乐之前1年,以洗化产品立足的联合利华也开始涉足调味品业务。1998年,联合利华收购上海老蔡酱油,但资本并未助力老蔡酱油崛起,它连同同期投入外资怀抱的京华茶叶,一起湮没在市场中。

此后,外资对本土调味品品牌的收购,几乎没有停歇。

2002年,以婴儿营养米粉起家的美国亨氏,收购国内香精香料龙头广州美味源食品,两年后拿下龙凤食品;2006年日本味之素斥资18.45亿港元收购上海淘大食品。2010年,亨氏又以1.65亿美元收购一线酱油品牌味事达,再次震惊了调味品行业。

 

集结资本市场

外资引领并购的十多年里,中国调味品行业逐渐觉醒,从蛮荒走向成熟,市场悄悄开始发生逆转。

2010年前,调味品企业大多没有完成资本化,仅有中炬高新和恒顺醋业,在1995年和2001年先后上市。

直到2012年1月,资本市场才迎来“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今酱油瓶上常见的拉环瓶盖,就是加加食品的创造。这个小小的发明,带动了酱油行业的包装革命。

不仅如此,加加食品还首次对酱油分类,细分出生抽、老抽两大品类,对行业第二次革新。随后,公司推出面条鲜酱油,针对细分市场开拓品类,启发了酱油行业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意识。

加加食品上市之时,远在佛山的海天味业正对资本市场摩拳擦掌,一个造富神话,即将展开。

2014年2月11日,海天味业上市当天市值逼近500亿元,追随创始人庞康多年的30多位股东,携手成为亿万富豪。

“酱油一哥”上市前一个月,“料酒大王”也和资本市场结缘,老恒和酿造(02226.HK)顺利登陆港股。

之后,安记食品、东索食品(新三板企业,太太乐等供应商)、颐海国际以及千禾味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2019年,中式复合调味料行业代表天味食品,历时7年鏖战,终于在A股上市。

至此,本土调味品企业完成在资本市场集结。

 

新并购潮起

本土调味品企业获得资本市场助力,以它们为主角的并购潮就此拉开帷幕,行业进入新阶段。

加加食品上市当年,就完成对四川阆中王中王的收购,将这一家主营酱油、食醋的老字号收入囊中,成为公司布局四川乃至西南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

之后,上市调味品企业的胃口更大了,收购战此起彼伏。

2015年6月,海天味业(603288.SH)收购主营腐乳产品的广中皇;2017年1月,北上收购了镇江丹和醋业70%股权;2019年12月31日,公告收购芝麻油厂商合肥燕庄67%股权。

通过收并购,海天味业在酱油、蚝油和调味酱三大产品之外,拓展出新的品类,利用庞大的销售渠道,获得更大收益。

以零添加产品异军突起的千禾味业(603027.SH),也加入到这场战局之中。2019年,公司在恒顺醋业(600305.SH)家门口收购了镇江恒康酱醋,对价1.5亿元,成为公司在华东地区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

这几年行业并购最凶悍的,当属天味食品(603317.SH)。尽管公司上市较晚,但在前辈面前不遑多让。

原本,公司主要聚焦于火锅调料和中式菜品调料,近几年风格陡变,不惜砸钱打通上下游。

2022年,斥重金投资连锁餐饮企业天味美(旗下李想大虾连锁店)、团餐运营商麦金地、千喜鹤,以及马路边边串串香、老街称盘麻辣烫母公司墨比优创,还投资了牛油供应商四川航佳、骨汤料供应商独凤轩。此外,还参股机械制造商成都海科。

2023年,又投资线上中小B渠道复合调味品头部企业四川食萃食品,一举掌握“拾翠坊”、“面之大”、“香呷呷”三大品牌。去年11月,控股复合调味品企业加点滋味,强化对C端市场的驱动。

在一系列收购后,天味食品已深入餐饮、预制菜和复合调味品三大领域,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2年后,调味品企业积极应对市场格局变化。日辰食品与呷哺呷哺“联姻”、梅花生物收购协和发酵,金龙鱼、鲁花等加入调味品战局,本土调味品企业们通过收并购弥补自身短板。

它们知道,短期内打造第二曲线,不仅需要勇气和能力,更需要运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