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米SU7事故:智驾系统是“背锅侠”还是“真菜鸡”?一位修车佬的爆笑技术观察
此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汽车e族",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
原文如下;
各位车友大家好,今天不聊火花塞积碳,咱们来掰扯掰扯小米SU7高速事故的瓜。为啥别人撞车骂司机,小米撞车骂车企?是智驾系统智商掉线,还是网友集体“赛博断案”?且看我们用修车逻辑和段子手灵魂给你扒个底朝天!
一、智驾等级:L2的“副驾”硬要装“老司机”?
小米SU7的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驾系统,官方定位L2级辅助驾驶,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开车,我端茶倒水递毛巾”。但问题来了:这“端茶小弟”突然被要求表演胸口碎大石,翻车了怪谁?
智驾的“薛定谔式靠谱”:根据官方数据,事故前NOA检测到障碍物并减速,但驾驶员接管后还是撞了隔离带。这剧情怎么像驾校教练突然把方向盘一撒,喊“换你开!”,结果学员一脚油门怼墙上了,最后教练还怪你腿短够不着刹车?
L2的“甩锅哲学”:L2本质是辅助,责任归司机。但车企宣传片里智驾系统闪转腾挪丝滑如德芙,车主提车后才发现,这货实际表现约等于“会背交规的复读机”——道理全懂,实操稀碎。
二、法规:交规说“你背锅”,车企说“我无辜”?
中国法规对自动驾驶的界定,比修车时找螺丝规格还混沌。
责任分锅指南:目前L2事故责任归驾驶员,车企只需提供数据自证系统没抽风。但问题是,车企广告里智驾系统堪比秋名山车神附体,用户一放松,事故一来,网友自然骂车企“虚假宣传”。
“锥桶识别”成玄学:小米SU7的AEB(自动刹车)不识别锥桶、水马,而事故路段偏偏是施工改道放了一堆路障。网友怒喷:“这智驾是看到障碍物就开启‘量子波动闪避’模式?”要我说,这就像驾校教练说“我只教你怎么躲车,不教躲路障,因为考试不考这个”啊!
三、网友观点:车企互怼大赛,吃瓜群众看戏
事故一出,车企和网友的反应比拆变速箱时的零件还飞溅:
友商“痛打落水狗”:特斯拉喊“安全第一”,宁德时代光速撇清“不是我的电池”,理想CEO李想呼吁“别玩文字游戏”。这年头车企友谊的小船,比泡水车的底盘还容易锈穿!
网友分两派:
1. 技术怀疑党:“智驾系统就是半成品,车企拿用户当人肉测试员!”(建议车企下次交车时请附赠头盔+保险单)
2. 用户甩锅党:“自己开车玩手机,怪车企不如怪自己科目二没学好!”(驾校教练连夜把“如何骂醒智驾依赖症学员”加入教案)
四、总结:车企和用户,谁该“踩刹车”?
车企的“过度承诺”:宣传时把L2吹成L4,用户以为能车里吃火锅唱K,结果一撞回驾校重考现场。要我说,广告词不如改成“本车智驾系统仅供参考,翻车请默念阿弥陀佛”。
用户的“蜜汁自信”:NOA一开,司机秒变“车内观光客”。智驾不是请代驾,手离方向盘,修车找我唠!
最后灵魂暴击:各位老铁,如果你家车的智驾系统突然说“前方有障碍物,但我选择摆烂”,你是选择相信它的“佛系避险”,还是相信自己的“佛山无影脚刹车”?评论区交出你的答案,点赞最高的朋友将获得祖传秘制《智驾防坑指南》一份——附赠如何用扳手敲醒犯困智驾系统的神秘教程!
(声明:本文充满修车佬的胡说八道,开车请带脑,修车请带钱。道路千万条,保险买全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