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剑履新华夏银行董事长:以稳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标题: 杨书剑履新华夏银行董事长:以稳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年2月27日,金融业迎来重磅人事变动——北京银行原行长杨书剑正式履新华夏银行党委书记,并将按程序接任董事长一职。这位拥有27年北京银行从业经历的“金融老兵”,带着“稳健派”掌舵者的丰富经验和数字化转型的前瞻视野,为华夏银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注入强劲动能。
深耕城商行的“战略家”:从北京银行到华夏银行的跨越
杨书剑的职业生涯堪称中国城商行发展的缩影。自1998年加入北京银行前身北京城市合作银行以来,他亲历了该行“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全过程,从基层业务骨干逐步成长为战略决策者。担任北京银行行长的八年期间,他推动总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稳居城商行首位,更以数字化转型统领“五大转型”,打造出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特色品牌。北京银行在公告中评价其“勤勉尽责,锐意进取”,正是对其战略执行力的高度认可。
此番掌舵资产规模超4.38万亿元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杨书剑面临的不仅是舞台的扩大,更是战略升级的机遇。华夏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国家队”,绿色信贷余额达8600亿元,跨境服务网络覆盖“一带一路”72个国家,与北京银行在区域深耕、科技赋能方面的优势形成天然互补。业界普遍认为,两家北京市属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有望构建“城乡服务+科技创新+开放金融”的立体化发展格局。
接棒“量质齐升”的华夏银行:锚定价值创造新航向
杨书剑接手的华夏银行,正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2024年财报显示,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3%至971.46亿元,净利润增长4.98%至276.76亿元,终结了连续两年负增长;不良贷款率降至1.6%,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61.89%,资产质量攻坚战成效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绿色贷款、科技金融贷款增速分别达42%和35%,零售AUM突破1.2万亿元,彰显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决心。
履新伊始,杨书剑已迅速展开调研部署。在信用卡中心调研时,他明确提出“精品化战略”“集团化协同”“精细化管理”等五大要求,强调“不盲目追求规模,专注高素质客户经营”,这与华夏银行近年推动的“有质量的增长”理念高度契合。行长瞿纲补充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更显示出新管理层对业务结构调整的清晰规划。
穿越周期的“三碗饭”哲学:在寒冬中培育增长新动能
面对银行业净息差降至1.52%的历史性挑战,杨书剑早年提出的“政策饭、风险饭、特色饭”理论更具现实意义。在北京银行期间,他通过深化科技文化金融特色,打造了穿越周期的韧性;如今在华夏银行,其绿色金融优势与数字化转型基础(金融科技投入占比2.1%)将成为新的突破口。正如他在北京银行年报致辞中所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种战略定力与27年积累的风控经验,将成为应对复杂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期待,这位兼具稳健风格与创新思维的掌舵者,能够带领华夏银行进一步强化“绿色+跨境+供应链”的差异化标签,在股份制银行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华夏银行与北京银行的战略联动亦可能催生“1+1>2”的化学反应,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从城商行标杆到全国性股份行的跨越,杨书剑的任职既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跃升,也是中国金融业人才流动与战略升级的生动注脚。在银行业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其倡导的“稳健创新”理念与华夏银行的资源禀赋若能深度融合,或将书写一段“老将开新局”的行业佳话。正如他所坚信的——“看到未来方知未来已来”,华夏银行的新篇章值得期待。
来源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