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中国AI的一个误判,如何扭曲了全球技术竞争格局?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度被科技资本,尤其是美国的垄断科技资本所把持。为了确保技术领先优势与资本收益,被微软注资的OpenAI走向闭源,在商业化道路上迅速推进;以彼得·蒂尔为代表的硅谷右翼资本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与技术优势,渲染中美竞争的氛围以凸显自身重要性,推动对华科技制裁与美国国内的去监管议程,极力推动人工智能、加密货币等新技术快速落地,走上了不顾全球福祉的“加速主义”道路。在这一背景下,DeepSeek的出现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不仅让我们在中美科技竞争中获得了些许腾挪空间,给了我们反思技术进步与文明发展的政治余地,还展示了一种新的建立在开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技术嵌入社会的新可能。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嵌入社会的过程,也是资本的逐利性冲动和社会自我防卫的力量相互磨合的过程。如何引导技术资本的方向,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技术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任务。
▍走出资本与技术联姻的神话
资本与技术常常联姻。科技巨头会将技术绑在它们的战船上,主张技术的发展、应用、推行全环节都离不开高额资本投入,以创新的不可知性和地缘政治竞争的惨烈性为由,把技术牢牢垄断在自己手里,攫取垄断租金,并将普罗大众的利益诉求排除在外。
AI技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美国的技术资本就营造出了这样一套叙事:在摩尔定律与规模法则的主导下,无数高性能GPU彻夜轰鸣,电力与冷却水交替流动,资本奔涌,在硅谷巨头们采集的庞大数据的喂养下,只有站在顶端的科技巨头才能把人类文明带入新的时代。要想进入新文明——先进入它们的围墙花园,接受西方科技巨头们的垄断。
如今,这一叙事被DeepSeek打破了。高性价比的开源模型使得本地化部署成为可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路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DeepSeek打破了技术垄断与重资本投入的神话。DeepSeek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有力地证明了创新能力并不取决于资本多寡,技术进步也不是垄断资本的专利。其次,DeepSeek走出了一条技术普惠化的道路。低成本的本地化部署让DeepSeek能够快速进入教育、医疗、制造业等场景,并解决了各行各业有关数据泄露等问题的担忧。面对生产资料的革命性变革,站在一线的生产者、使用者们真正掌握了主动权。再次,DeepSeek改变了人工智能行业的游戏规则。各大科技公司被迫改变以往通过知识产权与资本优势打造垄断壁垒的竞争策略。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方向不再由科技巨头肆意决定,而是朝着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向迈进,在高性价比开源模型的帮助下,各垂直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正在迅速铺开。
▍“机器换人”与“文明焦虑”
DeepSeek撕开了美国垄断性科技资本打造的铁幕,但这只是第一步。在有关人工智能的忧虑中,有两个问题最为迫切:一是劳动力上的“机器换人”,二是人类文明的承继问题。
人工智能将引发“大失业”的危机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自互联网发展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碎片化一再加剧,有关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机器换人”危机,更是让人们开始思考诸如“机器人税” “全民基本收入”等新的收入分配方式,虽然这些解决方案看起来仍然虚无缥缈。
不过,“机器换人”不只是一种经济危机,更是一种社会组织性危机。劳动是人们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是人们嵌入社会关系、找到社会联结的方式,在现代越发原子化、个人化的生活环境中,取消工作单位、取消劳动场景,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取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联结,把人们往互联网建构出来的虚拟世界中推赶。虚拟世界是一个虚假的个人主义乌托邦。在里面,你可以拒绝真实社会中的复杂亲友关系、同事关系,肆意挥洒自己的微小情绪,不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沉重肉身与伦理约束,不再较真、脱实向虚,“抱残守缺”、悠然自得。
虚拟的社会联系会让文明传承下来的知识与价值失效。互联网时代以来,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以往金石羊皮上承载着人类行为规范与价值伦理的知识,大幅降格为供个人消费的信息。人们自主决定什么有用、什么无用,个人的偏好取代了集体的规范,这当然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民主实践。然而,至少在我们的时代,人们还是需要让自己吸收到的信息接受现实生活的磨砺与检验,在具体的社会行动中锻造自己的信念与认识,最终磨合出新的更加自由平等的社会伦理。可是,如果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无须劳动,但又缺乏其他有效社会组织方式的时代,如果真实世界的万钧之力彻底被人与AI轻飘飘的对话取代,那我们会走向何方?
想想互联网上缺乏约束的个人带来的网络暴力和信息茧房,西方正在上演的民主政治困境与衰败,想想或许正在酝酿中的新卢德运动。资本逐利的冲动正在将我们带向这样的未来。面对技术资本狂飙突进,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式驾驭资本化的技术,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保卫我们的社会组织与真实社会关系,用政治与集体的力量防止迫在眉睫的劳动力危机与并不遥远的文明危机。
不过不必悲观。不只是因为DeepSeek展示的新技术路线,更是因为“道德通常是苦难的产物,是对危机的精神反应”(韩少功语)。面对狂飙突进的新技术,我们有理由相信来自社会的“反向运动”与人类的韧性,更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的集体行动优势,以及在保护社会组织与现实生活上的力量。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的政治支撑下,在紧迫但现实的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找到和谐的“人机关系”,这有赖于所有人的政治责任感、实践智慧与持续努力。
2025年3月,OpenAI向美国政府谏言,要求推行它们的“民主AI”,禁止来自中国的“专制AI”。然而,谁才是狂飙中被大型科技资本绑架的AI路线,谁才是在探索与社会兼容的AI路线,早已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