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救援转入新阶段,医疗和防疫成了头等大事,中国雪中送炭

缅甸地震黄金救援72小时已经过去了,虽然救援行动还在继续,但是从公布时的数据为“遇难人数为2065人,3400人受伤、300人失踪”(3月31日数据)来看,相关统计工作已经很难进行了,只能滞后统计。主要原因还是除了自救以外,一些高层建筑倒塌之后,缺少大型工具的专业施救人员,很难立即开展下去。

500

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战乱,本就拥有很多难民,在人道主义危机中挣扎的地方来说,发生这样规模的地震,本就是一个200年一遇的灾难。再加上当地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气温都超过了35摄氏度以上,甚至到达了40摄氏度,灾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500

因此,除了继续救援以外,中国也紧急捐献了1亿元人道主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多个国家也紧急行动起来。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缅甸地震列为最高等级响应水平,呼吁各国提供援助。

500

主要是本来缅甸这个季节的霍乱疫情,登革热、疟疾等流行病的暴发。加上地震后,大量的动物、人类遗体在高温中腐败,特别容易爆发瘟疫等传染性疾病暴发等情景。

当地严重缺乏医疗设施和物资,应急的住所和饮用水、食品等也很紧缺,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将是更加难以想象的灾难。

500

因此,中国不仅派出多支救援队,还紧急调运了运-20直飞缅甸仰光运送医疗物资,还继续为震区提供野战医院系统。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一直在行动。

在中国、俄罗斯的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缅甸救灾行动中来,联合国机构也正争分夺秒地驰援缅甸地震灾区。

500

“儿基会”发布警告:即使在地震发生前,就有650多万儿童需要援助,地震后数据更将暴涨到千万级别。

另外“粮食署”表示:缅甸本就面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今年该国有四分之一人口,即1250万人面临粮食不安全,地震后严重饥饿将严重加剧。

500

天灾如果和人祸叠加,饥饿、贫穷、地震、高温、传染病如果再次叠加,将成为人类共同的灾难,可以说,这是严重考验人类的一场紧急救援行动。中国一直走在前面,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进来。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