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巡逻、无人车潜伏、无人机送餐,解放军炊事班都这么科幻了?
说起解放军的炊事班,大家脑海里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野战条件下炒糖色,解放军重视后勤可以说是个老传统了。
前两天,军武菌刷到一条央视的视频,讲的是关于无人装备助力炊事班作战的,视频中,有机器狗巡逻哨、无人车潜伏哨,还有送餐无人机。
怎么一夜之间,连炊事班都如此科幻了呢?
片中出现的机器狗也就是四足机器人,在近些年关于解放军的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在一些一线部队单位中,国产机器狗已经成为了万用平台。
早在2016年,解放军陆军装备部主办了一场“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其中就有一台名为“奔跑号”的国产山地四足仿生机器人发挥出色,获得了50米竞速和综合越野第一名,从此,解放军的四足机器人开始一路狂奔。
2018年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可用于战场侦察和运输弹药物资的小型军用四足机器人首次亮相,2023年的央视军事栏目报道中,解放军西部战区部队装备的两个四足机器人,可以在操作员的控制下,对既定目标瞄准并开火。
这款已经在西部战区某部服役机器狗,装备的有摄像机、雷达、激光扫描仪以及部分火力武器等等,不仅能自主巡逻,进行监视,在发现可疑的目标后,还可以自动识别并且进行追踪。
它还可以通过内置的激光扫描仪对战场进行地图测绘,为战士们提供精准的战场情报,还可以进行搜爆任务,此外,它还能被旋翼无人机投放。
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又有了成群的“机器狼”问世,这种四足机器人集群系统由1辆载车或控制车,结合若干多型四足机器人组成。
其中包含综合打击四足机器人、侦察探测四足机器人、运输保障四足机器人、操作处置四足机器人等,能够在城镇街道、厂矿山洞等场景中协同执行复杂清剿任务。
在那次航展展示过2台综合打击型、1台侦察探测型、1台运输保障型组成的编队,其支撑作战半径可达2公里,续航时间达3小时,支持自组网节点最大30个。
通过运用集群作战概念,“机器狼”集群系统可实现“人-车-狼”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动态自主协同,具备复杂环境下的侦、打、破、评、保一体化无人集群式综合作战能力。
有了它们,就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市区、高原山地等复杂环境下通信能力差、突击能力弱、通行水平低、跨层机动能力弱、单体作战效能低的难题,为特战分队和步兵分队提供集群式综合作战手段。
你看,从单一用途到符合多用途,从侦察到打击,从装载步枪到背负导弹,从单“狗”到群“狼”,能把机器狗玩儿得这么溜的,恐怕全球也就独此一家了吧,所以,弄个背枪的机器狗帮炊事班放哨,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
视频中出现的无人侦察车从外形上看,这款小型无人侦察车采用履带式装甲车辆典型的外形设计,像有人装甲输送车的缩小版。
其履带式行动机构采用4个宽间距的负重轮,前两对负重轮和后两对之间有明显间隙,为了减重和静音隐蔽,履带没有采用钢制履带,而是橡胶履带,它采用的是电动装置驱动,机动性非常好。
其搭载的高性能车载微型电脑,负责处理全部数据、设计行车路线并调整车速、发出控制执行指令等,车体后部可以倒伏的柱形侦察桅杆上,装有白光和红外摄像头,监控范围接近360度,能通过数据链天线向后方传输前方侦察目标图像和数据。该车还有GPS天线,可以用于自主驾驶和定位导航。
这种无人侦察车体积不大,而且采用了多种降噪和隐蔽手段,因此它在战场上活动目标很小,难以察觉,这为其执行潜伏侦察任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炊事班做饭的时候,由它来充当暗哨,其隐蔽性可比人强多了,而且距离和
精度也比人远,可以在不惊动被伏击对象的情况下,持续隐蔽地侦察监视目标情况。
这种小型无人侦察车亮相的时间也比较早,在2018年的军事报道中,就曾出现在解放军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的一场实弹演习中,当时是用它和无人机实时评估共享的火力毁伤结果的。
这种小型无人车其实是一个作战平台,在实际服役过程中,解放军在这种车上选择性安装了7.62毫米或5.8毫米轻机枪,或者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察打一体的形态下,它可以配备白光、红外和微光等多通道探测和瞄准系统,既能向后方传输图像和数据,也可以对目标进行火控瞄准射击。
它非常适合巡逻值守,用于减少作战班组侦察和打击时自身暴露的机会,搜索和歼灭隐蔽于建筑物和坑道内的敌人,以及救援受困班组成员等任务。
实际上,无人车伴随作战在解放军作战中越来越常见,解放军装备的无人车不仅涵盖了侦察、打击、输送等用途,也涵盖了从大到小的各种体型。
2020年10月,在第73集团军组织的一场多兵种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练中,就曾展现诸如无人破障船、无人侦察车、无人弹药输送车等新型无人作战平台,其中有三款可以进行伴随作战。
至于片中出现的无人机嘛,那就是老生常谈的事儿了,咱们在这儿也不做赘述,早在2020年的时候,解放军就已经展示过如何在海拔4500米高原用无人机进行热食前送了。
近年来,我们的无人机应用很广泛,大到战略级的无人机,小到这种投送食物的无人机,在解放军中都不罕见,哪怕是这种投送事物的六旋翼无人机,都能让解放军玩出蜂群来。
从这几种装备的应用情况我们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解放军正在把这些无人智能技术装备融入到现有作战体系中,而非俄军或乌军那种临时投入使用的“应急装备”。
解放军的无人武器装备使用战术,也并不是单纯围绕步兵建立,而是所有单位都能受益,只是考虑到不同单位的需求,这些无人武器各有各的用途罢了。
而一个小小炊事班,都能用上机器狗、无人车和无人机,也能看出来咱们对于后勤保障的重视,在片中那个野战环境下,炊事员们拿着菜刀,直接在手上滚刀切菜,就这个动作都能让军武菌大写一个服字,更不用说短短几十分钟就能为部队做上色香味俱全的野战套餐了。
反观这几天被众网友讥讽的韩国消防员的伙食,在他们与大火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晚餐却只是两个一次性饭盒里,一点米饭、海带汤、几颗豆子和泡菜。
照片发布者A先生写道:“这是从下午2点工作到晚上8点的消防员晚餐,至少该有半顿饱饭。”不少韩国网友痛斥:“囚犯的伙食都比这强!”“消防员拿命换来的捐款去哪了?”
都说好的伙食抵得上半个指导员,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服务,部队又怎么能够放心去打仗?对于部队来说,炊事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厨房,更是一个战场上的“大后方”。
虽说我们现在说一把炒面一把雪,是强调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奋战的精神,可不代表我们就希望让战士们就只能吃喝这些。
要是有条件,我们不仅要让战士们吃上热食,还要吃得上各种肉,吃上水果蔬菜,只有吃饱喝好了,才能有更好的体力,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而不是像韩国的消防员的伙食那样让人寒心。
正所谓管中窥豹,当曾经的未来战争已经变成了现代战争,在用上各种先进无人装备的炊事班的身上,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到一支强国军队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