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素质高低没有啥意义,我们得看看素质高低背后的原因

【本文来自《说中国人素质高的,不妨在城市合租房住半年试试,不妨到工厂底层打半年工试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单说素质高低没有啥意义,我们得看看素质高低背后的原因。有没有感觉中国这一二十年来素质提升了很多?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中国经济在这一二十年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发展,有了经济以后普通人就有了钱、有了高水平的教育,普通人就能从在温饱线上挣扎向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迈进,就有了社会道德感的普遍提升,就有了你说的所谓的“素质”的提升。

二十多年前,为了还家里欠下的债务,我爸妈在上海打工,那时候是真穷,经常连吃饭的钱都没有,酱油拌着白米饭就是一顿饭了,因为还带着我,我妈看我好多天都没怎么正经吃菜,就会在夜里去偏远地区的农田里“没素质”的偷几颗白菜,家里就有几天可以吃上点正经菜了。到了现在,随着国家的经济起飞,家里的条件也好了(真的很感谢“全民小康”这个国家大计),我老妈自然是不会再“偷菜”的了,甚至有些时候还会资助几块给路边上的可怜人或者那些无计可施专门上门讨一口饭吃的人(到了现在真的是还有少数的人饭也是吃不上的),她自然也是从你口中的“低素质”变成了“高素质”的人。但她也从始至终都没有变,一个普通农村女人,一个伟大的母亲。

当大多数人连活下去都无法保障的时候,还谈什么道德、什么素质呢。说欧美有“素质”,是因为他们真的有素质吗?确实部分是,但这种“有素质”的表象下,是国家强大的经济和福利水平支撑的,当你家里有金银万千的时候是不会在意一颗青菜的得失,也不会为了别人多吃还是少吃了你家的一碗米饭而跟人争吵,你就会表现的“很有素质”。而且在美国无责任、无规则、无限制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你所谓的欧美的“有素质”似乎正在向“无素质”迈进。

不过,你说的有一句话是对的,“素质”高低,中国不应该跟欧美比,应该跟东南亚比,因为人在恶劣条件下表现的“有素质”是比在优渥条件下表现的“有素质”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的,所以古今中外才有很多在极端恶劣条件下而表现出高的人性道德的故事为人传颂。希望你也能向这些先贤们学习,而不是只是动动嘴皮子在这里高谈阔论“素质”高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