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入该配什么车?”,最近内地和香港网络上都有在讨论这个很现实的话题
最近看到这么一则网络新闻,即:你的收入该配什么车?
这个话题,随后也被香港网友转载讨论。其实,这个话题也蛮有意思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写实的家庭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炸式发展,各种品牌和型号的车型映入百姓家庭的眼帘,很多工薪家庭购买家庭的第一部汽车是很普遍的事情,尤其是小年轻夫妇,购车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即在“汽车眼缘”之下,也要相应的去考虑家庭承担能力,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比如,问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零首付”(或者低到离谱的“低首付”)与全款买车相比,大家认为哪一个更划算?
而根据202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位数,差不多5W,即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可支配的汽车类型,其实是很“普通款”的。
OK,以上这是根据家庭年收入来配车型的情况,其实,在广东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来讲,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和投资规模来审核你是否能申请两地牌照。
这个经济现象,就是以上讲的家庭收入情况该配什么车是一样一样的。
(这是以前很长一段时期内,申请两地车牌的硬条件,
纳税额度以及投资规模的不同,你能申请到的口岸也是不同的。)
(网图)
不过还好,自从最近放款纳税审核要求后,以后“粤港”两地牌的续牌难度大大的降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粤港两地的商务交流,这大概就是广东对香港的优势反哺,仅此而已。
(续牌政策放宽,以后就是永久香港牌了)
【后语】
不管是“什么收入该配什么车”,还是“什么纳税能配到什么口岸的牌照”,从本质上讲,说明“汽车等级”以及“牌照等级”,恰恰就是反映个人(企业)社会经济等级面貌的一个非常具体的写照,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人靠衣装、马靠鞍”。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去研究车型价格等级的销售数据,其实就是研究当下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的一个非常好的数据维度,因为除了房产消费,汽车消费就是家庭单位为数不多的“大宗交易”,这个数据,很有说服力,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乘联会:2024年,全国乘用车均价从上半年的18.6万/辆降至10月的16.8万/辆
乘联分会称,中国私车普及仍处于千人乘用车保有量 200 辆的世界中低位水平,未来促消费的发展空间巨大。
*对于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梯度来讲,以下某个月的“偏正态分布”的价格图,是非常符合当下中国消费者真正的购买能力的。
OK,大家闲聊一下:
你认为以上网友们列出的“你的收入该配什么车”,有没有一定的道理呀?
而对于粤港澳三地车牌的情况来说,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这在以前广东很长一段时期内,两地车牌、三地车牌,处在广东汽车的“鄙视链顶端”,这是真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