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体而言,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的难度增加了很多,尤其是以后难度只会更大
【本文由“夏虫听冰”推荐,来自《法律给予的是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选项,但你不能破坏选项、既要又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博主写的这个事情的几篇都挺切近情理的,其实这个具体案例的背后是中国村社治理的失效,原来的乡村自治,大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一个熟人社会氛围共同维护这个规矩,现在没有了。个体层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谈利益与法律,不再谈脸面的问题了。从社会结构上来说,原来是三层的,个体,社群(乡村,社会),国家(法律制度),现在是没有了中间层,只有了个体与国家了,这个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小家庭是与社群高度共生的,就像是一棵树与一片树林的关系一样的,树林的一棵树与单独的一棵树成长起来的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当前社会,绝大多数人还是出生在核心小家庭里,生活在核心小家庭里,并且去组成核心小家庭来在生活中实践这种价值观。现在社会氛围下,这种难度在不断增加,这个与经济水平没有必然关系,很多经济水平很高的人,最后也没有经营出自己的满意的小家庭。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回到传统的三层次结构中呢?事实上是不可能,现在的情况绝对是社会的进步,个体自由的进步。虽然作者也说了西方与日韩在这方面的很多问题,我个人认为也只是进步路上的试探,利害得失都有,只能说是前进路上的代价。
对个体而言,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的难度增加了很多,尤其是以后难度只会更大。现在网络上抱怨的三姑六姨对个人婚姻的压力,可能在未来来年只是甜蜜的小烦恼,当后人像一棵小树苗一样独面风雨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抱怨拆散树林的我们这代人是愚蠢,自私的混蛋。
这个问题的走向可以遇见的是,以后个体结婚的年龄一定是更晚的,婚姻会更加多元化的,甚至以后可能会有一个职业,就是婚姻顾问,会有专业意见来帮人经营婚姻。或者另一个极端,以后的人根本就不是出生与生活在小家庭里了,真正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