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放弃580万年薪去创业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狗头合伙人铁马马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500

阿里的38位合伙人时常有进有出,只有两人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一个是蔡崇信。

有人说,蔡崇信是马云的诸葛亮。

诸葛亮决意出山辅佐刘备时,刘备尚无立足之地和军事实力。一如二十年前,马云和蔡崇信相见时,马云在互联网海洋中还是“沧海一粟”。

马云最感谢的人

马云自己说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 4 个人——孙正义、杨致远、金庸、蔡崇信,如果非得选一个最感谢的,那就是蔡崇信。

500

蔡崇信和马云都生于1964年,但是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南辕北辙,可以说两人原本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蔡崇信的父亲蔡中曾和祖父蔡六乘都是法律界名人,蔡崇信的父亲蔡中曾在1957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的台湾学生。家族开办的律师事务主营经济类业务,有许多跨国公司客户。

500

蔡崇信与父亲蔡中曾

当然了,有人说,马云的父亲也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的主席呢,但是,据说曲艺协会当年并不太大,是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加入退出的民间组织,所以和蔡崇信的家庭出身相比,马云的爸爸还真…

受家庭影响,蔡崇信从13岁赴美国读书,后就读于父亲毕业的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和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纽约做了三年税务法律师,后跳槽到瑞典Investor AB风投部门,做亚洲区总裁。

1996年,蔡崇信结婚,妻子是台南帮大佬、南纺创办人吴三连的孙女吴明华,他们还在台湾的豪华酒店晶华酒店里办了一场世纪婚礼。

500

吴明华真的很漂亮哦~

1999年,蔡崇信35岁,一位在台湾做IT的朋友请他帮忙把公司卖给马云。这才促成了二人的第一次见面。

关于蔡崇信到底是如何加入马云团队的故事有很多,因为当时二人确实有点悬殊,马云的阿里巴巴还没兴起,而蔡崇信已经是国际风投公司的“弄潮儿”了。

例如有个故事这样说:

蔡崇信告诉马云自己懂得法律和财务,可以加入阿里巴巴帮助他。

然而,当时的阿里巴巴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只有20多人的团队,一个在建的Alibaba.com,一间像“网吧”一样的工作室。

马云听完蔡崇信的话吓一大跳,说自己付不起那么高的薪资,一个月只付得起五百块,让他再想想。蔡崇信也很严肃地告诉马云,“我已经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创业公司,跟一批人一起共事”。

然后,蔡崇信辞去了年薪70万美金(当年约合580万人民币)的总裁之位,成了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

另外,知乎上还有人提问,现在有哪些疑似未来的穿越者(意思就是特别有先见之明的人)

有人提名王莽、徐寿、特斯拉、达芬奇、但有个人提名了蔡崇信,理由是:

500

阿里只是机会成本问题

虽然传说那么多,但在我看来,为什么蔡崇信愿意加入马云,蔡崇信在2016耶鲁商学院的访谈中,说的倒是十分“实诚”。

他说:

You
can live a very good life. Look at Jack, he went to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He had unlimited downside. Think about it, when you take a
risk, your down side is only so limited, but your up side is huge. When
your risk is a symmetrical, why not?

也就是说他当年的确很喜欢马云的团队,也很想和他们一起做一件事情,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冲动的。

就算失败了,他的机会成本其实也很小的,大不了就是再回去当律师而已,因为他当时其实已经算是“功成名就,财务自由”的状态了,家境也不差。

但是一旦成功的话,回报就很大了,所以他觉得面对这样风险和回报不对称的决定,他可以去尝试一下。

其实当年张勇慧眼识蒋凡也是一个套路,选择了一个财务自由想干大事的年轻人,即使失败了,机会成本也不大。

另外,还有人打趣,当年马云和蔡崇信的合作,算是一种“结婚”,即全球资源嫁接中国动力。

当时中国互联网还是蓝海的时候,马云成立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蔡崇信作为风头行家,发现了这样能在中国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所以蔡崇信负责到处去拉投资,马云在国内运营公司。

要说到孙正义开始关注马云,其实还要归功于蔡崇信,蔡崇信加入后,他的一位台湾好友是高盛香港地区投资经理,正要对中国互联网行业进行一次尝试性投资,蔡崇信则说服这位好友投资阿里巴巴。

该投资案于10月份敲定,高盛领衔一众机构向阿里投资500万美元。有人说,这次融资对于阿里巴巴意义重大,相当于帮马云打开了《天方夜谭》中那扇阿里巴巴的大门。

500

既获得了发展资金,也获得了投行巨头高盛的信用背书。这之后,日本软银的孙正义开始关注阿里巴巴,才有了之后马云和孙正义的故事。

永久的合伙人,有多永久?

后来的事情,因为阿里在互联网圈的迅速崛起,大家都知道了,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马云筹资8200万美元,合并雅虎中国。

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让阿里巴巴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可以说,阿里巴巴的“0至1”,归功于马云,但是从“1至N”,是马云、蔡崇信、合伙人们、以及成千上万的阿里人们一起经历的。

有媒体曾经好奇蔡崇信和马云的工作模式,问他,你与马云如何一起工作?

蔡崇信答:

马云在杭州工作,而我在香港(蔡崇信常居香港,他每个月去一次杭州汇报工作)。我们从未在一个地方一起工作过,但我们每天都会通电话。

这些年来,我觉得真正行之有效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彼此分享的坦诚态度。我可以批评他,他可以批评我,当然我们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点至关重要。我记得有时与他在电话中据理力争时,会激烈程度争吵甚至挂他电话。他对我也是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么做是出于保护公司的利益。

令人没想到的是,蔡崇信都不是和马云在一个地方工作,而就算这样,每个人都想“保护公司的利益”,铁马认为,这是包括蔡崇信在内的这些合伙人身上,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当然了,这一切也皆因阿里的合伙人制度。

蔡崇信说,他第一次感受合伙人制度是在注册公司时,他原以为创始人只会是马云一人,而马云却给了他一个名单,上面写着包括他和马云在内的18个人(也就是当初的十八罗汉)。

所以说,合伙人制度是阿里稳定和发展的法宝,它确保了内部人对阿里的控制,避免外部风投的随意干涉。

蔡崇信说:“一般创始人没有这样的胸怀,这件事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在2013年之前,蔡崇信一直担任着阿里巴巴的CFO一职,2013年之后,阿里巴巴的CFO被交给了张勇,看来CFO一职对于阿里举足轻重啊。

对了,写到这就有人说了“那马云还不是交棒给了张勇没给蔡崇信”,造成以下原因呢,有两点。

第一:蔡崇信和马云一样大,不是谁家都像李嘉诚一样54岁才让接班人上马;

第二:目前,蔡崇信已经处于半退状态,而且他的重心转移到了——公益和篮球。

最近,蔡崇信出现频率最高的新闻是NBA体育新闻,而不是财经新闻。

你没看错,他就是NBA球队篮网最新的东家,去年,他花72亿收购了篮网49%的股份,人们都说,这是他投资的最失败的一次,篮网转手肯定血亏。

500

但是,谁让人家有钱呢?毕竟,那个放弃580万年薪去创业的年轻人后来…

后来他赚了几百个亿啊,哈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