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汪老,影响我学术人生的前辈
2025年3月27日,是汪道涵先生诞辰110周年,笔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汪老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
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汪老辗转多地,先后在党的军事、财经、工业、外经、对台等很多领域担任领导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汪辜会谈”成为划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笔者的印象里,汪老不仅是一位资深的革命家,还是一位优雅而理智的学者型领导,他博学睿智,平易谦和,尤其是在汪老担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一职期间及后来的岁月里,汪老对中美关系及涉台问题研究的高度重视与直接关怀,给学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笔者本人来说,有两件亲历的事件更是终生难忘,倍受鼓舞,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自己的学术人生。
一是,在上个世纪末的很长时间里,笔者既是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注中美关系与亚太安全研究的学者,又是国务院台办海研中心的特约研究员,经常出席北京乃至国内不少地方的涉台问题研讨与调研,研究中不仅多次直接得益于汪老的有关讲话指示,而且有一次在上海当面接受过汪老的指导帮助。
在笔者记忆印象中,那次小范围的会见活动好像是在安亭酒店,得以小范围地与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的汪老一起,从与汪老的交谈会面中,聆听老人家的教诲,领会老人家高瞻远瞩的智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那一次难忘的交往中获得了继续钻研难题的勇气与动力。
笔者后来在涉台研究领域也有所获,其中一篇长文被新华社发了通稿,全国各大媒体全文转载,央视《新闻联播》也摘要播报。
二是,笔者的一部中美关系著作得到汪老的书面肯定。
那是1994年5月20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办了“当前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上海多家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期间,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倪世雄老师转达了汪老对中心举办这次研讨会的关心,并转达了汪老对当时国际局势尤其是对中美关系的一系列看法,转达了汪老对下一步有针对性加强中美关系研究的殷切期望,就在这次文字转述中,汪老还特别推荐大家读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笔者刚刚出版的《举世关注的中美关系》(据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简报》1994年第3期的记载)。
笔者非常感谢汪老的推荐,笔者的这本书在当时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从其内容看,包括“转折时期中美关系的崭新特征”、“影响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外环境”、“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重新选择”、“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四编,从写法上看,那是国内第一部由一位作者独立撰写他所生活时代及未来中美关系的书籍。
毫无疑问,相比较而言,笔者当时与金君晖、时股弘等一起参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资中筠主编的《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影响应该更大,但是《举世关注的中美关系》毕竟开创了中国当代中美关系研究的新风尚,能够得到汪老的肯定推荐,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据后来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进行一年学术高访的专家介绍,当年该机构经费压缩,仅采购两套中文图书,一套是关于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一套是笔者的这部关于中国外交的书,他们似乎也发现了中国学者研究的不同范式。后来笔者在多伦多大学高访期间,也在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看到笔者包括这部书在内的几本书,同样感到欣慰。
笔者在多年前能够受到汪老推荐的鼓励,甚是幸运与感激,从此笔者心中揣着满满的家国情怀,一直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实地调研,并逐渐拓展至当今的国际战略与中国外交。
在汪老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深夜怀着敬仰的心情,撰文深切缅怀这位影响自己学术人生的尊敬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