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子大了——美国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信息量有点大,怪不得打不赢胡塞
去了福建一周,这两天忙着写回顾总结,没顾上跟进时事。今天我们先聊一件特别离谱的事,美国政府高端群竟然离奇泄密。为什么先聊这个?就是因为太离奇了,以至于很难相信。
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13点45分,美军突然大规模空袭也门胡塞。这种军事行动原本是最高机密,一旦泄密给对手后果不堪设想,但这个作战计划已提前被记者获知。
事情要追溯至3月初。3月初,加沙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已经到期,以色列拒绝参加第二阶段谈判,也拒绝履行从加沙撤军的承诺,还阻止一切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以至于中东局势再度紧张。
以色列的霸道行径,引起了胡塞武装的强烈反应。3月11日,胡塞武装宣布,再次禁止所有涉以色列船只在红海、亚丁湾、曼德海峡的通行(此前的通行禁令因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而暂时取消)。
特朗普显然接到了以爹的命令,必须给胡塞武装一点颜色看看。特朗普效率挺高,马上安排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去办。这个“沃尔茨”是Waltz的音译。
英语毕竟是表音文字,没什么具体意义,所以他的音译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翻译成沃尔茨,有的翻译成华尔兹,有的翻译成沃尔兹,有的翻译我儿子,个人觉得“我儿子”最好记,只是有点恶心。
沃尔兹出生于1974年,曾是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的队员,相当于特种兵,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曾经在小布什任内担任五角大楼国防部政策官员,2019年至2025年担任佛州的一名联邦众议员。
他曾经是特朗普的死忠粉。2020年11月特朗普败选后,他主张推翻大选结果。拜登上台后,要借着占领国会山事件清算特朗普,他公开表示反对。
他成功引起了特朗普的注意。特朗普发现沃尔兹有前途,是自己需要的那类人,于是当选后第一时间就任命他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这一职位的任命,不需要国会批准。
可以看出,沃尔兹是特朗普的亲信。3月11日,特朗普接到以爹的指示后立马转给了沃尔兹,交给沃尔兹落实。沃尔兹效率也杠杠滴,立马执行。
怎么执行的呢?按照中国人的认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仗这种事肯定要认真讨论、反复权衡,不知道要开多少会,并且要做好会议记录。当年对印用兵,光主席都想了十天十夜。
沃尔兹效率倒是极高,只不过是形式让人大跌眼镜——拉群,而且并不是专用的加密软件,而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下载安装注册的聊天软件——Signal。
都拉了谁呢?副总统玩死(万斯)、国务卿鲁彪、财政部长贝森特、防长海格赛斯、国家情报总监加巴特(类似于保密局局长)、中情局局长拉特克里夫、中东特使维特科夫、反恐中心主任肯特等,特朗普本人并不在群。
看这个群其实挺合理的,有人外交,有人管军事,有人管情报,有人管出钱。但匪夷所思的是,沃尔兹居然拉了一名记者——《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进群。
这名主编也挺懵逼的,这一天他收到了自称沃尔兹的用户发来的好友申请,他一看名字跟国家安全顾问一样,于是就通过了,不久之后他就被拉了一个群,群名叫胡塞PC小组,这个PC啥意思呢?
进群之后,他脑袋瓜子嗡嗡的,因为里边个个都是大佬,什么副总统玩死,什么国务卿鲁彪,又是国防部长又是中情局局长,他以为自己进了一个电信诈骗群,所以他也没怎么发言。
而且里边话题极为高大上,就是如何打击胡塞武装。到了3月15日上午,国防部长还把详细的作战计划发群里了,包括行动的人员、时间、轰炸对象、执行人员等等。
这时候他还是觉得这是一群骗子,但是到了下午两点他突然意识到这群人真的是美国第一排的大佬,因为消息传来,美国真的轰炸胡塞了,细节都对得上。
这下他从懵逼转变成害怕了,因为他进了自己不该进的群,知道太多自己不该知道的东西。这货还是挺有头脑的,接下来他开始了自保操作。
他给群主沃尔兹等人发了一系列邮件,大意就是询问:我为什么会在这个群里?这个群是正经群吗?你们为什么要请我进群?是不是拉错了(你们原本想拉谁)?
他问这些,应该是得到了律师的指点,意思是你们拉错人跟我无关,并且留下文字痕迹,把自己的责任撇干净。既然是拉错了,说明有个人没进群。
这个人极有可能是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因为他的昵称跟那位主编的缩写都是JG。为什么要拉贸易代表,因为胡塞武装影响的是航线。
这个贸易代表估计也很郁闷,他原本也是特朗普的死忠粉,得到了特朗普的宠幸。然而他最近很焦虑,感觉自己被冷落了,闲得心慌。
他想不通,打胡塞那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喊自己开会,也不拉自己进群,甚至是都不跟自己打声招呼。他生怕别人问一句:怎么梅拉尼娅,错了,怎么没拉你呀?
这个主编也是个高手,他懂得如何自保,公布了一些信息,但也没有全公布。这些信息公布出来,可以给自己赢得流量,但也不至于引火上身。
目前公布的,基本上是无伤大雅的信息;没有公布的,反而成了自己的护身符:你要是敢找我麻烦,我就把你背后蛐蛐大统领的事儿说粗去。
虽然公布的这些消息,整体上无伤大雅,但信息量还是巨大的。他发布了一篇《霸道总裁请我看他的战争计划》,把本来濒临倒闭的《大西洋月刊》都给救活了。
这些信息也具有情报价值。最起码,我们可以了解特朗普团队的运作机制,以及可以管窥这些美国高层真实的想法,正所谓“要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
首先,特朗普团队是个妥妥的草台班子。都第一排的大佬了,难道不应该在最初就加上好友、加上备注吗?即便是临时加好友,难道不应该核实身份吗?
既然讨论打仗这么严肃的事情,我认为应该开线下会议。实在是条件不具备, 网上会议也得是视频会议吧?而且我认为应该有专用的软件。
万万没想到,他们用的是商业聊天软件,而且还聊这么机密和敏感的事情。但我觉得,即便是群聊,群里起码应该实名制,应该修改群备注了。
我个人认为,美国的政客德不配位。网上认错人、拉错人、聊错人都很正常,蛋总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天同学群里A同学找我私聊,但聊着聊着我发现不对劲,她把我当作同学B了。
我认识到这问题后,也没好意思拆穿,一是怕她尴尬,二是挺劲爆,于是干脆继续陪聊。但几天后我突然脑子嗡了一声,因为我把她也当成另一同学C了。咋发现的呢?因为真正的C同学在大群里说话了。
第二,我们可以管窥美国的决策机制。我发现,美国真的是独裁啊。他们的聊天内容,本质上就相当于下发通知,通报进展,然后一般人打鸡血一样在下面吹彩虹屁,根本不是什么高端局。
胡塞前脚决定封锁红海航线,特朗普就接到了以爹的指令,然后交给沃尔兹去办,沃尔兹立马建群拉人,群里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根本不影响执行。执行过后,一帮人叫好拍马屁。
当然,也可能他们认为这种决定很多人生死、影响地区和平的大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小事情。要么是特朗普独裁,要么是美国高层都支持穷兵黩武。
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历来如此。2017年4月,特朗普正在他的海湖庄园接待全球最尊贵的客人(没有之一),席间他一通电话竟然发射了59枚导弹袭击叙利亚。
而袭击叙利亚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一万卡的几滴眼泪,她认为叙利亚政府军使用了化学武器。这个内幕,是特朗普儿子埃里克·特朗普爆料的。
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他们的作风历来如此。几个帝国主义头子仅凭自己的个人情绪,就可以左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命运。
大家看约旦和沙特之间的国界线,就是丘吉尔坐在办公室里在地图上凭空画出来的。作为殖民事务大臣的他曾吹嘘说: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我轻轻一划,就创造出了约旦。
第三,美国的软件也挺拉垮的, 拉人进群的时候但凡有个类似于微信群一样的提示,也不至于十几个人没发现他们中出了一名叛徒。
第四,我对玩死(万斯)的看法有所改观。以前我只把他当特朗普的舔狗,现在来看,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是打心眼里不喜欢欧洲。
在群聊中,万斯直言不讳提出了反对意见,称美国轰炸胡塞武装是“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欧洲比美国更依赖红海-苏伊士运河通道,美国贸易的3%依赖这条航线,而欧洲是40%。
万斯的态度很明确,他说我只是讨厌再次救助欧洲。美国国防部长也表示了对欧洲的讨厌,他说:我完全同意你对欧洲免费搭车的厌恶。财政部长说,得让欧洲买单。
这个Z字形边界,被称为丘吉尔的喷嚏,或者丘吉尔打嗝。意思是丘吉尔负责划分边界的时候,打了个喷嚏引起手滑导致的。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冲突时有发生,原因就是英国的麦克马洪拿着铅笔在地图上给中印边境划线,这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这成了中印关系最大的障碍。
必须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决策,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你越弱小,他就越随意。相反,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他们的决策才会冷静、理性,甚至民主起来。
这件事很匪夷所思,我们还是太容易把自己代入到美国了,总觉得美国决策和执行跟我们一样严谨。实际上美国的拉垮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对美国来说有一个很坏的消息,美国有21%的人是文盲,有一半的人无法连续阅读超过100单词的文章。不过也有好消息,好消息是现在这个数据跟将来比,已经是最好看的数据了。
正是因为美国的拉垮,才导致美国在阿富汗洋相百出。表面上看,美国单方面吊打胡塞,但实际上美国用一堆价格不菲的先进武器,炸了一些废墟而已,最终能不能全身而退还真不好说。
这件事看似不大,但乐子也挺大,首先美欧关系有的看了,我们得趁机再拱拱火;其次,民主党正在咬住不放,往特朗普团队头上扣泄密和影响国家安全的大帽子。
总之,这件事会引发一场宫斗好戏,我们师母已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