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精英认为,中印两国非常相似,认为中国走得通的道路,印度也可以走通

【本文由“guan_17117509881554”推荐,来自《研究 | 李姿 徐继玲:印度教科书怎样描述中国发展模式?看这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印度精英认为,中印两国非常相似,认为中国走得通的道路,印度也可以走通。

但是印度的精英相比于中国来说比较脱离实际,空谈成分比较重。中国近代史上,我们教科书看到的是国家灾难,民不聊生,丧权辱国。但实际上中国这个时期,中华文明在失败痛苦的深渊里浴火重生,反应到社会层面就是发生了剧烈到难以想象的巨大冲击,从肉体到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与中国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其实很多很多国家对于中国近代史是非常关注的,因为这段混乱而短暂的历史中,中华文明发生了难以想象的质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展示一个文明是如何蜕变到更高层次。西方的崛起早已被他们深深地掩盖了起来,那也是一场质变,那也是一个草根文明经历了复杂的蜕变后发生了质变,蜕变为更加高级的文明。但是早已被掩盖起来了,今天的人已经没有办法直观再现这个过程。唯有中国近代史这场文明蜕变是最清晰地揭示了文明跃迁的细节。到处都是不生既死的决绝。整个社会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被碾碎重组。这也吓退了所有企图追求文明跃迁的其他文明。

对于绝大多数文明来说,中国近代史最难以复制的就是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牺牲,这可不是一般的文明可以想象的,这一条就吓退了绝大多数文明。人口不够多,连填坑的资格都没有,西方在崛起过程中,应该也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这一条应该避不开的。

第二条就是难以承受的社会冲击和代价。中国的近代史,社会所面临的冲击让绝大多数文明望而却步,比如印度,这一条它就学不了,因为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力里各种观念的冲击太大了,国家统一其实只是意识形态统一的表象,意识形态撕裂必然导致国家文明的撕裂。这一条中国能承受,印度可没有这个社会基础,它本就是殖民地总督府的构架,平时无灾无难都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维持生存,撕裂社会撕裂意识形态,这个国家必然顺应历史潮流而寿终正寝。其他国家基本上也被这一条给卡住了,谁也不敢走出这一步。这其实是中国的特殊国情才让中国波澜不惊地迈出这一步。不要以为近代中国四分五裂仅仅是乱世的常态,其实不然,每一次乱世大撕裂时代,比如五代十国,其实都是意识形态的撕裂的表象,唐朝末期中国的门阀世家时代走入了死胡同,社会力量如何重组才是真正的问题核心,不解决这个问题,只凭军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统一国家的。

同样,近代中国四分五裂也是文明进化过程中对国家社会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和意识形态撕裂所导致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尿不到一个壶里自然就统一不了。这有点像是一直社会张力,即便是类似秦始皇那样雄才大略也只能勉强把四分五裂的国家捏合起来,他死了,自然也就没有人能捏的动了,这就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必然性,汉初为何要黄老之学治国?这就是缓缓释放社会张力,类似工科的退火。这就是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文明发展逻辑。所以说新中国的成立只是表象,真正的核心是我们完成了文明的跃迁,重新弥合了社会分歧。这是一个涅磐重生的过程。如果新中国没有找到文明的出路,武力值再强也是没用的。

所以说,中国人所理解的近代史角度与国外精英所理解的近代史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原本落后的文明通过一系列复杂到难以想象的蜕变,最终,只用了不到百年居然就是发生了跃迁。这在文明进化的角度上不是太慢了,而是快得令人发指。所以,当我们声泪俱下地回忆百年耻辱的时候,你很可能会看到边上的外国人一脸羡慕的神情,才百年啊?很多比中国更苦难的民族被屠杀都不止百年。这是近代史问题上,中外往往无法共情的一个特点,当我们哭哭啼啼的时候,人家却觉得你赚大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