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明根脉 凝聚民族之魂

守护文明根脉 凝聚民族之魂

以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产生的思考

 

陕西,这片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沃土,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从半坡遗址的文明曙光,到周秦汉唐的盛世辉煌;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革命圣地的红色记忆,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一部立体的中国通史,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500

一、传承历史文脉,见证华夏文明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生动见证。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象,见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法门寺地宫珍藏的佛教文物,诉说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动人故事;延安革命旧址群则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陕西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它们以物质形态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彰显着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二、保护文化遗产,铸牢民族意识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传承中华文明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陕西通过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工作,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尘封的历史"走"出来。

在保护实践中,陕西注重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如通过展示唐代长安城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历史场景,再现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友好往来的生动画面,让人们在感受历史中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三、增强文化认同,创新传承发展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陕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路径。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云上博物馆",让文物走出库房、走进生活;开发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以现代方式呈现;举办"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论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将继续肩负起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重任,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抓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陕西力量。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