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看漫画谈起,漫画互动内容怎么做?
说起近期影视圈的内容变革,最前沿的莫过于互动剧的探索了。自从Netflix于2018年推出用户可选择剧情走向的《潘达斯奈基》以来,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国内平台也在品类上做了跟进,推除了包括《古董局中局》、《他的微笑》在内的多部国产互动剧。
对互动内容的探索,同样在IP产业链上游催生了诸多产品,如对话体小说平台的兴起,互动漫画的走红。本文就以快看漫画为样本,着重谈谈互动内容兴起对漫画行业的影响。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漫画平台的兴起,即时反馈的弹幕、社区功能被广泛应用,今天的漫画已经开始脱离单纯的阅读场景,向初级互动型文化产品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漫画创作者自身的角色转变,抑或是漫画创作流程的迭代,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因此,我们开了个坑关注互动漫画的发展,下文将重点围绕创作者们所关心的三大问题展开:(1)漫画阅读互动行为的重要性,(2)互动元素是如何反哺创作的,(3)互动漫画产品的发展趋势,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市场现状。
互动营销助推新生代漫画家上位
这里可以重点了解一下快看漫画的运作经验。
为什么选择快看漫画作为样本?一来体量大,最具代表性;二来,快看漫画的确是业界公认与读者互动做的最好的公司,其运营策略及经验具备相当的借鉴价值。
快看漫画构建了一条从“评论区——V社区——专题页”的互动梯次,其门槛呈现不断递增的效果。例如,用户可以在阅读漫画之后,通过评论发表自己的感想;之后,进入V社区与同好进行第二轮互动;如果用户仍旧觉得不满足,便可进入作品专题页,进一步生产或消费作品相关内容。凭借上述逻辑,快看漫画基本建立了读者互动的纵深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快看漫画的纵深体系并非建立在单向消费的基础之上,而是一个“生产——消费”的内容闭环,从而最大程度挖掘读者的互动价值:与一般二次元社区习惯用大V生产内容投喂粉丝不同,快看社区非常鼓励普通用户进行相关创作,不论是配音功能还是同人版块搭建,其本质都是从素人身上索取内容,大V在其中扮演导师和偶像;由于素人年龄和水平层次不齐,快看在社区制度上做了一定下沉,运营除了承担常见的执法者身份,还在科普网络社交礼仪、拒绝滋生网络暴力上作出了教育示范。
今年5月,快看漫画上线了新版本的智能分发首页,新版本首页进一步打通了漫画内容与社区UGC内容的同屏显示。这意味着,未来上述互动型的UGC内容将会被更多人看见,重要性也大增。毕竟,维系一部连载漫画的费效比非常高昂,产能也不可能无限攀升,在此基础上,围绕IP做相关衍生是一种可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时长的有效手段。
用成熟的互联网策略来打漫画赛道的比赛,快看漫画真是深谙田忌赛马的奥妙。
在这个过程中,最先感知到行业变化并为之实践的漫画家,往往已经吃到了第一波产业红利,比如《怦然心动》作者※kid岁,《徒有虚颜》作者栗子liz,伴随着快看漫画的成长,短短几年间已经从新人漫画家成为行业头部作者;米沙新作《1st kiss》,也采用了先在社区发表圈人气,后签约的历程。
学会适应流量规则,与读者互动,已经成为新的行业规则。现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互动元素是如何反哺创作的
互动元素同样可以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比如通过引入当下热点作为选题,栗子liz的新作《徒有虚颜》获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场。目前,这部仅上线9话的漫画拥有15.38亿的人气值,137万人追更。《徒有虚颜》讲述了设计系自闭少女刘美焕,在同学的压榨下练就了神颜p图技术,虚构了惊为天人的虚拟美女“雪宓”,从而在网络上一炮而红。就在生活不断变好的时候,她却遇到了跟“雪宓”一模一样的真人美女,而这背后还有巨大的阴谋……
《徒有虚颜》很好地抓住了网红经济影响下,当代女性热衷p图、营造虚拟人设的社会现状,通过一个完整富有传奇感的故事,层层转化,层层圈粉。对于女性读者而言,每一话都有足够的爆点使其代入做选择:我在平时发朋友圈/微博/qq空间时,有没有先p图的习惯?我如果认识校草,知晓他的秘密怎么办?剧情的每次深化都会抛出新的悬念,而这种悬念除了故事性之外,还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现实题材本身就带有互动属性。
(该图片摘自快看社区用户留言)
相比较而言,墨飞创作的悬疑搞笑漫画《谷围南亭》,题材本身与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就必须依靠现实元素来增强互动属性了。比如《谷围南亭》选择作者熟悉的广州美术学院和广州南亭村作为故事发生地,虚实结合,反倒促成两地成为粉丝打卡的文化地标。
事实上,这种考验作者与读者之间默契的互动模式,也广泛出现在日本动漫产业之中。随着《你的名字。》的热映,日本东京街头的下坡楼梯也成为了粉丝打卡的热门景点;更早之前,一代名作《灌篮高手》便捧红了镰仓海岸,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大量漫画迷在电车驶过时按下快门留念。
当然,这种元素互动是建立在原作漫画足够火爆,粉丝黏性强的基础之上,一般才华有限的流量型漫画并不适合。而更多更新潮的互动创作模式,似乎也在酝酿。
互动漫画是不是伪命题?
5月22日,波洞星球宣布将与大周互娱一起,在今年暑期推出国内首创RPR沉浸式互动阅读产品《十八英灵》。
据介绍,RPR(Role-playing Reading)产品模式即角色扮演沉浸式互动阅读,为国内首创。相较于静态、不可互动的传统阅读产品,RPR产品将以声光影音全面升级的优质画面内容为主,集漫动画、轻小说、声音、游戏玩法、互动体验于一体,辅以读者可进行的交互操作,从而实现体验全面升级。就现场演示效果来看,该产品类似于AVG游戏,但具体形态需要等到正式版本推出后才知晓。
由此,标志着漫画行业的互动性变革,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深水区。上文说到,不论是兴趣社区的建立,还是互动元素反哺创作,都没有改变漫画阅读的情境,而互动漫画的推出,则意味着漫画不仅仅可玩,还可听可看甚至可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与游戏产业的边界。目前,这种思路仅仅是开端,未来将如何影响产业发展尚不明确。
做游戏还是做互动阅读/观看,这种困扰也一直持续影响着影视行业。对此,前段时间刚刚推出互动视频标准(IVG)并计划推出互动视频辅助制作工具平台——互动视频平台(IVP)的爱奇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爱奇艺高级总监杨“我们得到一个非常大的共识,做互动,不做游戏。”
互动视频标准(IVG)可以提供分支剧情、角色切换、画面信息探索等剧本结构设置,并提供与之对应的互动组件,从剧情设置到互动能力展现的多个环节协助创作方制作互动影视内容。互动视频平台目前已应用于爱奇艺出品的互动视频创作中,未来将逐步向创作者开放。
这套流程也极大地增加了影视行业的工作量。会上,白一骢坦言,互动剧的工作量是普通拍摄的五倍以上。
(快点阅读界面)
在IP产业上游,网文在互动内容创作这条道路上走的更为激进,2017年9月,快点阅读宣布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目前已经成长为对话小说内容社区。
相比于网文的联合创作,影视的“从视听到互动”,漫画载体“从阅读到互动”的跨越维度更大,增加的成本和挑战也更多,在前景尚不明确的当下,各家对于互动漫画大多持小规模探索态度。由于相关标准和创作组件尚未发布,创作者们想要跟进互动漫画创作也为时尚早。在这之前,互动漫画还需要先证伪行业价值。